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体系

城镇体系(Urban System)

目录

  • 1 什么是城镇体系[1]
  • 2 城镇体系的内容
  • 3 城镇体系的特点
  • 4 城镇体系的类别[2]
  • 5 城镇体系规划的详细内容
  • 6 参考文献

什么是城镇体系

  城镇体系也称为城市体系或城市系统。指的是在一个相对完整的区域或国家中,由不同职能分工、不同等级规模、联系密切、互相依存的城镇的集合。

  它以一个区域内的城镇群体为研究对象,而不是把一座城市当作一个区域系统来研究。它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现象,城镇体系研究是认识区域城镇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区域城镇体系是各有关城镇之间的空间职能和结构关系。

城镇体系的内容

  l.城镇体系是以一个相对完整区域内的城镇群体为研究对象。

  城镇体系只能是区域的城镇体系,而不是把一座城市当作一个区域系统来研究。

  2.城镇体系的核心是中心城市。

  没有一个具有一定经济社会影响力的中心城市,不可能形成有现代意义的城镇体系。

  3.城镇体系是由一定数量的城镇组成的。

  城镇之间存在着性质、规模和功能方面的差别,即各城镇都有自己的特色,而这些差别和特色则是依据各城镇在区域发展条件制约下,通过客观的和人为的作用形成的区域分工产物。

  4.城镇体系最本质的特点是相互联系,通过不同区位、等级、规模、职能,城镇之间形成纵向和横向的各种联系,从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仅仅在一定区域空间内分布着大小不等而缺乏相互联系的城镇,这只是一种商品经济不发达时期城镇群体的空间形态,而不是有机整体。

城镇体系的特点

  一、整体性

  城镇体系是由城镇、联系通道(道路)和联系流(人口流、资金流)、联系区域等多个要素按一定规律组合而成的有机整体。

  二、等级性或层次性

  城镇体系的各组成要素按其作用大小可以分为许多等级,这就要求在制定某一级城镇体系规划时考虑上下级体制之间的联系。

  三、动态性

  城镇体系不仅作为状态而存在,也随时间而发生阶段性变动。这要求城镇体系规划也不断的修正、补充。

城镇体系的类别

1.以某一大城市或特大城市为核心,周围伴有若干不同等级的中小城市及卫星城镇的大城市地区。

2.由若干规模相仿的大中城市及其周围的城镇所组成的多中心的城市集群。

3.以各级行政中心为依托,大中小各类城镇相互联系所形成的城市体系。

城镇体系规划的详细内容

  区域与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条件应包括历史背景、区域基础和经济基础等方面。

  1.综合评价城市与区域发展与建设的条件

  (1)历史背景

  分析的主要内容:分析该区域各个城镇的分布格局和演变规律,解释区域城镇发展的历史阶段及导致每个阶段城镇兴衰的主要因素,特别要重视历史上区域中心城市的变迁

  目的:研究导致城镇体系发展的主要因素演变的历史规律的目的是解释当前城镇体系的形成特点,从而为预测未来影响城镇体系发展的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其作用提供启示。

  (2)区域基础

  分析目的:研究区域经济和城镇发展的有利条件和限制因素,涉及到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劳动力、经济技术基础、区域交通条件、地理位置等广阔的领域。

  (3)经济基础

  分析内容:

  ①要深入分析各产业部门的现状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②明确各城镇中主要部门的发展方向。

  通常需要回答的问题:

  ①区域的工业发展方向,工业结构的调整及时序安排,主要城镇的工业布局和工业结构;

  ②区域的农业发展方向,农业结构的转变以及对城镇发展的影响;

  ③综合运输网的改善与城镇发展的关系;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城镇发展的关系;

  ④城镇第三产业的发展等。

  2.预测区域人口增长,确定城市化目标

  人口和城市化水平的预测所涉及的方面和影响因素较多,其中总人口的预测因资料丰富、方法成熟相对简单,城市化水平的预测则比较复杂,尤其是我国城镇人口统计口径不一致,前后年份的城镇人口资料缺乏可比性,给城市化水平的预测带来较大的难度。

  确定城镇人口的实际含义和收集每个城镇最接近实际的城镇人口资料是准确预测城市化水平的关键。

  应该从农业人口向城镇转移的可能性和城镇对农业人口可能的吸引能力两个侧面进行预测与互校。

  3.确定本区域的城镇发展战略,划分城市经济区

  城镇在区域中承担的职能是影星城镇规模和增长的重要因素。城镇职能结构的规划首先要建立在现状城镇职能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比各城镇之间职能的相似性和差异性,确定城镇的职能分类。

  对重点城镇还应该具体确定他们的城镇性质,力求把他们的主要职能特征准确表达出来,使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有所依循。

  有必要指出的是城镇体系的职能类型也应考虑未来一定年限内的新设城镇,确定其职能类型,使其与城镇体系原有城镇协同发展

  4.提出城镇体系的职能结构和城镇分工

  城镇体系等级规模结构的确立应建立在分析现状城镇规模及分布的基础上,通过城镇人口规模趋势和相对地位的变化分析,以及确定规划期内可能出现的新城镇,对新老城镇做出规模预测,制定出合理的城镇等级规模结构。城镇体系的规模等级结构规划应当建立在地域城市化水平的预测以及城镇合理发展规模的预测的基础之上。

  5.确定城镇体系的等级和规模结构

  城镇体系空间结构是指体系内各个城镇在地域空间中的分布和组合形式。是地域范围内经济和社会物质实体的空间组合形式,是地域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和自然环境条件在空间的形象体现。

  6.确定城镇体系的空间布局

  城镇体系的空间布局是对区域城镇空间网络组织的规划研究把不同职能和不同规模的城镇落实到空间,综合审度城镇与城镇之间、城镇与交通网络之间、城镇与区域之间的合理结合。

  主要内容:

  ①分析区域城镇现状空间网络的主要特点和城市分布的控制因素

  ②区域城镇发展条件的综合评价,以揭示地域结构的地理基础

  ③设计区域不同等级的城镇发展轴线(或称发展走廊),主要轴线穿越区域城镇发展条件最好的部分,连接 尽可能多的城镇,特别是高层次的城市,体现交互作用阻力最小火开发潜力最大的方向

  ④综合各城镇在职能和规模的网络结构中的分工和地位,对它们今后的发展对策实行归类,为未来生产力布局提供参考

  ⑤根据城镇间和城乡间交互作用的特点,划分区域内的城市经济区,为充分发挥城市的中心作用,促进城乡经济的结合,带动全区经济的发展。

  7.统筹安排区域基础设施和社会设施

  区域基础设施是城镇体系中城镇之间各项洁净剂、社会、文化活动所产生的人流、物流、交通流、信息流的载体,是区域和城镇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条件‘

  区域基础设施包括区域交通运输、供排水、电力供应、邮电通信以及区域防灾等。

  区域社会设施包括区域性的教育文化、医疗卫生、体育设施及市场体系等。

  8.确定保护区域生态环境、自然环境人文景观以及历史文化遗产的原则和措施

  在统一规划的指导下,建立良好的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好区域自任何人文景观以及历史文化遗产,是保证城镇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9.确定各时期重点发展的城镇,提出尽其中点发展城镇的规划建议

  城镇体系是以各级中心城市为核心的,重点城镇的发展对整个城镇体系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应根据区域城镇体系的总体思路,提出基于区域合理发展的重点城镇规划对策。

  10.提出实施规划的政策和措施

  要使城镇体系规划得以实施,必须要以可操作性的政策和措施的配合,关键是政府的引导和控制。包括:

  ①建立有效的行政管理和区域城镇建设与发展的协调机制

  ②通过权力资源分配,改变交通系统与其他基础设施系统

  ③通过政府对工业公共项目直接投资,影响城镇体系的完善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马兵.对城镇体系规划变化趋势的思考[J].价值中国,2011
  2. 第六讲 区域城镇体系建设.区域经济学.重庆工商大学网络精品课程
阅读数: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