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化机制

催化机制(Catalytic Mechanisms)

目录

  • 1 催化机制的涵义
  • 2 催化机制的五个显著特征
  • 3 建立催化机制的原则
  • 4 催化机制在实现产业化的运用[1]
  • 5 参考文献

催化机制的涵义

  斯坦福大学的教授吉姆·柯林斯(Jim Collins)于1999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上, 发表了他的新作——《把目标变为现实:催化机制的力量》(Turning Goals into Results:The Power of Catalytic Mechanisms)。Collins是畅销书《从优秀到卓越》《基业常青》的作者之一。在这篇《把目标变为现实》的新作中,他阐述了《基业常青》一书中提到的“BHAGs”(Big, Hairy, Audacious Goals,即宏伟、艰难和大胆的目标)与组织绩效之间的关键纽带,即催化机制——他所提出的新概念。

  催化机制是一项简单有效的管理工具,最初由吉姆·柯林斯(Jim Collins)提出,用以帮助组织把目标变为现实。

  催化机制是链接组织目标与绩效的重要环节,它具有把远大抱负变成具体现实的神奇力量,是目标和绩效之间的关键纽带。

催化机制的五个显著特征

  催化机制不同于传统机制的五个显著特征:

  1.催化机制能以不可预测的方式达到理想的结果。历史告诉我们,当人们被准许跳出条条框框,充分发挥积极性和创造力时,组织就会取得伟大的成就。比如 3M公司在1956年实行了一个制度:要求科研人员用15%的时间在自己选择的领域进行试验和开发。这种宽松的做法为3M带来了一系列利润丰厚的创新产品。

  2.催化机制使权力分散,目的是让整个系统受益,这往往使原来拥有权力的人不快。当权者出于自身既得利益的考虑或者出于惰性,往往会听任那些毫无意义但成本高昂的做法继续下去。此时分散权力的催化机制会给人们做正确事情的自由,从而促使正确的事情发生。

  3.催化机制具备强有力的实施手段。它往往截断组织的后路,迫使企业往正确的方向不断前进。花岗岩石材公司为了获得在顾客服务上的好名声,实行了“减免付款”政策。客户因任何原因对公司产品不满意,都可以不用付款或减少付款。这一举措迫使公司必须提高服务和产品质量,而没有退路可寻。

  4.催化机制能驱逐害群之马。它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地方,而把那些不认同公司核心价值观的人驱逐出去。比如纽科钢铁公司通过催化机制营造出一种高绩效的环境,在这种环境下,投机取巧和懒惰的人无机可乘,自然会另寻他就。

  5.催化机制能产生持续效应。催化机制不同于催化事件,不是一次性的倡导活动,它可以不断进化,能持续应用几十年。金佰利公司1971年提出了要发展为一个世界级消费品公司的目标,随后公司故意把自己置于和宝洁公司正面竞争的境地,这个举措在30年后的今天依然激励着公司不断向前发展。

建立催化机制的原则

  要建立上述催化机制,还需要遵从一些普遍的原则。

  首先,不要只是增加,还要删除。在追求远大的目标时,我们会自然地倾向于增加新的举措、新的系统等等。但事实上,把一些东西取消掉也能起到同样的催化作用。惠普公司的电路事业部就通过取消内部采购的规定获得了生机和活力。

  其次,要创造,不要模仿。制定催化机制就是一种创造行为。最好的催化机制如果不是一系列全新的创造,就应该是针对某一独特情况的个性化调整。

  第三,用钱,但不光是钱。金钱确实可以为催化机制的实施添上一把劲。但是,最好的催化机制是那些能够触动人类最深层动因的机制。例如海军陆战队通过激发人类最深层的动因,即支持并保护我们视如“一家人”的那些人,培养起了成员高度的忠诚。

  第四,要允许你的机制不断改进。所有的催化机制,哪怕在初始阶段完美无缺,都应该不断改进。3M公司的“15% 规则”已经实施了40年,但这项规则一直在不断改进以保持适用性及有效性。

  第五,单靠一项催化机制是不够的,我们需要建立一套综合机制。花岗岩石材公司的成功正是源于他们制定了员工发展和招聘等若干催化机制与“减免付款”制度相配合。

  催化机制本身并不能成就伟业,它需要梦想作指引。但是,如果你能够将宏大、无形的抱负与简单、有形的催化机制结合起来,就能给你的空中楼阁打上基础,把狂野的梦想变成现实。

催化机制在实现产业化的运用

  常言道,创业难。不言而喻,现代高技术产业创业就更难。以世界范围而论,美国高技术企业创业之初,失败率超过一半,后起的英、法等国,也不例外。表明,世界高技术企业创业,风险性大,不过,一次性企业创业成功,一般认为,对企业系统来说,最重要的应该是技术本身要具有突破性。这是由于高技术产业较之传统产业,具有高难度、高风险、高竞争,以及技术、资金、知识密集等特点所要求。同时,也因为高技术产业,要面对传统产业、传统产品,以高技术、高质量和可靠性战而胜之,又要抵住来自国际市场的冲击一与压力这的确是难度极大的事业。事业的成功,包含从设计、开发、研制、样机、小批生产经济规模、销作服务、经营管理体系等多因素多环节的大系统。每个因素、环节间需作大量的转化工作,其条件是前所未有的高水平。高技术成果也只有实现这样一些转化,才能形成企业新的生产力以此为依托,也才能有更广阔的市场领域,获取高的经济效益。诚然,这种转化,有国家政策保护与政策倾斜的机制发生作用,但仍需由企业系统的内在机制去解决每一个环节的问题。一个高技术企业,如果没有高新技术,没有不断产生新技术的创新机制用以实现目标,就要落后或失败,中外高技术产业成败的经验和教训,都值得我们借鉴。

  世界高技术企业,目前,一般都属研究开发、开放型企业。研究开发、开放型企业是年代在工业发达国家出现的一种新型企业的经营状态。研究开发、开放型企业,以技术创新为核心,是以追求前沿的高技术为目标的生产经营形态。它具有全新的高技术企业的性质和特点。企业的经营决策,以开发新产品和采用高技术为核心,以技术创新为前提。研究开发的费用投入高,较一般企业用于扩大再生产的投入多。这类企业,由于其产品技术水平高,所以技术附加值亦高。这种高投入引来的高效益,形成了以技术进步机制为动力的良性循环。鉴于研究开发、开放型企业的技术水平先进,销售问题不很大,因此,研究开发、开放型企业多注重拓展国际市场,使产业走向国际化。研究开发、开放型企业,一般是企业集团的骨干。其他企业,都希望依靠研究开发、开放型企业研究开发、开放型企业也希望向生产型企业,其中,特别是中小企业扩散技术。这种相互依赖或依托的关系,比较容易形成企业集团。我国现在组建的一些以高技术企业为龙头的企业集团,大都存在这种催化产业发展的机制关系。

  实现高技术产业化,除高新技术动力和企业间良性循环系统的催化机制外,不断完善与高技术产业发展相适应的企业管理体制,是另一项不可忽视的催化机制。基于高技术企业人才多、技术成果多的优势,且又有高科技开发能力,客观巫须给予正确的政策指导,加强企业依靠科技进步,增进自我改革和自我发展的能力,才更有利于发挥管理职能对高技木产业的催化机制。与此同时,企业还需制定任期内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的指标体系。如规定厂长经理在任期目标中,须不断进行技术引进技术改造,提高产品产量、质量、利润等。对经营承包责任制的企业,承包方案中的科技进步指标体系,应由有关专家进行可行性论证,以确保现实可行。

  高技术企业,要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大幅度提高出口增长率,以促进高技术产业的发展。立足出口为导向,大幅度提高出口增氏率,本是外向型经济领域的特征,但对刚走上高技术产业的企业来说,如能作到这一点,即大幅度提高出日率,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则表明,它是高技术企业技术进步和管理成功的表现。客观上,自然会对高技术产业化产生重大的催化作用。

  加快高技术产业化进程,是我国优化经济结构,大力发展高技术经济,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重要选择。

  其中,资金投入是发展的基础,也是实现高技术产业化,具有导向机制的重大步骤首先,重视投资方向,实现战略性转变,走集约化投入,是优化高技术产业的理想途径。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投人,我国主要集中国内资金的利用,对外资有条件的,既不放弃,也不单纯指望。目前,外商投资一般多为见利快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对周期长,有一定风险的高技术产业则抱持疑态度。我国高技术产业若需大力吸引外资,必须开展政策攻势,宣传我国政策的系统性、连续性、长期性和稳定性同时又要清楚认识到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态势,抓机遇,因势利导此外,还要健全法规,完善程宇,依法保护等等。对国内资金的利用,过去投入分散缺乏系统观念,重复建设成了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大弊端。高技术产业的投入也有此类弊病。过去无论在电子、电器、激光全息图片印刷等方面,也存在分散重复投资等间题。我们主张,高技术产业的投入,应从分散型转向系统化和集中化,少搞重复项目,实行全国统一规划,重点突出,首先解决具有战略意义项目的引资、投资,发挥重点催化机制,实现事半功倍。

  其次,加强投资规范行为,强化投资管理,是保证高技术项目成功的重要条件由于高技术产业的特殊性,世界各国对项目的投资管理都很重视。从我国情况看,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后,一方面要贯彻《企业法》,全面对企业放权,另一方面又要根据高技术产业的特殊性,加强必要的管理。其中,须有行政区域管理,政府实行宏观调控集团管理,中观制约企业法人管理,微观调适等环节的催化机制发挥社会系统整体效益。

  目前,我国最为突出和最易忽视的间题是,投资目的模糊、资金流失。因此才,必须建立健全管理责任制,选择称职的管理人员,优化基层管理班子,提高素质和改进管理手段,以充分发挥投资对高技术产业化发展的催化作用。

参考文献

  1. 孙凉芳 唐登学 刘端直.论高技术产业化的催化机制.系统辩证学学报.1998年1月第6卷第1期
阅读数: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