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精神培育

目录

  • 1 什么是企业精神培育[1]
  • 2 企业精神培育的原则[1]
  • 3 企业精神培育的途径[2]
  • 4 企业精神培育的任务[3]
  • 5 企业精神培育的步骤[4]
  • 6 企业精神培育的方法[4]
  • 7 企业精神培育的程序[5]
  • 8 企业精神培育的意义[1]
  • 9 参考文献

什么是企业精神培育

  企业精神的培育是指企业遵循一定的原则,采用一定的方法,按照一定的程序,通过长期的精心的工作而形成本企业的企业精神的过程。

企业精神培育的原则

  在企业精神的培育过程中,需掌握以下五个原则,这五个原则具有整体互补性:

  (1)时代性与特殊性相结合的原则。

  企业精神必须反映时代精神,以其特有的方式融人时代精神,同时反映本企业的特点,从本企业的特点出发,培育出有个性的企业精神。

  (2)科学性原则。

  在企业精神的培育过程中,要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科学准确、严肃认真。

  (3)先进性原则。

  在企业精神的培育过程中,要体现先进性的要求。以先进的思想道德、优良的传统和作风为导向,提炼出具有先进导向性的企业精神,从而最大程度地发挥其激励作用。

  (4)群众性原则。

  企业精神的培育归根到底是培养员工的自觉的团队意识。企业精神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它的培育离不开群众的自觉性。

  (5)实践性原则。

  企业精神的培育必须立足于企业的实践活动,在指导企业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不断修正、完善、发展企业精神。

企业精神培育的途径

  (1)强化教育

  企业精神的培育时刻离不开教育。因为,企业精神是一种先进的理念和风范,它不可能自发地形成,也不会在企业实践中自然而然地产生,只能通过企业的强化教育才能被员工所接受。但是,这种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而是一种长期的教育;不是一人一事的个别教育,而是一种整体的教育,是围绕企业精神,上升到理想信念等高度的教育。

  (2)运用实践

  只有实践,才能体验到树立企业精神的意义和作用,才能被员工所接受并转化为行动,才能不断丰富发展和升华。因此,实践是培养企业精神的一种基本方法。实践的形式主要包括生产经营实践,可以保证生产任务的完成,培养员工奋发有为的进取精神和主人翁责任感;企业管理实践,可以更新员工的观念,使之树立适应现代化管理的各种新观念:劳动竞赛实践,可以推动企业精神的培育。

  (3)树立榜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通过有意识的树立榜样,可以使企业精神形象化、具体化,使员工在无形中感到有形;使员工有学习、追赶的目标,从而增强企业精神的可信性、感召力。如“铁人王进喜”使大庆精神大放光彩,“张秉贵”使北京百货大楼“一团火”精神扬名中外。(4)环境影响

  企业员工所处的复杂环境,时刻影响着员工,并向员工的意识领域渗透,这种渗透达到一定程度,便形成一种意识。企业精神这种群体意识主要取决于环境对员工的渗透程度。许多优秀企业正是通过改善和调适环境,以增加对员工的渗透和熏陶,培育企业精神。他们利用各种宣传工具,采取多种宣传手段,反复宣传企业精神和体现企业精神的先进典型,造成一种良好的氛围,使员工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企业精神的实质,以振奋人心。

  (5)活动薰陶

  所谓薰陶是指开展各种各样健康有益的文化娱乐活动,在活动中薰陶和培养员工的群体意识。企业结合自身的生产经营活动,开展多层次、多渠道的社会性、知识性、娱乐性活动,如演讲会、演唱会、绘画、书法、摄影、板报展览、知识竞赛等,既能满足员工的社会需要,又能通过寓教于学、寓教于乐、寓教于帮,对员工进行企业精神的渗透、培养和教育。

  (6)制度保证

  企业精神是一种有号召性、激励性的思想成果和精神意识,它本身不具有强制性。但它的形成和培育离不开制度的保证。因此,必须通过制定完善的制度和规定来培育企业精神。

企业精神培育的任务

  要培育企业精神,需要完成三项基本任务。

  1.找出最适合本企业发展的精神,或者说对本企业最有价值的精神

  找出企业最适精神的途径,一般采用“多渠合流”的方法。企业精神并不神秘,它来自于实践。古今中外的实践,都会产生思想和精神。

  所谓“多渠合流”的方法,是指把本企业历史上产生的优秀精神,本民族历史上的优秀精神,本国其他企业的优秀精神,本企业当前实践中先进模范人物萌发的优秀精神,外国企业文明竞争的优秀精神,博采众长,都采集起来加以消化、吸收,并按照本企业当前和未来发展的需要,融汇成为本企业的最适精神。使最适精神引起全体员工的共鸣,变成全体员工共享的精神财富。

  2.使企业的全体员工对企业精神共鸣,被企业精神所同化

  通常采用“多方引导”的方法来完成。一是领导者反复灌输和以身作则地引导;二是宣传体现企业精神的楷模和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来引导;三是放手让员工群众以自己引导自己,发动大家就企业精神的培育提建议、想办法。

  3.以最佳精神从事企业的生产经营等实践活动,并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这种最佳精神

  企业精神的物质化及其丰富与发展的任务,要通过全方位的“多种实践”来完成。有关企业的一切活动,无论是生产、经营、销售、科技、教育、生活、服务、文体等等,都自觉地以企业精神作指导来开展,并且不断总结新鲜经验,加深理解,不断完善。

企业精神培育的步骤

  从过程上来讲,它一般经过三个阶段:即企业精神的确认阶段、倡导阶段和深化阶段,三个阶段密切关联,层层递进。

  (一)企业精神的确认阶段

  在企业精神确认阶段,应找出最适合本企业发展的精神,或者说对本企业最有价值的精神,明确它的名称、内涵及其外延。第一步是进行企业文化、企业精神一般知识的宣传、普及,营造企业文化氛围,提高员工群众对企业文化、企业精神的理解和认识,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和群众基础;第二步是广泛发动群众。采用“多渠合流”的方法,把本企业历史上产生的优秀精神、本民族历史上的优秀精神、本国其他企业的优秀精神、本企业当前实践中先进模范人物萌发的优秀精神、外国企业文明竞争的优秀精神,博采众长,采集起来加以消化、吸收,并按照本企业当前和未来发展的需要,酝酿提炼企业精神,集思广益,征集企业精神提案。征集过程也是一种宣传教育过程;第三步是最后确认。一般采用上下结合,反复筛选的办法。可以组成一个包括专家和企业领导在内的评审委员会,先从群众的企业精神提案中精选出若干提案,然后提交全体员工投票评选,以员工投票情况为主要依据,最后确认企业精神。

  (二)企业精神倡导阶段

  企业精神倡导阶段的任务是广泛宣传企业精神,使员工群众从思想上了解它、接受它,从行动上开始实践它、体现它。企业精神产生后不能让它躺在文件夹里睡大觉,要利用多种形式大力宣传,要开展多种活动加以推广。使企业的全体员工对企业精神共鸣,被企业精神所同化,变成全体员工共享的精神财富。通过采用“多方引导”的方法来完成:一是领导者反复灌输和以身作则地引导;二是宣传体现企业精神的楷模和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来引导;三是放手让员工自己引导自己,发动大家就企业精神的培育提建议、想办法。有意识地树立实践企业精神的典型人物,要鼓动、引导员工群众深刻认识和实践企业精神。这一阶段的突出特点是从群众看来是“要我做”。

  (三)企业精神深化阶段

  企业精神深化阶段的突出特征,是员工从“要我做”变成“我要做”。企业精神的塑造在第二阶段的基础上向更深层次发展。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将企业精神人格化,把简练、抽象的企业精神具体化、形象化,并转化为群体精神的个体意识,使员工成为具有企业精神的企业人。有关企业的一切活动,无论是生产、经营、销售、科技、教育、生活、服务、文体等等,都自觉地以企业精神作指导来开展,并且不断总结新鲜经验,加深理解,不断完善,成为一种“本能”。

企业精神培育的方法

  培育企业精神有多种方法,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领导示例法

  企业领导干部尤其是最高领导。在实际工作中要处处做实践企业精神的楷模。

  (二)舆论宣传法

  充分利用企业里的各种舆论工具,如报纸、广播站、闭路电视、黑板报、标语及印刷品等。大力宣传企业精神,使人人皆知,耳闻目睹,造成一种宣传攻势。只要坚持不断的长期宣传,向职工灌输,就能有所收获。运用这种方法时应注意选择时机和方式。

  (三)教育培训法

  举办各种层次企业精神培训班、研讨会,在理论上强化职工对企业精神的理解和认同。

  (四)典型引路法

  树立体现企业精神方面的先进典型,使他们成为职工学习的榜样,起到引路作用。企业精神典型人物和企业模范先进人物应当是一致的,在评选先进工作者时,应加入企业精神的要求。典型引路法和领导示例法有相似之处,都是利用示范效应,不过典型引路更有说服力,使职工群众感受到模范就在身边,可以直接模仿。

  (五)制度导向法

  订立促使新企业精神生长的各种规章制度,以此规范职工的行为,导入企业精神的要求。规章制度虽然属于硬性措施,但可以用来为企业精神服务。例如可以订立与企业精神有关的奖惩措施,凡是模范地遵循企业精神者,就予以奖励,否则就惩罚。当然,惩罚的方式和程度是多种多样的,应灵活运用,注意尺度和方寸。规章制度既能约束人,也能激励人,是培育企业精神的一个特别有效的方式。

  (六)实践熏陶法

  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实践中注意融人企业精神的内容,使之成为职工工作的精神准则。特别是在企业大型工程建设、完成艰巨生产任务或服务任务中,注意企业精神的培育,这个时候是培育企业精神的极好时机。关键性的事件往往是培育企业精神的导人口。

  (七)文娱活动法

  以企业精神为主题,有组织、有意识、有目的地开展各种文体活动,如各种体育比赛、企业精神演讲会、文艺活动等,从感性上强化职工对企业精神的觉悟和认识,使职工在文艺活动中感受到企业精神的力量。在企业从事公益活动如捐资、赞助文艺体育事业时更应抓住时机灌输和宣扬企业精神。

  (八)形象礼仪法

  把企业精神物化为有形可感的具体形象,如美化厂容、厂貌,制定厂旗、厂徽、厂标、厂歌、厂服等,通过升厂旗、唱厂歌、朗诵企业精神,以强化职工的认同意识。

  上述八种方法可以各自单独运用,也可以综合运用,后者效果更佳。当然。这八种方法并没有穷尽培育企业精神的所有方法,各企业也可以在实践中创造新的方法。例如企业在实践企业精神持续一段时间以后,就应该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检验企业精神培育的效果,反思实践的得与失,并在此基础上加以修改、完善,使之成为企业发展的原动力。

  评价衡量企业精神培育实践效果的标准是:一看企业精神培育工程实施以后,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有没有提高;二看企业职工的精神面貌是否有新进展;三看企业的凝聚力和竞争力是不是得以增强。如果是肯定的回答,就说明企业精神培育实践是成功的,否则就应修改完善。当然,这三条标准比较笼统,在评判时,应予以细化,以利操作。

企业精神培育的程序

  一般来说企业精神的培育要经过设计、培育、评估等三个阶段。

  一、设计企业精神

  在这个阶段企业首先第四节企业精神培育的程序一般来说企业精神的培育要经过设计、培育、评估等三个阶一、设计企业精神在这个阶段企业首先应当组织人员调查分析本企业现有的企业精神的现状。重点包括:企业是否有企业精神的提法?企业精神的内涵表达是否明确?企业精神是否具有本企业的突出个性和特色?企业精神是否为绝大多数员工所认同并遵循?企业精神是否渗透到工作的各个环节?企业精神是否具有凝聚、导向、教化和激励的功能?企业英雄人物是否体现了企业精神?企业领导是否明确企业精神?等等。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总结提炼出比较符合厂情的企业精神内容,设计、确立企业精神发展目标,并把它表达出来。企业精神、企业精神名称及其内容的表达,是一个技术性和文字性较强的工作,后面将详谈。为了更好地设计和确立企业精神,我们必须注意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第一,群众性原则。企业精神是一种团体精神,是一种群体意识,因此在设计企业精神时,必须树立群众观点,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使企业精神建立在深厚的群众基础之上。要发动广大职工反复讨论,倾听职工意见,在几上几下斟酌的过程中,领导和群众的思想认识往往能得到比较充分的交流,领导者的意见在职工中得以传播,职工群众的智慧和创造性又被领导所吸收采纳,这就比较容易在领导和群众之间取得共识,比较容易得到职工的理解和认同,增强职工的亲切感、责任感,提高在实践中落实的自觉性。云南玉溪卷烟厂1989年3月成立“企业精神、厂徽、厂歌”征集活动领导小组,半年内收到应征件近千份,经过反复筛选,厂领导决定将企业精神确定为”天外还有天,天下有玉烟”。没想到向职工一公布,就受到了尖锐批评:不行;不行,这样一讲,老子天下第一,玉烟再也不要前进了!厂领导重新讨论,采纳了群众意见,改为:“天下有玉烟,天外还有天。”群众说,这样讲好。“天下有玉烟”作为上匀,既概括了全厂职工的奋斗目标,也反映了目前玉烟的市场占有率。“天外还有天”作为下句,既反映了玉烟人永不自满的思想和对卷烟事业诚挚专注的情怀,又概括了我们不断向新目标进军的务实精神。

  第二,个性化原则。经过讨论设计出来的企业精神必须反映企业的特点和个性。失去个性,光有华丽的词藻,对仗工整的句子,这种企业精神也难以在企业生根。在设计企业精神时,要特别注意个性化问题。例如,北京西单购物中心提出的“愿把一颗热心、耐心、诚心、爱心奉献给您”的“四心精神”,唐山豪门集团的“人讲称职,事争一流”的豪门精神就很符合个性化原则。

  第三,实事求是原则。企业精神的设计必须遵循实事求是原则,坚持从企业的实际出发,设计出既符合企业实际情况又符合职工口味,且能发挥激励和导向作用的企业精神。企业精神目标不宜过高,过高了就不切合实际,职工会觉得高不可攀,难以渗透到职工的思想中去;但也不宜过低,过低了就失去了目标激励作用。

  第四,时代性原则。设计出来的企业精神必须体现时代精神,反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的特征,成为时代精神的精华。富有时代特色的企业精神必然会有号召力,成为广大职工追求的精神目标。

  二、培育企业精神

  企业精神重在培育。如果仅仅设计出了企业精神,而没有把它变成职工的行为准则,企业精神就成为摆设或装饰品,也就失去了意义。因此,当企业精神设计出来以后,就应立即采取各种措施,通过各种途径予以实施,使之变成职工的实际精神风貌,这是培育企业精神最重要的工作。

  培育企业精神有多种方法,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1)领导示范法。即企业领导干部尤其是最高领导在实际工作中要处处成为实践企业精神的楷模。

  (2)舆论宣传法。即充分利用企业里的各种舆论工具,如报纸、广播站、闭路电视、黑板报、标语及印刷品等,大力宣传企业精神,使人人皆知,耳闻目睹,造成一种宣传攻势。只要坚持不懈地长期宣传,向职工灌输,就能有所收获。运用这种方法时应注意选择时机和方式。

  (3)教育培训法。即举办各种层次企业精神培训班、研讨会,在理论上强化职工对企业精神的理解和认同。例如,北京牡丹电子集团公司在1989年举办了首届企业文化培训班,请专家学者授课,学员是包括厂长和党委书记在内的全体部、处长及党支部书记以上干部,收到很好的效果。

  (4)典型引路法。即树立体现企业精神方面的先进典型,使他们成为职工的学习榜样,起到引路作用。企业精神典型人物与企业模范先进人物应当是一致的,在评选先进工作者时,应加入企业精神的要求。典型引路法和领导示范法有相似之处,都是利用示范效应,不过典型引路更有说服力,使职工群众感受到模范就在身边,可以直接模仿。

  (5)制度导向法。即订立促使新企业精神生长的各种规章制度,以此规范职工的行为,导人企业精神的要求。规章制度虽然属于硬性措施,但可以用来为企业精神服务。例如可以订立与企业精神有关的奖惩措施,凡是模范地遵循企业精神者,就予以奖励,否则就惩罚。当然,奖惩的方式与程度是多种多样的,应灵活运用,注意尺度和方寸。规章制度既能约束人,也能激励人,是培育企业精神的一个特别有效的方式。

  (6)实践熏陶法。即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实践中注意融人企业精神的内容,使之成为职工工作的精神准则。特别是在企业大型工程建设、完成艰巨生产任务或服务任务中,注意企业精神的培育,这个时候是培育企业精神的极好时机。关键性的事件往往成为培育企业精神的导人口。

  (7)文娱活动法。即以企业精神为主题,有组织、有目的、有意识地开展各种文娱活动,如各种体育比赛、企业精神演讲会、文艺演出等,从感性上强化职工对企业精神的觉悟和认识,使职工在文娱活动中感受到企业精神的力量。在企业从事公益活动如捐资、赞助文艺体育事业时更应抓住时机灌输和宣扬企业精神。

  (8)形象礼仪法。即把企业精神物化为有形可感的具体形象,如美化厂容、厂貌,制订厂旗、厂徽、厂标、厂歌、厂服等,通过升厂旗、唱厂歌、朗诵企业精神,强化职工的认同意识。例如,南海石油深圳开发服务总公司创作的厂歌《我爱南油》,歌词写得气魄宏大,激动人心:

  孺子牛是开拓者的身影,前海后海是建设者的舞台,

  南海妈湾是南油人的胸怀,大小南山是南油人的风采,

  众志成城,继往开来,用我们的实力冲向世界。

  该公司的职工兴奋地说:“听到企业歌,仿佛看到企业的希望。”

  上述八种方法可以各自单独运用,也可以综合运用,后者效果更佳。当然,这八种方法并没有穷尽培育企业精神的所有方法,各企业也可以在实践中创造新的方法。

  三、在实践中修改、完善企业精神

  当企业在实践中培育企业精神持续一段时间以后(大约1—2年),企业就应该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检验企业精神培育的效果,反思实践的得与失,在此基础上修改、完善,使之成为企业发展的原动力。

  评价衡量企业精神培育实践效果的标准是:一看企业精神培育工程实施以后,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没有提高;二看企业职工的精神面貌是否有新进展;三看企业的凝聚力和竞争力是不是增强了。如果是肯定的回答,就说明企业精神培育实践是成功的,否则就应修订完善。当然,这三条标准比较笼统,在评判时,应予以细化,以利操作。

企业精神培育的意义

  培育企业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1)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需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生存发展靠的是自身的竞争力。竞争力包括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企业精神就是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它可以使企业产生强大的凝合力,获得企业所需要的精神支持。

  (2)可以培养企业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和团队意识。是企业获得发展的深层次精神动力。企业精神可以使员工产生认同感、亲切感,将个人的前途、命运与企业兴衰存亡紧密联系起来,同时可以加强员工之间的密切合作,使企业成为具有整体功能和高效率的团队

  (3)它是企业深化改革和两个文明发展的需要。企业的改革需要企业精神的支持和推动,两个文明(精神文明、物质文明)的建设在社会主义企业中是融为一体的,企业精神通过规范职工的行为,使精神力量转化为物质力量,使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科学化。企业精神的培育经历由分散到系统,由现象到本质的过程,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系统工程

参考文献

  1. 1.0 1.1 1.2 余士雄主编.实用工会百科词典.人民出版社,2006.7.
  2. 汪信尊,姜岩,李丽君编著.二十一世纪企业文化再造.知识产权出版社,2001.04.
  3. 叶陈刚编著.公司伦理与企业文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3.
  4. 4.0 4.1 陈德峰编著.企业文化导论.中国物资出版社,2005.06.
  5. 戴钢书编著.现代企业文化新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第1版.
  
阅读数: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