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理性消费(Irrational consumption)
目录
|
非理性消费是指消费者在各种因素影响下做出的不合理的消费决策,它一般表现为消费者不按追求效用的最大化进行消费,或是消费时没有考虑收入的约束,或是不按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进行消费,或是对消费品的判断认识不足等。
一、在政治上,有部分消费者或者出于无知,或者出于别有用心,利用本属于经济领域的消费活动来达到反党、反国家的目的。例如法轮功组织的罪行就是典型的非理性政治消费行为的集中表现。从法轮功组织成立之日起,其组织活动的具体内容,从经济学的角度看都具有金钱交易的特征,因而属于经济活动的范畴。但是,法轮功组织的主要负责人李洪志并没有仅停留在经济活动上,而是超越了政治对其组织的约束,并最终唆使不明真相的习练者冲击中南海,造成极为恶劣的政治影响。从政治的角度讲,法轮功组织是反动组织,邪教组织;从经济学的角度讲,他们是一群极不理性的特殊消费者。
二、在经济方面,或者说是在家庭理财方面,部分消费者在收入充裕以后,表现出怪异的消费行为,即分别走向两个极端:其一是讲排场,讲体面,热衷于炫耀性消费。例如生日庆祝会、红白喜事等大操大办,花销惊人;在个人衣着打扮方面奇装异服,过度追求豪华奢侈;片面强调凡是高营养、高蛋白的食物就对身体有利,结果造成自己或家人及子女营养过剩,身体发育畸形;其二是收入增加以后,由于消费者消费观念陈旧、落后,他们宁可把钱财压在箱底或存入银行,也不愿用增加后的收入去营造轻松愉快的生活氛围,结果是周一到周五在单位努力工作,周六到周日在家辛苦做家务,以致于休息不足,娱乐缺乏,并且生活方式单调。
三、在法律方面,部分消费者的文化知识水平和法律常识并没有随收入一起增加,于是,一些违法乱纪的丑恶行为又开始滋生蔓延,如吸毒、嫖妓、赌博等时有发生。如此的消费行为轻者损人害己,重者锒铛入狱。 从经济学的角度讲,虽然毒品、嫖妓和赌博能给消费者带来极大的满足,但是,满足的同时却给消费者本人及其相关人员,如家属、子女等带来毁灭性的精神与肉体伤害,尤其是毒品的消费更是如此。作为经济人的消费者在市场经济当中的生存并不是完全自由的。他或她必须受到社会环境的监督和制约。这一社会环境是千百万人经过多年的努力才创造出来的,如果容许毒品等社会渣滓泛滥,那就等于把这些和谐的社会环境统统去掉,剩下来的只不过是一群赤身裸体的野蛮人靠采野果、打野兽为生的原始社会部分。
四、在文化方面的非理性消费行为较为复杂,它不仅包括以上所述的非理性的政治消费、经济消费和法律消费,同时也包括来自人类社会各个阶层、各种族区域以及不同时代的非理性消费行为,主要表现在:
1、重视娱乐性、消遣性消费,忽视智力性、发展性消费。 导致这一现象发生的原因是有些人在丰衣足食以后,反而有些固步自封,不知所措,不知道追求较高层次的消费活动,即失去了生活中进一步的奋斗目标。
2、盲目攀比,忽视了生产与消费之间的比例关系。 人类的消费是与人的欲望紧密相联的。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但是消费不可无止境。即使社会的发展鼓励人们超前消费,但是超前也有一个度的问题。超过了这个度,消费就成了消费者的财政负担和心理压力。一旦新的消费方式的普及速度超过了新生产方式和新技术的普及,那么势必会加剧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矛盾关系。
3、过分注重节俭,不善于消费,不敢消费。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传统消费观念在作怪,即人们一方面受到收入水平、利率水平的影响;另一方面还受到消费心理、消费习俗等非经济因素的制约。这部分消费者崇尚节俭,不愿超前消费,直接导致的结果是消费支出和消费结构的不合理。
理性消费是市场经济所必要的,而非理性消费又是特定条件下的必然,尽管它本身有害。那么,有害的非理性消费是否能够被抑制呢?回答是肯定的。我们可以通过建立一个制约非理性消费的有效机制,把非理性消费限定在一定范围之内,直至最终消除它。法律、政府引导、道德和思想文化等构成制约非理性消费机制的基本要素。
法律是制约非理性消费的根本手段。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市场经济内部出现的问题必须由法制来规范。因此,制约非理性消费的根本手段必然是法律。通过法律强制手段的作用,保护需求主体正常、合理的理性化消费,防止供给主体可能产生的对需求主体的侵害(如生产和经营质量不合格产品以及假冒产品),维护流通、消费领域中的正常秩序。同时,法律亦可规范需求主体的行为,防止非理性消费产生的外在环境的出现,坚决取缔和打击超越法律限度的那一部分非理性消费。
思想道德是制约非理性消费的基本手段。法律是制约非理性消费的根本手段,但光有法律的作用还不能彻底根治非理性消费。这是因为:一方面,法律本身也有一个逐渐完善的过程,法律建设滞后于经济生活是过渡型市场经济的特征之一,有些人在现有的条件下可能会钻法律的漏洞;另一方面,非理性消费中的相当一部.分并不违背法律(如抢购、从众消费),法律可以限制它们产生的外在环境的范围,但对于它们本身却无能为力,因此,必须强调思想道德制约非理性消费作用的重要性,可以通过思想教育、伦理规范、信念以及感性直观的公众舆论、风俗习惯等非强制性手段,引导需求主体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消费观,扼制非理性消费,使非理性消费的负面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政府引导是制约非理性消费的有效途径。
政府的引导在过渡型市场经济中对非理性消费的扼制作用是明显的,这类扼制作用有刚性和非刚性之分。所谓刚性扼制作用就是政府通过价格机制、税收机制、计划机制、行政机制、法律机制强制性扼制非理性消费的存在和发展;所谓非刚性扼制作用就是政府通过对需求主体进行一系列市场知识、消费知识、消费观念、消费信息的灌输和教育,逐步提高需求主体的消费素质,使之自觉防止非理性消费的诱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