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态限制性定价

目录

  • 1 什么是静态限制性定价
  • 2 静态限制性定价的理论研究
  • 3 静态限制性定价的关联要素
  • 4 相关条目

什么是静态限制性定价

  静态限制性定价是指主导性企业为了维持自身的市场地位,最大限度地压低价格,使新进入的企业或从属性企业的扩张无法获益。潜在企业决定进入的基本因素是利润,如果预期进入后能够获得超过正常报酬经济利润,则潜在企业将进入市场,而进入后能否获得收益决定于进入后的价格和成本

静态限制性定价的理论研究

  贝恩(1949,1956)、索罗斯·拉比尼(Sylos—Labini,1962)和莫迪尼安利(Modigliani,1958)是对早期静态限制性定价理论进行研究的主要学者。早期的静态限制性定价模型是基于索罗斯·拉比尼假定的,即认为潜在的进入者相信新厂商进入后在位厂商不会改变它的产量。因此,潜在厂商相信,它进入后行业的总产量是它的产量与在位厂商现行产量之和,超过需求的产量将导致价格下降。在基于贝恩一索罗斯假定的早期模型中,在位厂商为了达到遏制进入的目的,会调整它的产量水平及相应的价格水平,从而消除导致潜在厂商进入的诱因。

  但是,从理性角度出发,潜在厂商在已知成本结构需求函数的情况下,它完全可以做出是否进入的决策,在位厂商在潜在厂商进入前所采取的定价策略与其进入后的均衡结果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同样如此,在位厂商在潜在厂商进入后所采取的利润最大化策略也不是将产量维持在不变的水平。弗里得曼(Friedman,1979)认为,在完全信息条件下,在位厂商的进入前价格政策与一个理性潜在厂商的实际进入行为无必然联系,在位厂商的产量维持不变的假定是不可置信的,理性的在位厂商也根本不会制定限制性定价策略。

静态限制性定价的关联要素

  一般来讲,静态限制性价格的高低取决于以下几个主要方面的因素:

  (1)市场的初始规模。市场规模越大,在位企业就必须生产更多的产品来阻止进入,因此限制性价格就相应降低;反之,如果市场规模越小,在位企业无需生产较多的产品,相应的限制性价格就会提高;

  (2)进入者的平均成本。如果潜在进入企业在任意产量的平均成本越高,则需要更高的价格才能获得收益,因此,限制性价格也相应提高;

  (3)非价格进入壁垒。如果市场不是完全竞争的,则非价格壁垒都将使潜在进入企业的进入成本不同程度地加大,限制性价格也会相应地越高。

相关条目

阅读数: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