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工业文化指人类社会在实现工业化进程中个体和集体不断积累下来的物质生产、制度生产和精神生产的总和。
文化具有先导性,“不仅是指文化对物质生产、经济基础方面具有先导力,也指文化对生产关系上层建筑方面同样具有先导力”工业文化实际是工业化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产业属性。其时代特征体现于,工业文化是工业化进程中形成和发展的文化;其产业属性体现于,工业文化是各个行业优秀企业文化的集大成与高度概括,它覆盖三次产业而并非局限于工业部门。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工业文化的发展水平与其工业化发展水平是相辅相成的,没有先进的工业文化就没有可持续发展的高水平的工业化。“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相比,我国文化发展相对滞后,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不相适应,同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相适应,同我国的国际地位不相适应。(胡锦涛在十六届七中全会上的讲话)”在生产力发展极不平衡,生产关系急剧变化的今天,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没有先进的工业文化建设和先进工业文化的传播是不可想象的。我们应该用战略眼光来解决文化相对滞后这一问题,加强工业文化建设的问题更为迫切。
工业文化的基础价值观是尊重一切劳动,尊重一切劳动者,其内涵主要包括:合格公民的意识与行为规范;合格劳动者的意识与行为规范;合格企业法人的意识与行为规范;环境生态意识与行为规范,多元文化理解与行为规范,等等。当前我国先进工业文化建设方向是与和谐社会建设是一致的,“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实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当代工业文化在我们的经济和生产生活领域的具体实践原则。
劳动者是工业文化的主体。劳动者作为产业化的主力军在创造工业文明的进程中,也不断的创造先进的工业文化,劳动者自身的工业文化素养决定着工业化的先进程度。提高劳动者的全面素质离不开工业文化素养这一核心内容。如果把劳动者整体素质比着一座冰山,那么浮在海面上的显性素质仅仅是其工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工作态度、工作技能以及相应的知识水平,这些显性素质相对而言更易于测量与评价,教育培养的难度也相对较低。隐藏在海平面之下隐性素质是支撑着劳动者的工作态度、工作技能的关键能力和工作价值观。尤其是工作价值观直接决定了以上所有能力和素质的高低和优劣。工作价值观相对而言测评难度较大,其培养周期也比较漫长,甚至伴随劳动者从青年学生到企业员工的终身学习和工作过程。
文化需要通过物质体现。文明与文化是紧密相连的概念,文明侧重物质,文化侧重精神。
具有日益大型化特点的现代化建筑,快捷的交通网络大规模、聚集的工厂区和商业圈、各地的地标建筑,这是城市化的要求和工业商业规模化、聚集化的要求使然,也承载着先进工业文化的魂魄。
工业文化遗产也是重要的载体,如作为北方工业重镇的唐山就具有丰富的工业文化历史遗产,如唐山1878年建成第一口竖井的开平煤矿;1881年建成第一条铁路;1882年制造出第一台名为“龙号”的蒸汽机车;1894年,詹天佑设计监制第一座跨河铁路桥滦河大桥。
现代学校建筑所追求的功能化、模块化、人工化和高效便捷,体现了工业文化的时代特征,但也常常在一定程度上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情景化相冲突,需要在两者之间寻求平衡,寻求在先进工业文化的现代元素和民族传统文化之间的平衡、融合。
精神文化产品是承载工业文化的重要载体,主要分为社会文化设施、文化艺术产品和宣传媒体三个方面。工业博物馆,如美国航天博物馆、德国科技博物馆、奔驰汽车博物馆、韩国三星工业博物馆。
上世纪60年代日本企业纷纷举办博物馆、科学馆,几乎覆盖主要工业部门,带给人们的是工业发展史和不朽的工业精神。2007年,沈阳建成的铸造博物馆、再现了上世纪50年代以来工人生活原貌的“工人村生活馆”,以及新建的蒸汽机车博物馆。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全球工业文化的鲜活载体,也充分体现了我国吸纳世界工业文化的胸怀和建设有中国特色工业文化的大手笔、大气魄。
文艺作品,如歌曲《我为祖国献石油》,电影《青年鲁班》、《创业》,报告文学集《亦庄蓝领》,为劳动者歌功颂德,熔铸我国现代工业之魂。在CNN每天滚动播出了“中国制造”的广告片,吹响我国工业文化走向国际的号角。
工业文化素质最终体现于劳动者和全体国民的素质,见诸于其行为习惯和生产、生活的各种活动之中,因此活动也是重要载体。工业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工业贸易活动的开展,为工业贸易举办的各种博览会就成了学习、传播工业文化的场所,如工业博览会、汽车博览会、机械博览会、世界博览会。2010年中国上海世博会就不仅是一届传播科学技术、节能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博览会,也是一届当代先进工业文化的博览会。如制造业强国德国的博览馆用灯光、色彩和声响打造“人文花园”、展示德国设计产品的“发明档案馆”
和“创新工厂”、展示各种发明的新型材料的“材料之园”。
老牌科技强国英国的伦敦零碳馆建筑面积为2500平米,包括零碳报告厅、餐厅、展示厅和6套样板房。上海市将在世博会后,利用部分场馆兴建世博博物馆继续弘扬世博倡导的先进工业文化。
世界技能表演和竞赛活动也是弘扬工业文化的重要载体,如我国近年来举办的各种技能大赛和国际奥林匹克技能大赛,可以看到这些重要赛事的主办国度、获奖国家和地区往往不仅是工业重镇也是工业文化之都。
工业旅游集都市观光、企业文化考察及休闲旅游为一体,寓工业文化普及教育于旅游,成为现代旅游业的新增长点。工业旅游也是各国树立民族企业品牌,企业树立自身公众形象的重要途径。工业发展的主体是劳动者,创造的基础在劳动者的技能,建立尊重劳动、崇尚科技的思想要从娃娃抓起。在杭州Do都城少儿社会体验馆,孩子们在那里可以在安全互动的环境中尝试劳动工作,体验真实社会活动,感受工业文化魅力,树立职业理想。
企业是先进生产力的创造者也是先进工业文化的创造者。未来学家托夫勒在《世界财富》
一书中把各类组织在美国社会进步中的速度比喻为高速公路上的各种车辆的时速,他认为如果说企业每小时100英里,那么学校教育只有每小时10英里。无疑,他的观点也为企业是现代工业文化先锋提供了佐证。尤其是世界顶级企业无一不是在现代工业文化建设中站在了本行业企业文化建设的潮头。先进企业已经进入文化管理阶段,其员工的行为并不只是靠科学管理的规章制度约束,而更要靠共同价值观的引导,新员工教育的首要内容就是要认同、接受和融入企业文化。世界各国著名企业都有知名文化:如真诚到永远的海尔文化、创造未来的松下文化、智慧地球的IBM文化。现代企业的物质环境载体、制度载体、精神文化产品和活动载体的等多种企业文化载体。工业文化的创造主体——企业家、白领和蓝领工人都是在企业中成长起来的。企业文化,包括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经营理念、核心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等,是工业文化中起基础性、支撑性作用的内容。
丰富多彩的各国企业文化的反映不同民族特点,侧重点也各不相同,但有一个基本点是共同的,就是尊重劳动、尊重劳动。
欧洲的工业文化发生较早。工业文化和资本主义的发生相伴随。十五世纪前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已在地中海沿岸的城市出现,它是从手工业和小商品生产者中分化出来的。地理大发现、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市场的扩大,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欧洲的经济中心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十六世纪初葡萄牙、西班牙,十六世纪中期的尼德兰,十七世纪的荷兰、英国,工商业相继繁荣,大西洋沿岸的城市由南而北发展起来。
工业的发展需要出卖劳动力的工人,而封建的土地所有制则将农民束缚在土地上。工业的发展需要广阔的市场,而封建割据和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却限制了市场的开辟。工业的发展需要政治上的保护,而在封建制度下,市民阶层却处于物权的地位。工业的发展需要科学技术的改进,而封建的行会制却十分狭隘而保守。工业的发展需要思想的解放,而封建思想却禁固着人们头脑。于是工业文化的发展孕育着政治上的革命。第一个世界意义的资产阶级革命发生在十七世纪的英国,十八世纪发生在法国和美国,后来又发生在德国、俄国和日本等。
十八世纪中叶,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开始以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以大工业代替工场手工业的产业革命。产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最早的部门是纺织业。加速这一进程的技术因素是蒸汽机的运用。
工业文化的发展引起了社会的结构性变化。农业文化的基础是自然经济、手工劳动、一家一户的小生产者。工业文化的基础是商品经济、大机器生产,主要集中在城市。工业文化创造了资本家、企业家,也创造一大批工人阶级。
工业文化改变了城乡关系,农村的大量人口向城市迁移,工业人口、城市人口大量增加。城市的兴旺和农村衰退同时进行。
在农业社会里,农业生产是自给性,交换只是附属地位,而工业生产是商品性。工业文化的发展不可免地引起商业的大发展。
工业文化的发展带动了自然科学、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和思想的解放。近代建立在实验之上的理论科学和技术科学发展起来,一大批思想家活跃在社会舞台上。
工业文化也推动农村的结构性变化,庄园制变成农业资本家的企业式经营方式,领主和农民变成了农场主和农业工人。
从农业文化到工业文化是一种革命性的变革,必然伴随着痛苦的过程。英国的“圈地运动”是很好的说明。英国呢绒业的发展,对羊毛的需求量大增,英国资产阶级便把土地集中起来变为牧场养羊。用武力把成千上万的农民从世代居住的土地上赶走,大片村庄被烧毁,大批无家可归的农民流浪四方,这叫作“羊吃人”。这个运动长达三百年之久,十七世纪后半期流民有300多万。英国的资产阶级不是慈善家,他们制定法律禁止流浪,迫使他们进入工厂。这种不道德的行为却起了推动历史前进的作用,历史评价和道德评价是如此的不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