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经营成本核算是指生产、经营和提供劳务活动的经营单位,对其发生的经营费用进行审核和控制,并运用一定的方法,最终计算出该成本计算对象经营成本的核算过程。
(1)划清经营支出与非经营支出界限。
(2)划清经营成本与期间成本的界限。
(3)划清各会计期间的费用界限,正确确定费用的归属期。
(4)划清归属于各成本计算对象的费用界限,以便合理确定费用的承担者。
(5)工业企业应划清完工产品与在产品应承担费用的界限,以便合理地计算产成品和在产品的成本。
除上述原则外,还应当严格遵守国家规定的成本开支范围,加强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严格遵守成本核算程序,适当合理地选择成本计算方法和费用的分配方法,系统地制定成本核算制度,统一管理成本核算工作。只有这样,才能真实、正确、及时地计算成本,为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作出应有的贡献。
成本核算程序是指经营单位结合本企业特点和管理要求,运用一定的成本计算方法,制定本单位成本核算的步骤和方法而形成的成本核算过程。
不同的行业和单位有不同的成本核算程序。但就目前来说,大体上可以按行业特点,确定该行业的成本核算最基本的程序。这些行业中以工业企业最为完整,成本核算过程也较为系统全面。其他行业,如交通运输业、建筑业、商业企业则不具有工业企业成本核算所具有的优势。
(一)对本期发生的生产费用进行审核和控制
对生产费用进行审核和控制时,应首先确定费用的发生是否符合国家规定的成本开支范围,进而确定是否应计人本期产品成本和计人何种产品成本,确保产品成本发生的费用真实、准确,具体包括以下三项内容:
(1)以国家有关政策、法令、制度、纪律为依据,审核和控制费用的开支是否合理、合法,对违反国家规定的开支不予计人成本。
(2)从生产费用的经济用途上划分,哪些费用应计人产品成本,计人何种产品成本,哪些费用应计人期间费用。总之,一切费用都必须有去向。
(3)从时间上划分,生产费用的归属期以权责发生制为依据,对应计人本期成本的费用,不论是否发生,均应计人本期成本,对不应计人本期成本的费用,即使已经发生,也不计人本期成本。
(二)对生产费用进行归集和分配
将应计人产品成本的费用,按成本计算对象和成本项目合理、准确地计人产品成本,并按成本计算对象和成本项目对生产费用,进行归集和分配,为计算完工产品成本做准备。具体包括以下三项内容:
(1)合理地确定成本计算对象,并按不同的成本计算对象设置生产成本明细账,通过生产成本明细账归集生产费用,这是进行成本计算的先决条件。
(2)合理地确定成本项目。对生产费用按其不同用途准确地计人该成本项目,通过成本项目归集各种生产费用,以便进一步计算产品成本。
(3)按不同的成本计算对象和相应的成本项目,运用一定的方法汇总其费用总额。
将生产费用总额运用一定的方法,在完工产品和期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合理地分配,最终求出完工产成品成本和期末在产品成本。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通过实地盘点求出完工产成品、期末在产品以及废品的实际数量,为分配相应的生产费用提供依据。
(2)选择合理、适当的分配方法,对生产费用总额在完工产成品和期末在产品之间进行方配。
(3)将完工产成品成本予以转账,将期末在产品成本在生产成本明细账中予以保留。
由于教育事业单位附属的非独立核算经营单位,往往都是经营规模小、经济业务量不多的单位。在进行成本核算时,往往是不完整的成本核算,成本所反映的内容不像工业企业那样内容完整。从核算方法来看,教育事业单位所要解决的经济业务均较为简单,其经营成本核算的方法亦较为简单;从核算形式上看,教育事业单位附属非独立核算单位进行的经营成本核算,是单位内部的成本核算,应属于内部核算的范围,不像工业企业那样,成本核算具有独立性、集中性和全面性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