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管理集成是指在企业管理集成思想指导下,将实现企业目标所需要的各种资源有机地集成在一起,所形成的各种功能相互匹配、整体功能实现倍增(或涌现)、高度协调的有机整体。
1、管理集成是管理单元有机和有效的集合。管理单元是指某种管理功能,或者某种管理思想、管理组织、管理人员、管理方法、管理工具。因此,管理集成按单元的性质分类,有管理功能的集成、管理思想的集成、管理组织的集成、管理人员的集成、管理方法的集成、管理工具的集成等,也包括不同性质的管理单元的集成,即跨管理单元性质的综合管理集成;
2、管理集成是以集成思想为指导,以集成的组织和行为方式为核心,以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集成方法论为基础,综合运用各种技术、方法和手段协调、管理集成活动,建立集成关系,构建集成系统,以实现管理者的集成目标;
3、管理集成的主体是人。从企业来看,只有通过全体员工有组织、有目的的活动,将系统内外各种资源要素纳入管理的范围,并按照一定的集成模式进行整合,促使各集成要素功能和优势互补与匹配,才能够产生非线性的功能倍增或涌现的整体功效。
管理集成按单元的性质分类,有管理功能的集成、管理思想的集成、管理组织的集成、管理人员的集成、管理方法的集成、管理工具的集成,等等。当然,不同性质的管理单元也可以集成,如管理思想和管理组织、管理方法的集成,这种集成可以称为跨管理单元性质的综合管理集成。
管理集成按集成范围又可分为管理内集成和管理外集成。管理内集成是管理单元与管理单元的集成,即管理内部的集成,如准时生产制(JIT)、物料需求计划系统(MRP)。管理外集成是指管理单元与生产技术单元、信息技术单元的集成,如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财务管理信息系统(FMIS),它是管理集成的外延。
现代生产系统不仅建立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先进的管理基础上,而且和生产技术集成和管理集成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现代生产系统是复杂的、多功能的、自动化的生产系统,它的建立有赖于生产技术、管理技术、信息技术的系统集成。集成是现代管理的发展趋势,而管理集成多样化和高级化又是管理集成的发展趋势。
1、管理集成的相容性
管理集成是由若干个管理单元集成在一起的有机整体。有机意味着各单元相互关联、相互协调。相容意味着各单元可以共处,互不排斥。若单元之间互不相容,靠外力将它们拼合在一起,这样不但不能增加系统的有序性和得到积极的集成效应,而且会增加系统的内耗和无序性,给生产经营带来损失。
相容性有程度上的差别,可以区分为完全相容和基本相容2个层次。基本相容的2个(或多个)管理单元,可能存在一些不协调的成分,但是不至于影响或否定它们整体上的相容。
2、管理集成的关联性
管理集成的必要条件是管理集成中各管理单元均相容,或者说不存在相互排斥的管理单元。管理集成的充分条件是各管理单元集合在一起,必须相互关联(全部关联或局部关联)并产生积极的集成效应,或者说管理集成的效应必须大于各管理单元分别单独应用的效应之和,即E>EA+EB+EC。上述管理集成的充分条件在逻辑上是显而易见的。
管理集成中管理单元之间的关联性可以分为3种:目标的一致性、功能的互补性和结构的耦合性。以上3种管理单元之间的关联性形式可能是同时存在,也可能是不同时存在。显然,包括3种关联性形式在内的管理集成,其关联性程度最高,管理集成的效益一般地也较大。
3、管理集成的互补性
管理集成的互补性就是指管理集成中管理单元之间的功能互补。功能互补非常重要,它能大大增强或拓展管理集成的整体功能,获得管理集成的非线性效应。人皆有其所长,有其所不长。把具有不同专长的人组合成一个工作团队,发挥每个人的长处,做到优势互补,就可以使团队发挥巨大的作用,取得意想不到的业绩。管理集成的互补性也是一样。
管理集成中管理单元之间的功能互补性可以进行不同的分类。按功能互补效应可以将功能互补性分为功能增强型互补性和新功能产生型互补性。按功能互补程度可以将功能互补性分为高度功能互补性和一般功能互补性。按管理单元互补的性质可以分为同类管理单元的互补性(如管理方法和管理方法的互补、管理组织和管理组织的互补)及不同类管理单元的互补性(如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的互补、管理组织和管理方法的互补)。
4、管理集成的耦合性
结构耦合性是一种相对于目标一致性及功能互补性较高级的管理集成关联性形式,具有结构耦合性的管理单元一般同时具有目标的一致性和功能的互补性,此外在管理单元的结构上有重合部分或连接部分(接口或界面)。物料需求计划系统(MRP)是生产计划和库存控制2种管理功能的集成,而这种管理功能的集成是通过重合的(或一体化的)MRP系统结构实现的。
结构耦合性按耦合的程度可以分为高度耦合性和一般耦合性。管理集成中管理单元在结构上重合部分越多(在极端情况下为完全重合),或者连接的接口范围越大、涉及的因素越多越复杂,则耦合性程度越高,反之则耦合性程度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