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环评

规划环评(Planning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目录

  • 1 什么是规划环评
  • 2 规划环评价的基本内容
  • 3 规划环评的作用
  • 4 战略环评、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的比较
    • 4.1 三种环境评价的关系
  • 5 相关条目

什么是规划环评

  规划环评是指将环境因素置于重大宏观经济决策链的前端,通过对环境资源承载能力的分析,对各类重大开发、生产力布局资源配置等提出更为合理的战略安排,从而达到在开发建设活动源头预防环境问题的目的。

  实践经验表明,规划环评是控制快速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环境风险的根本手段。其关键在于,不仅要对单个项目进行环评,还要对发展规划进行环评;不仅对工业规划进行环评,还要对城市规划进行环评。

  我国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已经2009年8月12日国务院第76次常务会议通过,自2009年10月1日起施行。

规划环评价的基本内容

  ⑴规划分析,包括分析拟议的规划目标、指标、规划方案与相关的其他发展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的关系;

  ⑵环境现状与分析,包括调查、分析环境现状和历史演变,识别敏感的环境问题以及制约拟议规划的主要因素; 考试大-全国最大教育类网站(www.Examda。com)

  ⑶环境影响识别与确定环境目标和评价指标,包括识别规划目标、指标、方案(包括替代方案)的主要环境问题和环境影响,按照有关的环境保护政策、法规和标准拟定或确认环境目标,选择量化和非量化的评价指标;

  ⑷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包括预测和评价不同规划方案(包括替代方案)对环境保护目标、环境质量和可持续性的影响;

  ⑸针对各规划方案(包括替代方案)拟定环境保护对策和措施,确定环境可行的推荐规划方案; 来源:考试大

  ⑹公众参与; 考试大论坛

  ⑺拟定检测、跟踪评价计划;

  ⑻编写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报告书、篇章或说明)。

规划环评的作用

  规划环评是战略环评的重要组成部分。战略环评分为法规、政策、规划环评,由于我国环评法中只规定了规划环评,因此只能将规划环评作为战略环评与综合决策的落脚点,推进规划环评就是推进战略环评。规划环评评价的对象是在政策法规制定之后,项目实施之前,对有关规划的资源环境可承载能力进行科学评价。相比项目环评,规划环评真正开始实现了从微观到宏观,从尾部到源头,从枝节到主干,从操作到决策的转变和飞跃,是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一次根本性改革。有了规划环评这项法律制度,就可以把环境因素纳入到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综合决策之中,就可以按照环境资源的承载能力和容量要求,对区域、流域、海域的重大开发活动、生产力布局、资源配置,提出更加科学合理的建议,以保证经济社会健康有序向前发展。

  中国环境保护法规定:环境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战略环境评价的评价对象当然也就不再是狭义的水、气、声、渣,而是包括自然界和社会经济更为广义的大环境。战略制定运作的过程本身就是对人们经济行为(生产消费)的调整,就是对社会资源再分配。既然所制定的一系列战略所产生的经济行为会对环境造成影响,那么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就是对这种影响作出科学的评价。从理论上讲,政策战略环评应先行之,区域与行业的规划环评次之,而建设项目的环评则再次之。因为政策战略环评是真正意义上以主动积极的态度,对人类大规模开发活动进行预先评价,为领导层决策提供更具前瞻性和科学性的依据。但就中国现有国情而言,战略环评的切入点只能在规划环评。规划环评已经比建设项目环评定位更高,范围更广。规划环评的主要作用在于:

  一是规划环评注重分析规划中对环境资源的需求

  根据环境资源对规划实施过程中的实际支撑能力提出相应措施。环境战略资源有5个,即能源资源、淡水资源、耕地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中国这5大资源没一样不缺。我国人均耕地资源大约是美国的1/10,加拿大的1/30;人均淡水资源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 /4,京津塘地区更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16。如此有限资源再遭受污染和破坏,那我们的可持续发展也就成了一句空话。因此必须通过规划环评来综合分析环境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承载能力,设定开发强度的限制,提出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

  二是规划环评最提倡开发活动全过程中的循环经济理念。

  传统的生产力布局注重资源条件、市场条件、运输条件和劳动力条件,而忽视生态与环境条件。通过规划环评,就可以更全面更绿色地设计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条,缩短产业之间的链接缝隙,尽量使产业上下游结合起来,将上游产业的“废物”变成下游产业的原料。“吃干榨尽”,使物质最大限度地转化为财富价值

  三是规划环评能保证规划与环境政策、法规的协调性。

  长期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导致条块和部门分割,地方和部门关起门来闭门造车,使得各种规划之间矛盾重叠。通过规划环评能够搭建一个平台,即是将社会、环境和经济作为一个整体综合性地考虑,强调各地和各部门发展规划的协调性、公平性和均衡性,从而减少不同部门和地区间在资源环境方面的矛盾和冲突,打破行业垄断行政区划,对资源总量与环境容量进行优化配置,使资源分布和生态功能区域的划分更加科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四是规划环评会考虑规划区域内的环境累积影响。

  在项目环评中,即使每个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能够做到达标排放,但大环境中的污染总量仍是递增的,这些“达标的”、“微小的”影响叠加起来就会突破环境容量,影响到整体的环境质量。比如,北京市所有的汽车都有环境绿色标识,但由于汽车总量在增加,北京城市道路上的大气污染仍呈上升趋势,局部路段存在着光化学污染威胁。通过规划环评,能够设定整个区域的环境容量,能够限定区域内的排污总量,能够将区域经济发展规模控制在生态环境容量许可的范围内。

  五是规划环评可以提升社会评价的高度。

  许多规划的实施,由于资源的枯竭与环境的破坏,可能会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而这些社会问题解决不当又会导致新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例如库区移民,如果单纯的就地后靠,单纯的发展农业,无疑会加重水土流失。因环境问题而引发的社会影响,必须在规划环评中能得到充分关注并做出相应预防措施。

  六是规划环评能综合考虑间接连带性的环境影响。

  如我国的电力紧张,对电力发展规划的环评中就必须综合考虑到火电、水电和核电的环境影响,同时,还要考虑到在采掘、运输环节的环境影响。再如全国高速公路网规划了8.5万公里的国道线,路修好了以后,必然会刺激汽车制造和石油开发,也必然会带来更多的资源环境问题,这些间接的环境影响予以通过规划环评预先提出综合性建议。

  七是规划环评肯定能促进政务公开和公众参与。

  规划环评比项目环评更能为公众提供范围更广、层次更高的平台,使公众能及早地对关涉他们切身利益的发展规划享有知情权与发言权。规划环评对协调政府、企业、公众的环境权益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可以有效推进政府决策的民主化与科学化。

战略环评、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的比较

  1.战略环境影响评价

战略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国家和地方在制定政策、规划、立法、国民经济发展和资源开发之前对拟议中的人为活动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研究、预测和估计,论证拟议活动的环境可行性,为国家和地方的产业结构调整、工农业布局和环境保护、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为政府的重大决策服务。战略环境评价的目的是在政策、计划、规划被提出时或至少在其执行前的评估中提供给有关当局一种工具,使其能充分觉察出有关政策、规划、计划对环境和可持续发展产生的影响。

  2.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是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战略环评和综合决策的落脚点,是在政策法规制定之后,项目实施之前,对有关规划的资源环境可承载能力进行科学评价。这是一个重大的战略措施。如果可以得到切实的实施,环境保护可以从根本上、从全局上、从发展的源头上注重环境影响、控制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及时采取措施,减少后患。可以用环境保护和发展双赢的眼光,正确选择工业结构、工业技术和排放标准,合理布置工业企业,组建工业生态园区,使很多的环境问题从源头得到根治。

   3.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建设项目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预测估计,提出应对不利影响的措施和对策的评价过程。它包括项目地址的选择,生产工艺、生产管理、污染治理、施工期的环境保护等方面提出具体建议。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作为一项预测性和参考性的环境管理手段,在提高鲜明决策质量方面被广泛接受。

三种环境评价的关系

  1.主要区别。

  (1)工作内容不同。项目环境评价一般是对单个项目进行的环境影响评价,涉及面和评价范围都较小,一般通过资料收集,环境现状调查、监测与评价,掌握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规划环境评价一般是对新经济开发区的建设、老工业基地的改造、城市发展等开展的环境影响评价,涉及面和评价范围都较建设项目环境评价大。战略环境影响评价是国家或地区在拟定立法议案、重大方针政策、战略发展规划和战略行动前开展的环境影响评价。涉及面广,评价范围大,往往是一个地区、一个流域、一个省或几个省,引进什么项目,项目或开发区建在什么地方一般都是不明确的,因此,不能按建设项目进行的环境影响评价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开展战略环境影响评价。

  (2)评价对象及评价工作的复杂程度不同。项目环境评价的对象一般是单个建设项目,环境评价工作相对较为简单;规划环境评价的对象是一个区域,相对较为复杂;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的对象是一个地区、一个流域、一个省或几个省,工作最为复杂。

  (3)评价工作程序不同。项目环评工作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准备阶段;正式工作阶段;报告书编写阶段。规划环评大体可分为8个阶段:区域开发建设规划和开发、改造项目分析阶段;开发区和周围地区环境状况调查评价阶段;确定评价区功能和环境保护目标阶段;区域开发环境影响预测阶段;环境保护综合对策阶段;公众参与阶段;环境保护投资能力分析阶段;区域环境管理和环境监测系统建设方案阶段。战略环评大体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环境现状调查;第二部分为社会环境调查;第三部分为环境影响分析预测;第四部分为环境保护对策研究。

  (4)评价的目的不同。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在于把环境保护纳入发展活动的计划、决策和实施中,避免或降低由于决策失误给环境带来的消极影响;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主要目的是为进行科学决策,即在决策过程中充分考虑环境和生态的支撑能力和保护需求,因而在评价中以追求科学合理性为主,当然也不违背法规要求。换句话说,科学性是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灵魂所在。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是为了分析、预测污染因子对环境可能产生的污染以及污染程度,找出防治对策,使环境可以接受。其主要依据是依法评价、依法管理,或者说基本依法为主,以科学合理性评价为辅。

  2.主要联系。

  战略环境影响评价是一个地区、一个流域、一个省或几个省的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分析和预测结果提出的污染防治对策和环境治理目标起着宏观控制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作用。规划环评和项目环评范围较小,含于战略环评范围内,区域内的建设项目环评又含于区域规划环评范围内,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同国家、集体和个人,构成了完整的环境影响评价体系。按照个体服从总体的原则,开发建设项目环评和区域规划环评必须服从战略环评的要求,区域内的建设项目又必须服从区域规划环评的要求,建设项目的主要污染物也必须控制在区域规划环评或战略环评下达的指标内。从这个角度讲,他们是整体和个体之间的关系。尽管建设项目环评、区域环评和战略环评的对象、范围不同,评价方法也有差异,但评价的目的都是为了对拟议中可能对环境产生影响的人为活动进行的环境影响分析和预测,在此基础上提出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和对策,使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达到既发展经济又保护环境的目的,这是它们要达到的同一目标。

相关条目

阅读数: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