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决策理论

现代决策理论(Modern decision theory)

目录

  • 1 现代决策理论概述
  • 2 现代决策理论的主要内容[3]
  • 3 现代决策理论的评价
  • 4 参考文献

现代决策理论概述

  现代决策理论是在20世纪40年代以后由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H·A·西蒙斯坦福大学J·G·马奇等人倡导并发展起来的,他们为此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提出了与传统决策理论有根本性差别的新见解

  现代决策理论强调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研究决策问题,的确是西蒙的重要贡献,但并不等于说在西蒙等人之前没有人从心理学的角度去研究决策问题。传统的规范决策理论有两个基本概念,一是效用,一是概率,而这两个概念都与心理机制有关。因此,许多主张采用效用期望值作为决策准则的传统决策论者,为了解释其效用变化律的特点,往往也求助于心理学的研究。如G·T·费希纳于1860年提出的“感觉强度的变化与刺激强度的对数变化成正比”的定律,往往被看成是解释效用递减律的依据。至于概率方面,自从20世纪30年代F·P·拉姆齐提出可根据主观概率做出决策以来,人们就开始关心研究形成主观概率的心理机制。但所有这些方面的心理学研究具有三个特点:一是它的心理学依据都是早期的比较初步的东西;二是它的目的比较单纯,只是为了证明传统规范性决策的正确性;三是它所研究的心理机制十分狭隘,远没有说明和解释现代决策行为中的复杂现象

  西蒙等人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研究了人类决策的基本规律,研究了决策思维的信息输入、加工及输出过程,并将这些研究成果扩展到计算机科学的研究范围,用计算机程序来模拟人的决策过程,产生了人工智能的新科学,为现代决策理论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为决策科学的发展做出了划时代意义的贡献

  现代决策理论的奠基者西蒙,他认为理性假设和经济的标准无法确切说明管理的决策过程,进而提出了“有限理性”和“满意”标准

  1、有限理性

  人的理性是介于完全理性和非理性之间,即人是有限理性的,因为在高度不确定和极其复杂的现实决策环境中,人的知识、想象力和计算力是有限的。特别是在风险型决策中,与经济利益相比,决策者对待风险的态度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决策者往往厌恶风险,倾向于接受风险较小的方案,尽管风险较大的方案可能带来较为可观的收益

  2、满意原则

  在有限理性的假设下,决策者如何决策?决策者往往只求满意的结果,而不愿费力寻求最佳方案。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决策者不注意发挥自己和别人继续进行研究的积极性,满足于在现有的可行方案中选择;决策者本身缺乏有关能力,有时,出于个人某些考虑而做出自己的选择;评估所有的方案并选择其中最佳方案,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金钱,可能得不偿失等。由于上述原因的存在,因而决策追求的是一满意的决策,而不是一最大化的决策,即是一个解决方案“足够好”的决策——这也是决策的原则。

  现代决策理论认为,由于人们的有限理性,决策只能找出“令人满意的”或“足够好的”方案,而不可能找出“最好的”决策。

现代决策理论的主要内容

  现代决策理论,主要内容有:

  一、管理决策

  认为管理就是决策,制定计划是决策,选定方案也是决策。组织的设计、部门方案的选择、决策权限的分配等,是组织上的决策问题,实践中的比较、控制手段的选择等,是控制上的决策。决策贯彻了管理的各个方面和全部过程,是全部管理活动的中心。

  二、决策过程论

  认为决策是一个过程,包括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搜集情报阶段,又称参谋活动阶段。在这个阶段上,要搜集企业所处环境中有关经济、技术、社会等方面的情报,还要搜集企业所处环境中的有关经济、技术、社会等方面的情报,还要搜集企业内部的详细情报,同时对这些情报进行分析,找出问题,确定决策目标,以便为后面计划的拟订和选择提供依据。第二个阶段是拟订计划阶段,又称设计活动阶段。这个阶段上的工作,是以企业要解决的问题为目标?根据搜集的情报,拟订几个方案,并对它们进行预测分析可行性分析和数理论证。第三个阶段是选定计划阶段,又称选择活动阶段。即根据当时的情况和对未来的预测、分析、对比各备选方案的论证结果,综合评价,选出最优或满意的方案。对这个选定的方案还要进行科学实验,其正确性得到鉴定后才能编制计划、贯彻执行,并对执行情况进行监控,以修正偏差。

  三、决策准则论

  现代决策论的核心,是所谓“令人满意准则”。现代决策论是相对于古典决策论来说的。古典决策论是把人看成是个有绝对理性的“理性人”或“经济人”,在决策时本能地按照最优化原则来选择备选方案,因而这是一种建立在绝对逻辑基础上的封闭式的决策模型。西蒙认为,“理性人”假说是没有根据的,因为人的头脑能够思考和解答问题的容量,同问题本身的规模相比是非常渺小的。因此,在现实中要找到最优的决策方案是非常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西蒙提出。决策的准则有两条:第一是满意准则,即被采纳的决策不一定是最优的,但却是各方面满意的;第二是相关准则,即决策时不考虑一切可能发生的情况,只考虑与问题有关的特定情况。

  四、决策技术

  即对各种各样决策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方法。发展相应的决策技术

  决策理论学派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与计算机科学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决策理论学派创始人西蒙,对“三轮”与计算机科学的研究成果。第二,决策理论学派认为,管理就是决策,而决策是由许多阶段、许多步骤而组成的系统,这个系统中的每一个步骤,都是建立在搜集到足够丰富的信息资料的基础上,并且通过信息反馈来加以调节和控制,这就使管理变成了“三论”的具体运用。第三,决策理论学派所主张的决策,要求尽可能量化,建立数学模式,进行计算,但由于决策问题很复杂,内外因素很多,要完全把这些因素考虑进去而求得满意答案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决策理论学派认为,只能把主要的、基本的因素考虑进去而求得满意结果;即使结果满意,计算工作量也是很大的,离开了电子计算机有时是很难办到的,计算机科学的兴起是决策理论学派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第四。决策理论学派重点是要解决决策本身的科学性问题,它告诉决策者怎样处理信息、怎样建立模型、怎样进行可行性分析、怎样上计算机、怎样根据计算结果作出选择等等。但它并未进行决策的社会性、群众性和文化性方面的研究。

现代决策理论的评价

  现代决策理论认为,决策是指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决策者为了实现特定目标,遵循决策的原理和原则,借助于一定的科学方法和手段,从若干个可行方案中选择一个满意方案,并付诸实施的全过程。它既包括制定各种可行方案,选择满意方案的过程,又包括实施满意方案的过程。

  现代决策理论既重视科学的理论,又重视人的积极作用。

  现代决策理论吸收行为科学系统理论以及运筹学等新兴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突出体现了决策在管理中的地位。因此,通常认为管理的过程就是决策的过程,科学的决策是提高管理水平的手段。

参考文献

  1. 1.0 1.1 1.2 周菲.现代决策理论的认知心理学基础[J].社会科学辑刊,1996年05期
  2. 单凤儒.《管理学基础》(教育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8月1日
  3. 郭凤祥 任宝君.《企业文化》81页
阅读数: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