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政策评价

目录

  • 1 什么是区域经济政策评价[1]
  • 2 区域经济政策评价的内容[2]
  • 3 区域经济政策评价的特点[3]
  • 4 区域经济政策评价的作用[3]
  • 5 区域经济政策评价的原则[2]
  • 6 区域经济政策评价的程序[3]
  • 7 参考文献

什么是区域经济政策评价

  区域经济政策评价是指通过区域经济政策的最终实施效果与预期政策目标对比分析,对区域经济政策目标确定、工具配置、组织方法、机构效率进行判断,找出误差、不足和优势所在,为后继的政府区域经济政策制定、调整、改进提供依据。

区域经济政策评价的内容

  进行区域经济政策评价的目的,就是在于判断相关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是否能够而且已经达到预期目标。这就意味着,区域经济政策评价贯穿政策运行的始终。政策评价的核心内容包括判断是否应该实行该项政策,以及实行该政策之后的实际效果如何。评价是否该实行该项政策,其实质就是判断政策内容和政策结果之间是否存在可能的因果关系,也就是说是否存在相应的政策效应。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某些政策干预是无效的或低效率的,必须正确判断该政策对相关要素配置干预是否能够产生效果。政策效果的评价主要关注的是实际产出的变化,及其与预期产出之间的差异。通常可以细化为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多目标政策的整体效果如何,另一方面是单目标政策的影响如何。前者主要注重的是不同的政策组合构成的区域经济政策实施的整体效果,不强调某项政策内容的具体效果;后者注重的是政策对唯一目标的影响程度。效果评价可以使用一定的技术方法,不过仍然应该承认,完全客观的效果评价是不存在的,因而,不同的评价主体做出的评价的具体结果可能不同,但应该具有相似性。

区域经济政策评价的特点

  系统性。评价应该是系统的,需要认真选择并统一运用评价方法。

  可靠性。评价的结果应该是可靠的,即不同的评价者运用同样的数据与分析方法应能得出基本一致的评价结论。

  问题指向性。评价应该突出与区域经济政策有关的重要问题,包括适用性、效率与效果等。

  用户推动性。成功的评价应该是在可获得的资料的基础上,向决策者提供有价值信息

区域经济政策评价的作用

  1.改善管理进行事后与中期评价通常是出于管理方面的原因,也就是说,主要关心的是评价与改善一个区域经济政策项目的管理。特别是,项目管理人员需要了解管理的优点与缺点,如何改善管理,项目的哪些方面进行正常,哪些方面存在不足,项目的委托人、实施人员和其他人员应该采取哪些措施。这些方面的分析结论可能会使项目管理人员与决策者调整项目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2.提高可说明性可说明性是指区域经济政策的理由在多大程度上成立。任何区域经济政策项目必须有充分的理由,特别是在对评价有具体立法要求的国家,区域经济政策项目必须具有充足的理由。无论是对项目的支持者还是反对者,都必须以对区域经济政策的可说明性分析为依据,因而评价对他们来说都是有价值的,对公众也是如此。以可说明性为出发点的评价主要着眼于项目的影响(在多大程度上产生了期望的结果)和其成本效益,同时还包括其透明度。

  3.改善资源在各种组织间的分配任何项目总是有一定限度的,必须将资源从无效或不重要的项目转移到更有效且符合目标的项目上。要实现这种转移,评价必不可少。

区域经济政策评价的原则

  区域经济政策评价要既能反映目标区域的经济发展情况,又能体现政策的优势和需要改进的内容,从长远综合角度考察政策的效应。评价区域经济政策应该遵循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则:客观性原则。区域经济政策往往会涉及多个利益主体,对不同利益主体进行评价时可能会根据相关利益主体的得失来对政策进行褒贬,使评价丧失了客观性。评价区域经济政策的得失成败不能依据主观偏好,而是要根据特定时期的主要任务和目标客观评价。另外,区域经济政策产生的基础是区域问题,而区域问题的产生与发展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区域经济政策产生效果也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不能仅仅依靠一个阶段的效果判断就断定区域经济政策的有效性与否,应该对其潜在影响也进行客观预期。公平性原则。区域经济政策是为了解决区域问题而存在的,但评价时,不能仅仅把评价的对象局限于政策实施的区域,必须采取公平性原则,对所有相关区域的利益得失进行判断。不能把某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建立在其他区域的利益损失上,这就要求从公平原则出发,系统、全面地评价区域经济政策。动态性原则。区域经济政策制定和实施的背景、基础、条件等不断发生变化,对其评价也不能停留在静止状态。要根据宏观经济区域经济发展形势的变化、区域关系的变化等,不断调整区域经济政策评价的目标,通过对某个区域或某些区域不同阶段的政策效果对比,从中分析总结出区域经济政策的实际效果。

区域经济政策评价的程序

  (一)问题分析

  区域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主要是为了解决业已产生或将要产生的区域问题。区域问题分析应包括区域问题类型、特点、性质、范围、成因、程度和对国家及地区未来社会经济学经济发展的影响等多方面内容;区域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区域经济政策的实施会不断发生变化,因而需要定期对其进行追踪分析。

  (二)区域经济政策目标的确定

  区域经济政策的目标是制定区域经济政策的起点和终点,同时也是区域经济政策效应评价的依据、标准和工具。确定区域经济政策目标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口针对性。即针对要解决的区域问题类型、性质和特点。口可行性。即要考虑解决区域问题的各种客观条件和能力。口多样性。即要从解决区域问题,促进地区间协调、国家及地区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等多方面来考虑其目标的设计,建立包括社会、经济、政治、环境、资源等在内的目标体系。口直观性。即将区域经济政策目标尽可能地细化和量化,使其直观明了。口阶段性。即要考虑实现区域经济政策目标的前提条件和所需要的时间,明确短期、中期和长期目标。

  (三)区域经济政策手段设计

  区域经济政策手段设计主要是设计实现区域经济政策目标的具体政策措施。在区域经济政策手段设计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口要有很强的针对性,即必须根据要解决的区域问题和所确定的目标提出区域经济政策手段。口应尽可能多地设计几套方案,供评价和择优。口应注意多种区域经济政策手段之间的关系。口要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相衔接,不能成为“政策孤岛”。口应尽可能细化和有数量说明,如财政转移支付,除应对转移支付方向和途径进行设计外,还应包括对转移支付的力度和水平等方面进行“数量方案”设计。

  (四)事前评价

  事前评价是对已设计的若干区域经济政策手段在未来实施过程中的可能结果和效益进行系统评价和综合分析,主要内容包括:口对影响区域经济政策手段实施的各种条件和因素进行分析和预测。口根据区域经济政策目标,确定出评价指标(或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口对影响区域经济政策投入产出的有关信息、资料进行收集和处理,选择和确定有关评价参数值。口根据评价的对象、条件和要求,选择并确定评价方法。口对区域经济政策手段的投入产出的项目构成进行分解和估算,用一定的评价方法对区域经济政策未来实施过程中的可能结果和效益进行评价和分析。口根据评价分析结果的具体情况,或提出较好的方案供有关部门抉择,或重复上述各项工作,如对问题、目标、手段等再分析、确定和设计,并进行重新评价。

  (五)区域经济政策方案的选择与实施

  政策选择,是政策制定部门与决策者根据存在的区域问题、区域经济政策目标、区域经济政策方案及其评估报告,综合考虑和全面衡量各方面的情况及条件,如征求各地区和各部门对区域经济政策方案的意见并将其综合等,对未来推出的区域经济政策方案作出选择。区域经济政策方案被确定后,应适时地推出,进入实施阶段。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政策手段的稳定性和灵活性相结合。一方面,要认真执行已选择的区域经济政策方案;另一方面,又要根据实施过程中所遇到的新问题,适当调整区域经济政策方案。

  (六)事后评价

  每一项区域经济政策都有一个有效期,当有效期结束时,应对其实施背景、条件、结果和效益等再进行系统评价和综合分析,并将其与预期结果和效益进行比较:如果与预期效果和效益相吻合,说明该区域经济政策是成功的;如果不吻合,则要做具体分析,如果是区域客观条件发生了变化,应根据变化了的情况调整或重新制定和实施区域经济政策。上述区域经济政策效应评价程序,实际上可以归纳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区域经济政策实施前,可称为事前评价,属预测性评价,评价结论具有很大程度的不确定性,评价的目的是为了选择区域经济政策方案;第二阶段是区域经济政策实施之后,成为事后评价,评价结论具有很大程度的确定性,评价目的是确定区域经济政策的实际效果,即是否达到预期目的。

参考文献

  1. 保建云.区域发展微观机制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04.
  2. 2.0 2.1 汪碧.当代中国区域经济政策研究.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8.
  3. 3.0 3.1 3.2 栾贵勤.区域经济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8.
阅读数: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