巴西金融危机

目录

  • 1 什么是巴西金融危机
  • 2 巴西金融危机爆发的过程[1]
  • 3 巴西货币危机发生的背景
  • 4 巴西金融危机的成因[1]
  • 5 相关条目
  • 6 参考文献

什么是巴西金融危机

  1999年1月13日,拉丁美洲第一经济大国--巴西政府宣布对本国货币雷亚尔实行贬值,并任命费朗西斯科·洛佩斯为中央银行新行长。此举致使拉美各国以及世界其他地区的股市发生动荡,货币危机发展成为一场全面的金融危机,举世震惊。巴西金融危机就此爆发。

  巴西此次发生金融危机绝非偶然。事实上,从1999年10月起,由于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特别是1998年8月俄罗斯金融危机的冲击,巴西的股市和汇市多次发生动荡,金融动荡引起巴西资金大量外流,大量的资金外流又打击了巴西经济,并导致巴西外汇储备急剧减少,货币贬值压力越来越大。

  当有关巴西中央银行行长易人及货币贬值的传闻成为事实后,饱受巴西金融动荡(在当地被称为“桑巴效应”)惊吓的投资者纷纷逃离拉美新市场,致使拉美各国以及世界其他地区的股市发生动荡。

巴西金融危机爆发的过程

  巴西的金融危机自1998年9月俄罗斯货币危机后不久就开始爆发了。1998年11月,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协调下,国际社会决定联合向巴西提供415亿美元的紧急贷款援助,第一笔90亿美元已于1998年12月拨付,第二笔45亿美元原拟于1999年2月份拨付。此时,巴西金融局势告急,有的州已发生了支付危机。1999年1月13日。巴西采取货币有限贬值的政策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多米诺骨牌效应”。13日当天,阿根廷、墨西哥、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和秘鲁股市分别下跌10.4%、4.6%、5.01%、3.44%和5.4%。美欧地区经济增长尽管稳定但也难于幸免巴西金融风暴的冲击。纽约股市下挫1.3% ,欧洲股市也闻风而降。马德里、法兰克福、巴黎和伦敦股市分别下降6.88%4.1%、3.3%和3% 。亚洲股市除东京股市也有一定程度的下挫,香港股市下跌0.9% ,新加坡股市下跌了1.97% 。

  1月15日,巴西中央银行被迫宣布放弃汇率干预,允许雷亚尔自由浮动,此举虽使巴西卸下了币值人为高估的重负,但巴西货币贬值的经济态势日趋严重。从1月12日到21日的9天时间里,雷亚尔汇率下跌了23.4% 。1月29日,巴西国民因谣传政府计划冻结储蓄户头而在银行排队争先恐后地提取存款。虽然央行已采取了行动,把银行同业拆借利率提高了37%,但雷亚尔汇率的下滑趋势仍难以避免。

巴西货币危机发生的背景

  拉丁美洲各国在90年代果断地推行了经济自由化政策,但对外经济开放导致了国际收支的急剧恶化。出口贸易额与进口贸易额均有急剧的增长,但进口贸易额的增长率却高于出口贸易额的增长率,整个拉丁美洲地区的贸易收支逆差额从1994年的250亿美元左右增大到1998年的超过900亿美元,国际经常收支也出现有同样的动向。贸易自由化的效果表现在进口贸易额的扩大是很快出现的,但如果未能伴随有国际竞争能力的提高,那么出口贸易的扩大就肯定地要有时间的滞后。毋庸置疑,这种贸易收支国际收支的失衡就得以引进海外资金来加以填补。1991年拉丁美洲的净资金流入额为300亿美元,其后便急剧增大,1997年达到峰值1100亿美元以上。以墨西哥为例,在1991年货币危机以前证券投资便有了急剧的增加,1994年以后民间部门到海外借款和补资直接资本投资便不断趋于增大。用这种巨额的资金流入来弥补对外收支的失衡和维持高经济增长当然是不可能持久的。

巴西金融危机的成因

  从表面上看,这次金融风波是由一些偶然的原因引起的:一是原先答应给巴西提供415亿美元国际援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突然收回了它的许诺。从1998年6月到9月,美国各大银行巴西银行的贷款已减少25%:二是由于预计的99年的经济增长率出现负数,投资者失去信心;三是由于巴西中央银行行长换人,并宣布雷亚尔贬值8% ;四是国家信誉受损,1月7日,巴西第三大州米纳斯吉拉斯州州长伊塔马尔· 佛朗哥宣布,该州欠联邦政府的134亿美元债务要拖延90天后偿还,从而使国家的信誉成了问题,许多投资者害怕其它州仿效该州的做法.以此阻碍国会通过政府即将采取的财政紧缩政策,从而导致美元迅速外流。五是巴西货币的国家信用等级下降。在巴西中央银行宣布雷亚尔贬值后,美国标准—— 蒲耳氏公司将巴西政府债券的信用等级从BB一降到B+,将巴西长期外币的国家信用等级从BB一降到B+,将其长期国内货币的国家信用等级从BB+降到BB一,并且还确认巴西短期外币的信用等级为B级。信用等级的降低使得巴西必须以更高的价格发行债券和向外借钱.由此就会加大巴西债券的风险程度.从而把投资者吓跑。

  但是,上述的一些偶然事件只不过是导致巴西金融危机的导火线.危机是由更为深刻的内因造成的。主要表现为:

  (1)财政赤字高。巴西经济发展长期受高通货膨胀的困扰,为了避免重蹈高通货膨胀的覆辙,白90年代以来,巴西政府不得不以越来越高的利率承担偿还各州发行的巨额债券,为筹集资金,造成政府财政赤字高达GDP的8% ,信任危机的压力一直徘徊。1998年11月在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达成的协议中,巴西政府承诺1999年将财政赤字从原来的8%降到4.7% ,到2001年使公共顺差初步达到国内生产总值的2.6%至3%。由于卡多佐当时正忙于总统连任竞选,财政调整计划拖延实施。因此,从实质上看,财政调整计划未能实施是引发金融动荡的根源。

  (2)过度依赖外资。巴西为世界第八大经济大国,但长期以来,巴西一直依赖外国资本抵御金融投机行为。巴西1996年外国投资仅47亿美元,1997年增长到126亿美元,1998年又翻一番,高达246亿美元,使其外债高达2300亿美元,远远高于国际公认的安全警戒线。而且由于外贸出口逆差,偿付能力下降。1998年开始,外国资本从巴西撤走大约300多亿美元,1999年末外国资本更加恐慌,加速外逃,15天内外逃了52亿美元。

  (3)高利率和汇率定值过高。自亚洲和俄罗斯爆发金融危机后,巴西金融体系曾出现波动。巴西央行为支撑雷亚尔和阻止资金外流,曾将利率定位在50%,致使经济处于衰退状态。为稳定汇率,央行干预市场,消耗了外汇储备,自1998年7月至1999年初,巴西央行的外汇储备减少了一半。从640亿美元减少到320亿美元。

相关条目

参考文献

  1. 1.0 1.1 牧野.对巴西金融危机的透视.电子外贸,1999年第7期.
阅读数: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