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企业

目录

  • 1 什么是和谐企业
  • 2 和谐企业的内涵[1]
  • 3 和谐企业的基本特征[1]
  • 4 参考文献

什么是和谐企业

  和谐企业是指在企业内部形成了充分发挥成员和子系统能动性、创造性的条件及环境,成员和子系统在活动中相互配合,与外部环境互动发展,在整体上达到与企业内外部环境的有机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企业。

和谐企业的内涵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是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作为和谐社会重要内容的和谐企业建设同样应当符合这一要求,做到企业自身发展、企业发展社会环境以及企业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

  因此,本文认为企业和谐的内涵应包括三个层次,即企业内部的和谐、企业与社会环境的和谐以及企业与自然环境的和谐,这三个层次的和谐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形成了企业的整体和谐。

  第一层次是企业内部和谐。就是要以人为本,尊重员工劳动价值;依法规范用工,积极推行劳动合同制度,切实解决企业存在的/有劳动没关系,有关系没劳动的问题;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员工发展机制,创造一个让员工充分施展才华的环境,使员工在推动企业发展的同时,自身价值得到实现;为员工提供发展的条件和机会,为员工设计发展通道,制订定向培训计划;强化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控制体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加强应急救援预案的制定和完善;对涉及企业和员工根本利益的重大问题与员工进行对话和协商,签订集体合同,维护企业和员工的合法权益,减少和化解矛盾,推进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加强企业的民主管理和厂务公开,生产经营管理的重要问题和重大决策吸收各方意见;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各单位之间进行有效的组织、协调与配合,使组织的整体实力得到充分发挥。

  第二层次是企业与社会环境的和谐。在现代社会中,企业是社会化生产的最主要的组织者和承担者,企业在生产经营的整个过程中都要与外部的生产商供应商、合作伙伴、消费者、政府、社会团体等各种利益相关者产生联系,它们共同构成了企业所处的社会环境。企业建立与外部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关系,对企业成长壮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如企业产品满足客户的需要、企业收益达到股东要求、遵守政府的法律法规等等。要实现企业与社会环境的和谐,企业需要不断进行自我调整以适应环境,如不断开发新产品、适时调整企业战略、进行组织创新技术创新等,使企业适应社会环境变化的要求。同时,企业也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对社会环境施加影响,从而改善企业的处境,如通过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来改变公众社会组织对企业的看法,并使他们采取有利于企业的行为,帮助企业发展。

  第三层次是企业与自然环境的和谐。随着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人类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自然资源的消耗越来越大,对环境的影响和破坏更加明显,企业只有努力降低资源消耗、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生产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将传统的资源)产品)废物单向流动的线性运行模式,转变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闭环流动的循环运行模式,才能够从根本上协调人类和自然的关系,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从而促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可以说,企业与自然环境的和谐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企业三个层次和谐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形成了企业的整体和谐。其中,内部和谐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一支团结、高效,积极性、创造性都得到极大发挥的稳定的员工队伍;与社会环境的和谐使企业能够与客户、股东及利益相关各方建立融洽的合作与理解,为企业的产品开拓市场、为企业的发展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物质保证。

和谐企业的基本特征

  1.以人为本

  人是社会的主体,所谓社会和谐,最主要的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企业的和谐也是如此。只有坚持以人为本,在任何时候都将人作为决策的出发点,将最大程度的保护人的利益作为行动的最终目的,社会和谐、企业和谐才可能实现。因此,/以人为本是和谐企业最本质的特征,是企业和谐的核心。/以人为本的人不仅仅包括对企业内部的员工,也包括企业外部的顾客和企业的其他所有利益相关群体,如供应商、社区居民、股东以及合作伙伴等。

  从企业内部来讲,企业管理的核心是对人的管理,企业以人为本就是尊重员工个体价值并通过恰当的方法和手段发挥员工主观能动性,激发出个人的创造性,产生更大的创造力,开发出满足市场需求的优秀产品,提供顾客满意的卓越服务,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成为企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从企业外部来讲,企业以人为本就是全面协调处理与企业外部各直接或间接的利益相关方的关系,努力使企业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自然环境的保护相协调,在企业成长的同时,推动社会的进步。

  2.不断创新

  企业通过不断创新增强企业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是企业实现内外部和谐的重要手段,是缓解我国资源约束矛盾、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环节,也是企业和谐的重要特征。一方面,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具有把科技成果转化成产品的先天优势,有直接面向市场并了解市场需求的灵敏机制,也有实现持续技术创新的条件。创新可以使企业更好地适应外部市场环境社会环境的变化,不断推出新产品占领市场,获得满意的利润。另一方面,我国的资源相当短缺,要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只能通过大力推进企业科技创新,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走生活节约型、生产集约型的科学发展之路。

  3.可持续发展

  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和谐社会建设的根本目的。企业的任务是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物质基础,只有企业实现了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才可能实现。因此,可持续发展必然是和谐企业的基本特征。

  企业可持续发展是指企业根据所处的外部环境与内部经营条件,制定正确的战略,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相协调基础上的长期发展。企业可持续发展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企业具有较强的核心竞争力,能够在较长的时间里保持稳定成长并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不仅向企业员工提供合理的薪酬福利,而且为员工的全面发展(如身心健康的保持、工作技能的提高以及价值追求与需求层次的提升等)创造尽可能多的条件与机会。第二,企业在生产中坚持有利于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原则,努力减少原材料(尤其是自然资源)与能源的消耗以及加强对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第三,企业以服务大众与增进社会福利,促进国家的发展、繁荣与进步为企业战略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 1.0 1.1 1.2 王晓光.我国和谐企业建设的思考与分析(A).开发与研究.2007,5:57~60
阅读数: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