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债政策(policy of national debt)
目录
|
国债政策是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一个重要的子系统,是财政政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调节资源配置、经济利益及其整个经济运行的重要杠杆之一。是政府在公债的发行、消化、流通和偿还等方面实行的政策的总称。
各国政府国债政策目标的选择和表述不尽相同,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项:
①筹集财政资金;
②降低筹资成本;
③通过国债种类的多样化,满足不同的投资者需求;
④维持政府债券市场的稳定;
⑤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控制和调节。
政策内容主要包括:
①发行政策。不同的国债发行方式有不同的经济和社会效果。如公募发行可以较广泛地吸收社会资金,发行费用也较低廉,但是这种方法往往费时较长,不能满足国家资金急需,因而在非常时期(如遇战争或灾害)不宜采用此法。
②流通政策。主要指政府债券发行后的再转让问题。为了顺利地推销国债,使其在市场上流通,满足投资者对其流动性、安全性、增值性的要求,必需建立和完善国债的流通体系
③使用政策。原则上,国债资金使用的收益率应大于国债的利息率,使国债的偿还具有坚实的基础。
④偿还政策。政府根据不同时期的财政经济形势、政治形势和政策目标,选择适当的方式和时间偿还国债。例如,在经济萧条或衰退时期,增加国债的偿还以刺激经济复苏,在经济高涨时期则减少国债的偿还以收到抑制通货膨胀之效。
⑤总量政策和结构政策。总量政策是指如何确定国债的适度规模。国债的规模应当控制在一个合理的界限以内,这个界限主要是由一国的财政经济实力和国债管理水平决定的。结构政策则是指如何在各种类型的国债之间保持适当的比例。债务结构包括期限结构、利率结构、种类结构等。
国债政策调节国民经济的主要传导机制是它的流动性效应和利息率效应。
流动性效应:指通过改变国债的流动性来影响国民经济的货币推动力。主要途径是:
①确定国债的期限构成。债券的期限愈短,流动性愈大。当经济中的扩张性力量过大时,政府可以增加长期债券,减少短期债券,以紧缩资本市场,抑制通货膨胀;反之,在经济衰退时期,则可转向短期债券的发行,以增加经济中的流动性金融资产,刺激经济复苏。
②确定国债的应债来源。国债的应债来源亦会影响一国经济的货币推动力。银行系统认购国债,通常会扩大信用规模,增加货币供应量;非银行系统认购国债,则只会导致资金使用权的转移,不会增大货币供应量。因此,国债应债来源的选择应当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起来。在经济高涨或通货膨胀时期,可从非银行系统借入资金,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相配合;在经济紧缩或衰退时期,则可增加银行系统持有的国债,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相配合。
利息率效应:指通过调整国债利息率和影响其供求状况来影响金融市场利率的升降,从而对经济施加扩张性或紧缩性影响。主要措施有:
①决定国债的发行利率。国债利率是金融市场上的一种有代表性的利率,它的高低通常会对金融市场利率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当经济需要紧缩时,可相应调高国债的发行利率;反之,当经济需要扩张时,则可相应调低国债的发行利率。
②买卖政府债券。债券价格和市场利息率呈反方向变动,债券价格变动会使其实际利率发生变化,进而对整个金融市场利率产生影响。因此,政府可通过在金融市场买卖来影响债券的价格,从而影响金融市场利率,以达到调节经济的目的。在西方市场经济国家中,通过买卖政府债券调节经济的公开市场业务,是中央银行“三大政策工具”中最灵活的政策手段。由此可见,国债政策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连接点,是货币政策的传导器之一。
国债政策顺利发挥作用需要具备一定的前提条件,主要是:
①国债种类的多样化;
②债券和股票等有价证券的数量要达到一定的规模,其中国债要占有一定的比例;
③要有一个比较发达的金融市场。
1950年,为了保证解放战争的胜利进行和恢复国民经济,中央人民政府发行了以实物计算的人民胜利折实公债。1953年,中国进入有计划的大规模经济建设时期,为了筹集建设资金,从1954~1958年发行了五期国家经济建设公债,总计达35.44亿元,并从苏联和东欧国家借入大量资金,完成了以156项工程为中心的重点建设,为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1958年,中国停止了内债的发行,随后又停止了国外借款工作。1960年,中国还清了全部内债和外债。1978年以后,中国政府恢复国内公债的发行和国外借款工作,为国民经济建设筹集了巨额资金。在国债管理上也逐步有所改进,如扩大国债规模,逐步建立和开放国债流通和转让市场等。由于中国尚不具备较发达的金融市场,国债和其他有价证券的种类还比较单调,数量也很有限,因而国债政策的作用尚有相当的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