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国际产品同质性,又称相同产品,产品间可以完全相互替代,即商品需求的交叉弹性极高,消费者对这类产品的消费偏好完全一样。
国际贸易中出现同质产品的买卖,往往来自如下原因:
第一,许多原材料(如黄沙、水泥等)单位价值低而运输成本相对很高,消费者应该尽可能靠近原料供应地来获得它们。所以一国可能同时进口和出口大宗原材料。例如,中国在东北出口水泥而在华南进口水泥便属于这种情况。
第二,一些国家和地区(如新加坡、香港)大量开展转口贸易和再出口贸易,其许多进出口商品的形式自然基本不变。这时同类产品将同时反映在转口国的进口项目与出口项目中,便会形成统计上的产业内贸易。
第三,由于一些产品(如水果、蔬菜)具有季节性特点,一个国家会有时进口而有时出口这类商品。如欧洲一些国家之间为了“削峰填谷”而形成的电力进出口。
第四,政府干预产生的价格扭曲,尤其是相互倾销,会使一国在进口的同时,为了占领其他国家的市场而出口同种产品,从而形成产业内贸易。另外在存在出口退税、进口优惠时,国内企业为了与进口货物竞争,就不得不出口以得到退税,再进口以享受进口优惠,造成产业内贸易。
第五,出于经济合作或特殊技术条件的需要,有些国家也进行某些同质产品的交易。如各国银行业、保险业走出去引进来的情况。例如,中国吸引外国银行在华投资,却又在世界其他国家投资建立分行。
第六,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也会形成产业内贸易,因为同种商品的产品与中间产品和零部件大都归入同组产品,因而形成产业内贸易。
这些同质产品贸易只要加入运输成本等一类因素的分析,都仍然能用赫一俄学说加以说明。因此,差异产品贸易分析是产业内贸易理论的主要内容。
1.不同国家间大宗产品的交叉型产业内贸易,如水泥、木材、玻璃和石油的贸易。如果运输成本在总成本中占的比重很大,那么使用国便会从使用者最近处的国外生产地购人,而不会在国内远距离地运输,以国产产品去供应使用者。中国在东北出口水泥而在华南进口水泥便属于这种情况。
2.经济合作或因经济技术因素而产生的产业内贸易,如各国银行业、保险业走出去引进来的情况。例如:中国吸引外国银行在华投资,却又在世界其他国家投资建立分行。
3.大量的转口贸易。这时同类产品将同时反映在转口国的进口项目与出口项目中,便会形成统计上的产业内贸易。
4.政府干预产生的价格扭曲,尤其是相互倾销,会使一国在进口的同时,为了占领其他国家的市场而出口同种产品,从而形成产业内贸易。另外在存在出口退税、进口优惠时,国内企业为了与进口货物竞争,就不得不出口以得到退税,再进口以享受进口优惠,造成了产业内贸易。
5.季节性产品贸易,为调剂市场而在不同时间进出口。如欧洲一些国家之间为了“削峰填谷”而形成的电力进出口。
6.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也会形成产业内贸易,因为同种商品的成品与中间产品和零部件大都归入同组产品,因而形成产业内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