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专业银行信贷资金是指我国目前现有的工商银行等几个专业银行的贷款,是企业重要的资金来源渠道之一。贷款讲求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贷款种类繁多,形式灵活,是企业最为经常使用的资金渠道。
1.自有资金
自有资金是银行开展业务的“本钱”。这部分资金在银行信贷资金来源中占的比重不大,一般为10%左右。但对银行来说,具有重要经济意义。因为自有资金不仅为存款人提供信用保障,也是体现银行竞争能力的一大标志。
在我国,自有资金包括财政拨入的信贷基金和银行本身的结益。专业银行是经营货币信用业务的经济组织,实行独立经济核算,计算盈亏,承担向国家上缴税利的任务。这就要求银行必须拥有一定的资金,以便开展业务。为了保证生产发展对信贷资金增加的需要,财政应当每年从预算支出中,拨付一部分资金给银行,作为信贷基金。
银行贷款利率高于存款利率,两者之差即是银行利差收入。银行在开展业务时,也会发生业务收入和费用支出,利差收入和业务收支差额就是银行利润。其中,部分上缴国家财政,留下的则是银行结益。财政拨付的信贷基金和银行结益是信贷资金来源的可靠保证。
2.各项存款
虽然自有资金是银行业务的基础,但对银行来说最有意义的始终是存款。因为存款直接影响和制约了银行的信贷能力。因此,各项存款构成银行信贷资金的主要来源,一般占银行全部资金来源的60%以上。银行存款按来源划分,大致有:
(1)企业存款。企业存款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暂时游离出来的货币资金。企业销售或服务收入按规定存入银行结算户,便于各项支付。由于企业销售或服务收入和各项支出,在时间上不一致,数量上有差异,在众多企业此存彼取,此收彼付过程中,总保持相对稳定的结算户余额,成为信贷资金的来源。此外,银行在办理企业结算过程中,也可占用一部分资金。当资金从购货方户划出还未转入销货方账户时,所形成的在途资金也可被银行暂时占用。从一个企业看,银行可利用在途资金时间短、数额小,但从全国看,这是一笔相当可观的资金,可用于补充信贷资金来源。
(2)农业存款。农业存款涉及面广,包括农业、农村企事业、商业等不同经济部门的存款,也包括农村信用社的转存款。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的农业政策在农村得以贯彻和实现,我国农村从单一的农业生产朝农林牧副渔业并举、农工商一体化、多种经营、全面发展的方向转化,农村富裕起来了,农民收入增多,农业存款额逐年上升。
(3)储蓄存款。储蓄存款是城乡居民日常生活中的节余存入银行而形成的存款,分为定期和活期两大类。定期储蓄存款具有“积蓄”的性质,存储期限长,银行支付利息高,可作为长期信贷资金来源。活期储蓄存款可以随时存取,期限不受限制,银行支付的利息较低。目前,银行储蓄存款增加了种类,如:定活两便、专项储蓄等,同时也提高了存款利率。当前,城乡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银行储蓄存款增加很快。
(4)外汇存款。外汇存款包括我国银行各种方式吸收的国内外汇资金以及从国外借入的外汇资金尚未支用部分。随着对外开放,对内搞活政策的进一步落实,我国和国外的经济往来日益密切,吸收的外汇存款日趋上升,成为外汇贷款的重要资金来源。
3.各项借款
这是指专业银行暂时借入的资金,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1)向中央银行借款
专业银行因经济增长引起信贷资金不足,可向中央银行借入资金,解决年度内合理的资金需要。由于季节性或临时性原因,专业银行发生暂时的资金短缺或资金调度不灵,可向中央银行临时借款。例如,农副产品收购季节,农业银行一时资金调度不灵,可向当地人民银行临时借款。此外,为满足专业银行在中央银行存款户资金周转的需要和专业银行系统内资金调拨时在途资金占用的需要,专业银行亦可向中央银行借入周转金。但专业银行不能用周转金扩大信贷投放。
(2)同业拆借
为了调节各专业银行之间资金的余缺,充分营用银行资金,专业银行还可以运用互相拆借资金方式来解决短期资金周转困难。互相拆借资金必须计息,但利率较低,拆借日期也较短。
(3)其他借款
银行可以运用发行金融债券,可转让定期存单(CD)等方式从金融市场直接借入资金,形成资金来源。这种融资方式使银行负债从被动转为主动,银行只要有资金需要,随时可在金融市场借款,补充营运资金不足。
银行也可将承做的票据贴现或抵押,再次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或再抵押,以融通资金。
借入资金是银行传统的融资方式。随着金融体制的改革步伐的深入和金融市场的逐渐完善,借入资金在银行信贷资金来源中占的比重日益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