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消费

目录

  • 1 什么是位置消费
  • 2 位置消费的经济影响分析[2]
  • 3 位置消费与绿色消费相结合的理性分析[1]
  • 4 相关条目
  • 5 参考文献

什么是位置消费

  位置消费是人们对包括相对收入、相对效用、相对炫耀性消费等在内的相对经济地位或名次的消费。是以显示人们相对支付能力为目的的消费,人们对相对经济地位的追求在空间上表现为与他人相比,在时间上表现为自己的现在与过去相比。

  位置消费如任其自由发展,不利于社会和谐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它可能导致得不偿失的经济增长导致社会总福利水平的下降(总绝对福利下降,总相对福利等于零);可能导致过度竞争行为,使人们的生活质量下降,闲暇时间减少,环境破坏加剧,因而整体社会结果是负的;可能导致某些行业的萎缩和腐败的盛行,实际上很多腐败案件都是源于事主的攀比心理所导致的对地位商品的过度追求。

位置消费的经济影响分析

  1.位置消费对传统经济理论的挑战

  如果一个人的效用水平不仅由他的绝对消费量决定,更由与他人比较的相对消费量决定,那么任何一个人的消费都会造成外部效果,这样传统经济学中人们追求绝对消费量之上的帕累托最优可能就不再是资源的最优配置了。位置消费对倡导自由竞争的传统经济理论提出了挑战,它使经济社会中人们的经济活动的内在联系更加密切,因为个体为了竞争地位商品的决策提高了其他人为竞争这种利益的成本及拥挤程度。比如某人决定购买一座乡村小屋或竞争一个特定的管理职位,这都会对有同样需求的人产生溢出效应。因为这些商品的供给不能满足潜在的或明显的需求,如果某人得到这份工作或那间小屋,其他人就得不到,所以个人的决策对未直接参加决策的人的福利往往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同时,它使“看不见的手”失去了魅力,因为当需求是对物质产品的需求时,需求的增长及更大程度的竞争可以引发供给的增长和效率的提高,最终导致社会福利的增进;然而,当需求是对位置商品的需求时,个人追求自身利益的自由往往会给他人造成损害,一个人的获益将导致另一个人的损失。更加激烈的对位置商品的竞争既不能扩大供给,也不会提高效率,实际上,它导致无效率的大量产生,因为拥挤及为保持地位优势而使防御性商品的开支增加,同时取得成功要越过更高的障碍(如上涨的价格及资格的要求)。所以,当所有个体都去竞争地位商品时,最终会导致总福利的下降。这时,可能合作才是提高整体经济福利的最佳手段。

  2.位置消费可能导致得不偿失的经济增长

  如果人们只追求绝对消费量的满足,那么由于人们的生理消费有极限,经济增长也就有极限,并且在生理极限消费满足之前,经济增长总是有价值的。但是如果人们追求相对经济地位或消费名次,由于就社会整体而言,相对消费名次的总数是固定不变的,它不会被经济增长所改变,因此经济增长不可能增加社会整体的相对效用。也即在单个人追求名次变动的时候,导致了社会整体的经济增长,名次上者感到更满足,名次下者感到更痛苦,人们之间为追求名次获得的相对效用是相互抵消的,社会整体并不因为经济增长而有任何相对效用的收获。然而人们为竞争相对地位而导致在经济增长过程中耗费了巨大的资源,这些被耗费的资源并没有相应地转化为社会整体满足感的增加,因此有可能得不偿失,即经济增长有可能导致社会总福利水平的下降(总绝对福利下降,总相对福利等于零)。

  3.位置消费可能导致过度竞争行为

  有两种办法可提高个人的相对地位:一是内耗竞争,即以偷盗、抢劫、毁坏他人财产等手段降低他人的财产,从而提高自己的相对经济地位;一是外耗竞争,如加班加点地劳作以使自己的收入和财富增加,从而超过他人,以提高自己的相对经济地位。内耗竞争是赤裸裸的浪费社会资源行为,因而各国都有相应的制度来加以限制,如严格的产权制度就是为限制内耗竞争而设;而外耗竞争在现代社会愈演愈烈,使得人们为保持地位优势而进行惨烈的竞争,这种过度竞争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使人们的生活质量下降,闲暇时间减少,环境破坏加剧,因而整体社会结果是负的。

  4.追求相对经济位置有可能促进劳动分工

  如前所述,由于人们有宁当鸡头不做凤尾的偏好,这就促使一部分人不断地去开创新的行业以求得相对地位的提高,同时会促进劳动分工的发展;另一方面,对相对经济地位的追求会不断的创造出新的消费偏好和新的消费形式,从而影响生产,影响劳动分工。而且,这已成了现代社会有组织的行为,有组织地创造不满足感已成为经济繁荣的关键。

  5.追求相对经济地位在不同国家有不同的影响

  位置消费导致的经济增长对足够富裕的国家可能弊大于利,对足够贫穷的国家可能利大于弊。因为在足够富裕的国家,物质的丰裕程度已能满足人们的物质和生理需求,争名寻位只是一种纯粹的浪费资源性的竞争或相互抵消的行为。然而,对基本的物质需求尚未得到满足的国家,争名寻位是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经济增长中虽然包含了人们为争名寻位所导致的资源浪费,但同时也包含了更多的物质消费给人带来的绝对效用的增加,后者所得在一个贫穷国家会大于前者所失。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富裕国家比一些欠发达国家有更多的不满情绪,为什么在物质日益丰富的情况下,人们的占有欲不是减弱而是增强了。

  6.位置消费可能导致某些行业的萎缩和腐败的盛行

  由于人们需花更多的钱才能维持其优势地位,所以有才智的人就不愿意进人工资相对较低但对社会有益的行业,如教育行业、传统手工艺行业等。这种行为必将导致某些行业的萎缩,并且对地位商品过度追求的社会风气有可能导致腐败的盛行,实际上很多腐败案件都是源于事主的攀比心理所导致的对地位商品的过度追求。

位置消费与绿色消费相结合的理性分析

  1.位置消费的心理需要分析

  位置消费产生的条件:一是社会生活水平达到温饱解决,即满足了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需要的前提下,人们开始向更高级超越物质的心理和精神的需要满足。二是收入差距的拉大在消费上表现为层次差别明显,社会个体为了显示其社会经济地位和个人价值等,把消费当作一种社会形象的识别功能。我国随着GDP的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城乡收入、行业收入、群体收入、个体收入差距的拉大,位置消费在未来会有一个较快的增长趋势。根据马斯洛心理需要层次理论我们可以看出位置消费的特点:第一,实现了尊重需要,体现了个人实力、事业成功和人生价值,产生自信心,满足虚荣心等。第二,实现了归属需要,融入上层社会被高收入群体接纳,摆脱了因贫穷产生的孤独感。第三,由于位置消费的负面作用,因而无法满足自我实现需要,难以实现对社会的关爱和责任等。爱与尊重满足具有片面性,从一个群体的接纳转变为另一个群体的接纳,难以实现与社会的和谐共处。第四,生理需要与安全需要无法真正的满足。

  2.绿色消费的心理需要分析

  绿色消费是指人们为了满足生理和社会的需要,而对符合环境保护标准的产品和劳务的消费。表现为:(1)讲究经济实惠(Econonic);(2)讲求生态效益(Ecologica1);(3)符合平等、人道原则(Equitable);(4)减少非必要的消费(Reduce);(5)修理旧物(Reuse);(6)提倡使用再生资源制造的产品(Recycle)。绿色消费的心理特征表现为超越自我的高层次的需要,关注人类社会的长远发展,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突出人与社会的和谐。同时要求节制消费、适度消费、实用消费、节约消费,突出人和自然的和谐。因此绿色消费是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科学理论基础上的消费观,实现企业利益消费者利益社会利益及生态环境利益的统一。

  3.位置消费与绿色消费相结合的可行性

  (1)位置消费与绿色消费结合的可行性。第一,位置消费是一种高价位消费,在价格需求上表现为高价位,甚至价格脱离其产品本身价值成为符号消费绿色产品是名符其实的高价位,收入越高,消费就越高。第二,位置消费虽然表现出符号消费,忽视与使用价值相一致的,但决不是无品质、无价值的消费,而是超过高品质注重符号意义的消费,这与追求安全、健康的绿色高品质的消费具有一致性。第三,位置消费体现的是时尚消费,绿色消费被称为新传统主义的消费,在引领世界时尚潮流中具有永久的生命力和不可替代性,二者具有异曲同工之处。第四,位置消费是一种非理性、超物质的心理和精神需求的消费,体现的是在群体中的地位、实力和能力,带有炫耀色彩的尊重需要的满足,而绿色消费的理念涵盖着最为丰富的消费中的社会经济效益与人文价值,如环保、生态、生命、人性、和谐等是绿色产品的元素和符号,是人类永恒追求的价值,能够最大化体现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精神需要。总之,绿色消费既可以满足位置消费中的保健因素,即生理、安全和被爱的需要,又能满足位置消费中的激励因素,即自尊与自我实现的需要。

  (2)位置消费拉动绿色消费的可行性。第一,位置消费是一种比较消费,只要社会收入差距存在并且是合法的,那么比较消费就永远存在。比较消费的攀比心理需要具有较大的消费激活力,对绿色消费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第二,位置消费是一种炫耀消费,其影响力和传播的效应具有不可抵估的作用,不仅是个别群体而是对整个社会的消费行为都有影响和刺激作用,可以为绿色消费中做免费的广告宣传。第三,位置消费的群体是社会中的中高收入阶层,也是社会中的精英、公众人物等,具有较高的文化知识和综合素质,对绿色产品的理解和接受程度较高,对社会消费潮流的引领具有较好的认同度。第四,位置消费是观念消费,其超使用价值的意义是提升绿色产品身价的电梯,是绿色产品升值的最有力的传播形式。第五,位置消费是一种体验消费,借助其心理和精神消费体验,可以使绿色产品功效的潜在性突显出来,以感性的位置消费体验来识别绿色产品的理性消费的价值。

相关条目

参考文献

  1. 1.0 1.1 叶芸.位置消费与绿色消费相结合意义的理性分析(J).企业家天地:下旬刊.2007,10
  2. 刘红红.位置消费理论:福利经济学的前沿课题(J).商贸经济.2003,4
阅读数: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