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畜牧业投资是指根据筹集到的畜牧业资本,正确确定投放的时间、数量和结构,把有限的资本合理分配到一定的地区、部门和项目上,以取得最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畜牧业资本的投放包括资本的投放方向、投放结构以及资本投放的经济效果等内容。
确定畜牧业资本的投放方向和投放结构,除遵循资本使用的基本原则外,还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1)讲求效益。力求提高经济效益,这是畜牧业资本投放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必须遵守的根本原则。但是畜牧业投资必须求得如下几方面的统一: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宏观效益与微观效益的统一;长远效益与近期效益的统一;整体效益与局部效益的统一。
(2)因地制宜。在畜牧业生产中,自然力的作用很大。畜牧业投资很大程度要服务于人们利用自然、影响自然、改造自然的活动。各地自然条件不同,利用与改造自然的具体内容也就不一样。畜牧业资本的投入只有坚持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3)突出重点。要使为数不多的畜牧业资本能较快地取得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必须分别轻重缓急,避免平均分配。在近期,国家投资应重点放在生态效益突出的草场生态环境改善和保护上、投在饲料工业建设上和经济效益好的优质畜产品生产项目上。生产单位的投资一般来说,应当选择那些生产条件好、增产潜力大的地区或项目,作为资本投放的重点。
畜牧业是以活的有生命的动物为劳动对象,各种畜禽的繁殖、生长和发育都具有自己的生理规律,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交织在一起,所以,研究畜牧业投资管理,投资经济效果评价,必须考虑它的特点。
1.畜牧业生产的脆弱性
畜牧业生产是动物性生产,家畜比农作物要求更高更严格的生活条件。遇到自然灾害,不完善的饲养,疾病的侵袭以及某些不适的经济政策都会造成家畜的大量死亡或重大损失。因此,畜牧业投资必须根据畜禽生长发育的规律,从畜牧业脆弱性的特点出发,确立保护畜禽发展的战略方针,投资要能建立足够的物质贮备和保护设施,以增强家畜的抗灾能力。所采用的各种投资措施方案,都要用减少畜禽损失,降低消耗,提高畜牧业生产水平为标准。
2.畜牧业生产对饲料资源的依赖性
畜牧业生产过程是植物能转化为动物能的过程,也就是饲料投入和畜产品的产出过程,畜牧业生产离开了饲料资源就成为无米之炊。因此,必须重视饲料投资,使饲料资源量与饲养畜禽数以及饲料与各类家畜发展比例之间有一个平衡关系。同时,必须注意提高畜群对饲料的转化率,充分利用饲料资源,提高饲料经济效益,防止资源的浪费。
3.建立合理畜群结构的重要性
畜牧业生产的物质转化过程是饲料——畜禽——畜产品。这一物质转化的特点是畜禽在满足自身生长发育的营养需要的基础上,才能提供畜产品。讲求畜牧业投资的经济效果,就在于通过建立合理的畜群结构,充分发挥畜群个体的生产能力,以尽量少的投资消耗,获得更多的畜产品。
畜禽本身具有两重性,既是生产资料,又是消费资料。长期以来,人们因缺乏商品观念,错误地把家畜的头数和它的产品量等同起来,把存栏头数的多少,作为畜牧业发达与否的标志。实质上,家畜的头数与它的产品量不是等同的,家畜饲养与其它的生物生产一样,有一个最佳饲养期,不足或超过最佳饲养期都是不经济的。因此,畜牧业生产应强调产品量、出栏率和商品率。凡畜牧业发达的国家,都十分重视通过提高出栏率、产品量来减少固定资产的占用和饲料的消耗,节省人工费用。因此,畜牧业投资经济效益的评价必须以最终产品作为衡量的标准。
4.畜牧业生产的现代化方向
畜禽是可以移动的活的生产资料。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畜牧业将逐步摆脱自然的影响,实行人工控制下的工厂化生产,从而大大提高其产品率和劳动生产率。畜牧业投资必须适应这个特点,逐步引导生产工具向现代化方面转化。
国家、地方、部门以及个人的畜牧业资本的投放方向,即资本在畜牧业各地区、各部门、各生产建设项目的具体分配和使用,是投放原则的具体表现。合理的资本投向有利于建立合理的畜牧业布局和畜牧业生产结构。因此畜牧业资本投放的方向问题,绝不仅仅是对资本量的分配和使用问题,而是决定我国畜牧业发展、关系到建立一个什么样的生产布局和结构、怎样满足社会需要的大问题。根据上述基本原则和我国现阶段的具体情况,畜牧业资本投放的主要方向应当是以下几个方面:
(1)加快人工草场建设和天然草场改良,加强围栏封育设施和水利设施的建设。
(2)加强畜牧业保障体系建设。畜牧业保障体系包括畜禽育种繁育体系、疫病控制体系、饲料生产体系和信息服务体系。
(3)要大力支持专业化、规模化经营的高产、优质、高效畜牧业的发展。
(4)重视对畜牧业科技进步、科技推广的投资。
(5)要支持畜牧业产业化经营。
(6)加强对畜牧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包括牧民定居点、牧畜棚圈、道路、能源等的建设。
(7)对贫困地区和贫困农牧户给以优先的照顾。
以上这些资本投放的方向是就全国而言的,各地区、各部门、各企业、养殖户应当根据自身的情况作出更具体的选择。
为了使畜牧业投资引导其建立合理的畜牧业结构,以及实现投资少、产出多、经济效果好的同的,必须加强畜牧业投资管理。
1.制定好的畜牧业投资计划,加强计划领导
畜牧业投资必须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国家应加强畜牧业发展的计划领导并制定出长期规划和近期投资计划;要动员各部门重视畜牧业发展,在有关政策,如贷款、集资、价格等方面要有利于畜牧业发展及调动畜牧业有关部门的生产积极性,要重视饲料加工业的建设投资和商品基地的建设投资。
2.加强畜牧业生产过程的管理,减少无效饲养时间,提高畜牧业生产投资的经济效益
在畜禽饲养中,能够形成产品的饲养时间叫有效饲养时间;不能形成产品的时间叫无效饲养时间。在饲养中,用来维持牲畜的饲料消耗也是不能形成产品的,这类饲养也属于无效饲养。无效饲养时间长,延长了生产周期,造成资金占用多,周转速度慢,又浪费了大量饲料,增加了生产费用。因此,我们要研究畜禽的最佳育肥期、畜产品的最佳淘汰期以及畜禽的最佳结构等。以尽量减少无效饲养时间,提高投资经济效果。
3.加强饲料生产和管理,提高饲料转化率
畜牧业生产是饲料投入和产出的过程,饲料县家禽生长发育的能量来源,又是形成畜产品的原料,没有饲料就没有畜牧业。从畜牧业生产成本来看,饲料费一般占整个生产资的60%-80%。因此,加强饲料的生产和管理,为家禽生产提供充足的、满足多种需要的、成本低、转化率高的饲料是加强畜牧业投资管理的重要方面。目前,我国生猪饲料的转化率低,为5:1,而世界先进水平为3:1,提高饲料转化率的潜力还很大。
4.改进畜牧业经营管理体制,提高投资经济效益
就我国目前总的情况看,畜牧业经营应改变过去单一的以集体为主,实行集体与农户个体经营相结合,以个体经营为主。因为根据畜牧业生产的特点,要求生产经营者有较强的责任心和责任感。在劳动者的思想觉悟未达到某一高度之前,一般来说,集体经营效益是很低的。例如,1979年建立承包责任制以前,许多集体养猪场、养鸡场,由于不注意改进经营管理,饲料浪费严重、出槽率低、牲畜饲养成本高、效益差,有的企业长期亏损,有的连简单再生产都难以维持。相反,家庭发展畜牧业,由于投资经济效果的大小与农户的直接经济利益相联系,因而它就能在生产过程中加强管理,注意节约饲料消耗,注意固定资金的合理利用,从而以最低的成本消耗取得最大的经济效果。当然,并不是说国家、集体就不发展畜牧业,作为国家集体投资,发展畜牧业应着重考虑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饲料生产和加工工业建设,为国家、集体、农户发展畜牧业提供饲料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