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逆周期资本缓冲是针对最低资本充足率,在经济繁荣期增加超额资本充足要求——动态调整资本充足率,以备在经济萧条期应对资本充足率下滑的情况,也就是让银行在经济上行周期计提资本缓冲,以满足下行周期吸收损失的需要。
在超额信贷增长和系统性风险积累时期开始计提的逆周期资本缓冲,可以保证银行有足够的资本来应对其未来经济衰退时期的损失,使个体银行在危机时期具有偿付能力,从而增强银行应对外部冲击的弹性,减少银行系统中出现大规模压力的风险。另外,超额的逆周期缓冲资本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银行在繁荣时期信贷膨胀,从而有效防止银行在危机时期扩大损失。
逆周期资本缓冲一方面能够在宏观层面保护整个银行体系不受超额信贷扩张和系统性风险积累困扰,从而实现宏观审慎目标;另一方面,它能抑制银行系统顺周期性对宏观经济波动的放大作用。逆周期资本缓冲能够使银行具备充足的资本来维持稳定的信贷供应,特别是在经济繁荣期过后的经济衰退期,此时逆周期缓冲资本的释放能够有效地缓解银行在经济衰退期由于风险扩大等原因导致的资本不足,进而帮助银行维持稳定的信贷量,防止银行紧缩信贷造成实体经济进一步衰退。同时,经济繁荣时期积累的逆周期缓冲资本能够有效提高银行的信贷成本从而限制了银行的超额信贷投放,降低超额信贷所导致的经济过热的风险,起到维持宏观经济稳定的作用。
建立有效的逆周期资本缓冲需要具备以下条件:
1、需要识别增加和释放资本缓冲的正确时机,即有效识别经济的繁荣期和衰退期。在巴塞尔Ⅲ资本协议下,积累资本缓冲的决定应提前一年发出,以便银行有充分的时间来满足额外的资本要求。释放资本缓冲的决定应该自发现信贷受到最低资本要求限制时立即发出,因而提前、有效地识别繁荣期于衰退期是保证逆周期监管发挥效用的基本前提;
2、保证在繁荣时期增加的缓冲两足以抵消损失;
3、尽可能的以规则为基础,自动充当稳定机制,特别是减轻政府在繁荣期采取限制措施的压力;最后是实施成本较低。
在发布计提逆周期资本缓冲的信号后(往往比资本达标期限要求提前12个月),银行需要开始采取各种方法补充资本以满足逆周期资本缓冲的要求。监管部门将在最低资本要求之上设立一个区间,一旦计提逆周期缓冲资本后的银行总体资本量降到了这个区间之中,银行的分红将会受到限制。这个限制只会与分红有关,跟银行日常基本经营无关。当银行资本在资本缓冲区间中越来越接近最低资本要求时,分红限制将会越来越大。整个区间上界的分红限制是最小的,超过区间上界无分红限制。
一般整个缓冲区间被分为几个档次。如果银行遭受损失使其资本量降到了区间中的某个档次,银行将被要求保留那个档次对应的百分比量的收益,用作资本的增加。若银行分红超过要求的百分比,银行将需要增加资本量超过资本缓冲区间的上界,超过部分等于银行计划的分红量。如下资本缓冲要求表:
资本缓冲要求(资本缓冲要求建立在最低资本要求之上) | |
资本量区间(超过部分占最低资本要求百分比) | 最低资本留存要求(占收益的百分比) |
小于25% | 100% |
25%-50% | 80% |
50%-75% | 60% |
75%-100% | 40% |
大于100% | 0% |
如上表,假如银行最低资本要求是风险加权资产的4%,留存资本缓冲要求是风险加权资产的2%,逆周期资本缓冲为风险加权资产的2%,则资本缓冲区间为4%-8%。若银行目前资本量是6.5%,位于第三个区间,所以应该保留其收益的60%以增加资本。银行有12个月的时间来使其资本水平达到缓冲区间之上。在这12个月中,银行没有分红限制。为了达到逆周期资本缓冲要求,银行将需要采取限制分红,提升资本,减缓扩张等措施,这将有利于实现限制银行在经济上行时期信贷过度扩张的目标,利于熨平经济周期的波动。
作为金融危机后宏观审慎监管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逆周期资本监管体现的是监管部门对于危机的反思与新危机的预防。旨在缓解银行顺周期行为的逆周期资本监管制度对宏观经济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逆周期资本缓冲体现宏观审慎监管理念,熨平宏观经济波动。宏观审慎监管政策工具主要有两个维度:一是跨行业维度,二是时间维度。关注的是金融体系的顺周期性是时间维度的监管,即随着时间的推移,系统层面的风险如何通过金融体系内部以及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的相互作用而被放大,所使用的是资本、拨备和杠杆率等政策工具。逆周期资本监管制度作为宏观审慎监管时间维度的监管工具,能够有效缓解银行业顺周期行为对经济周期的放大作用,从起到稳定经济波动的作用。
其次,逆周期资本缓冲能够减少银行信贷顺周期对货币政策的消弱作用,增强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由于银行顺周期性使货币政策呈现出非对称特征。在信贷扩张阶段,宽松货币政策的价格效应和产出效应大于紧缩货币政策;在信贷收缩阶段,宽松货币政策的价格效应和产出效应也大于紧缩货币政策,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性更加明显。银行信贷顺周期性行为对货币政策的有效传导产生了严重阻碍。
因此,旨在缓解银行顺周期行为的逆周期资本监管制度在另一层面上也有助于货币政策的有效实施。最后,逆周期资本缓冲增强了银行资本监管要求,提高了对商业银行安全的关注。逆周期资本监管制度实质上也是增强了银行资本监管的要求,这种新安全指标的建立,也意味着在经历最严重金融危机的洗礼后,全球银行业的监管迎来了新的时代,银行业监管的核心价值观选择上对银行业安全的关注可谓史无前例。
在有利于中国宏观经济的同时,逆周期资本监管制度也带来了种种挑战。如银行资本缺口加大和未分配利润受到挤压等。巴塞尔协议Ⅲ已对提高对银行资本充足率要求,我国银行业若要达到巴塞尔协议Ⅲ的资本要求,将面临巨大的资本缺口。逆周期资本缓冲的计提无疑更进一步扩大此缺口。
在经历2009年信贷扩张的大幅资本消耗的中国银行业因此将面临前所未有的资本短缺困境,不得不再次考虑资本补充路径。这将大大抑制商业银行信贷扩张的意愿,更高的资本计提要求也将吞噬商业银行利润,商业银行资产回报率和资本回报率会有所下降,这将推动中国银行业转型。按照新巴塞尔协议Ⅲ的要求,需要建立0%-2.5%的逆周期资本缓冲。
因为目前我国监管层对缓冲资本没有特别要求,国内商业银行距离巴塞尔协议Ⅲ中2.5%的要求尚有差距。申银万国的分析表明,在资本缓冲准备方面,国内银行业平均水平在1.76%,除交行外,其他银行均低于2.5%的标准。如果按照巴塞尔协议Ⅲ的标准,银行将需要提取更多的一般风险准备,从而未分配利润将受到一定挤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