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式管理(Patriarch- based Management):亚洲经济组织的一种特征
目录
|
家族式管理是所有权与经营权合一的一种管理模式。家族式管理成为民营企业初创期进行资本原始积累的唯一选择,也对民营企业顺利度过艰难的创业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文化和伦理道德原因
从文化、伦理道德上看,我国民营企业选择家族式管理模式是儒家家族主义在经营模式上的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是儒家文化,其核心是儒家家族主义,它特别强调家庭价值,强调成员对家族繁荣和延续所承担的义务。另外,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差序式结构也是以家族为社会细胞、按家族伦理而扩展组织的,其它社会组织在一定意义上都是家族的放大。中国几千年的家文化,正是家族式管理模式生长的土壤。
(2)家族式管理模式的效率优势
在民营企业创业初期,所有权与经营权合一的家族式管理模式,作为所有者的获利冲动可以通过经营者的角色直接实现,凭借着所有者、经营者二位一体的高度责任心,对市场机遇的准确把握,灵活多变的经营策略,可以减少经营风险,实现企业的迅速立足和快速增长。
(3)家族式管理模式的组织优势
从现实的角度来看,民营企业选择家族式管理模式也是对我国目前缺乏市场环境信任机制的反映。在社会变迁的过程中,交易中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是相当大的。出 于安全的考虑,选择以血缘为背景的家族制,凭借家族成员之间特有的血缘、亲缘、地缘关系和相关的社会网络资源构建起一个具有强烈而全面的信任关系,可以迅速建立新的集团认同。
(4)家族式管理模式的成本优势
家族成员有着共同的家族整体利益,利益的一致性降低了心理契约成本和监控成本,有利于降低企业内部管理成本,符合管理学最小代理成本原则,也使家族制企业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得竞争优势,较快地完成原始资本积累。
因此,这种家族式管理模式几乎成为民营企业初创期进行资本原始积累的唯一选择,而家族式管理模式也对民营企业顺利度过艰难的创业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当企业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企业开始发展壮大后,依然过分依赖于传统家族制度来整合企业资源就将会严重束缚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1、首先是在企业内部拥有的权力与地位与老板的信任度、忠诚度息息相关,而不是职务高低。总经理也没用,小主管可能拥有很大的权力。
2、 管理的有效性:执行力既不是根据你的职位高低,也不是根据指令、计划正确与否,而是取决于相互之间的面子,不是看事情本身该不该做的问题,营造了这么一种氛围。
3、对行为的评价,家族式企业不是从实际效果,而是根据老板的好恶确定。你做得好,但你高傲,也不会给你很高的位子。在这种企业里老板营造的氛围只是逐步忠诚于他的团队,而不是以市场、客户为主的团队。
4、从企业文化上看,尤为明显。首先在家族式企业里,是以人际关系为导向,最终看跟老板的关系,而不是以业绩。这样会导致两种结果,如果老板事业心特强,是完全跟着市场走的,那么这个企业团队也会打造好,在市场上也有很好表现,老板决定一切,像李嘉诚。 家族式企业在市场并不是不好,但这样就会很冒险,老板一不行、一失误企业就完了。企业的成败全系于一个人;其次是亲情文化浓烈。就企业文化来说,这是好的,但这会衍生出一些问题,既然是亲情文化,必然会导致亲疏有别,产生圈子文化,有亲系嫡系的分化。不过,这种文化的好处在于让人际关系变得浓烈,可是圈子会演化成帮派、帮派文化、势力文化。这一切都会最终导致偏离了企业的既有轨道,严重影响企业以市场为中心的导向。
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Peter·Drucker)在《大变革时代的管理》一书中给出了家族企业管理的四条基本原则:
(1)家族成员一般不宜在企业里工作;
(2)管理层至少有一个高层职位由非家族成员担任;
(3)在家族企业中,越来越需要在关键的位子上安排非家族成员的专业人士,而这些非家族成员的专业人士必须受到平等的对待,他们在公司中有“完全的公民权”;
(4)当管理层在继承问题上发生麻烦时,把这个问题的决策权交给一个既不是家族成员也不是企业成员的外来者来决定。
尽管许多家族企业管理平庸、技术低下,但仍有很强的生存能力和竞争能力,这就是家族式管理模式特有的优点,集中表现在:
一是企业的员工多实行终身雇佣制,员工稳定且很少流动,因而人力资源开发投资少,员工培训成本低,且能确保员工的整体素质高。
二是职工对企业的依赖性强,企业有较强的凝聚力。终身雇佣和年功工资制使员工不愿离开企业,一旦跳槽到新的企业,工资福利就重新从零开始。因而将员工的利益和命运与企业联在了一起,能提高企业的耐久力和抗风险能力。
三是内部人际关系和谐。家族式管理讲求以情动人、以行感人、以德服人,管理者用职位权力较少,用个人权威较多,因而劳资矛盾冲突少,企业的人事纠纷少,不易产生西方企业那种劳资对抗激烈,罢工、示威、成批解雇工人等恶性事件。
四是对新技术、新工艺有较强的吸收消化能力,能有效地防止企业机密和技术专利的泄露,其内部技术创新也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五是家族式企业中管理者和员工在感情上存在着“知恩图报”的思想。员工有视管理者为衣食父母的报恩心理,非亲缘员工也会有知遇之情、赏识之亲、重用之恩,他们会以加倍的努力去报答,如若某人忽视或违背了这种伦理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则会引起公众的指责,有时很难在社会上立足。
家族式管理过分重视人情,忽视制度建设和管理。这种管理模式使企业内部人际关系融洽,为企业带来和谐的利益,但企业不是家庭而是一个社会经济组织,其成员的个人目标和利益与企业目标和利益存在一定的差异和冲突,特别是没有血缘关系的员工之间以及员工与管理者及亲属或亲信之间的利益关系的调整,必须有一个客观公正的标准,用统一的制度和纪律来约束全体成员的行为,才能形成客观公正的管理机制和良好的组织秩序。
家族企业管理者的作用非常突出。他们的道德、行为端正,作风严谨,起到了奉公敬业的表率作用,业务素质上也要求有一技之长,他们许多是复合型人才,不仅是某个技术领域的专家,而且也是精明的商人,还是公关能手。由于他们的才能而限制了许多下属作用的发挥, 压制人才的成长,形成个人绝对权威。因此这类企业经常会出现“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现象。同时,当此人不在或退位,组织会出现人才断档、权力真空现象, 造成企业一段时期内处于无组织状态。
家族式管理任人唯亲现象严重。他们在处理人际关系时按亲疏远近而非因才适用,因此在组织内产生“自己 人”和“外人”的差别,造成“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的家族主义氛围。外人为生存也就趋炎附势,拉帮结派,形成“你群”和“我群”的派系。有时为保护 “外人”的利益他们会团结起来与管理者或“自己人”抗争,造成企业内讧。因此家族式管理要么凝聚力很强、人际关系融洽,要么内部四分五裂、派系纷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