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心理学(Psychology of Religion / Religious Psychology)
目录
|
宗教心理学是一门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来描述、探究及理解宗教的性质、功能以及人类生活中的灵性的学科。宗教心理学运用了心理学的许多不同分支的理论和方法来理解宗教,比如性格理论、社会心理学、人类发展、人际关系、认知神经科学及情感过程。
宗教心理学的内容包括宗教思想、宗教意识的内容和结构,宗教情感的特点以及宗教在个人和社会精神生活中的心理功能,特定社会条件下的各种不同教派的信徒参与宗教活动和宗教生活所感受的宗教经验和宗教感情,以及信徒的融汇宗教体验、宗教感情和宗教意志的宗教信仰心理状态等方面。
宗教心理学研究宗教意识时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由专职神职人员及教会宗教团体颁布的宗教思想体系。它是一种既同宗教神学有密切关联,又不等同于一般宗教神学的具体宗教心理学。例如,宗教神学中的佛教心理学或基督教心理学等。它们以心理学的原则来阐明基督教或佛教的教理、教义、持戒等。代表人物有美国的博依森、日本的铃木大拙等。弗莱克和卡特1981年认为,这种宗教心理学尚处于它们的“婴儿期”。
另一种是广大信众具有的宗教信仰心理。它是直接对普通信众的宗教意识和宗教心理作深入的研究和科学的说明。其研究对象是:信仰群体或个人在参与宗教活动时内在和外显的一切独特的心理现象,各种社会性和非社会性因素对各种独特心理现象的制约性,以及这些因素之间的互相制约关系。这种研究不同于宗教社会学对宗教的研究。
宗教社会学侧重于宗教与社会,宗教与社会政治、经济形态、文化心理等的关系的综合研究,而宗教心理学则着重研究宗教与心理的制约关系。它结合特定的历史条件、文化背景等,侧重研究特定的信仰群体例如,氏族、民族、阶层或宗教小群体和个体的宗教信仰、宗教修习、宗教体验、宗教行为和态度、信仰动机和意志以及宗教活动和交往等。
一般说来,宗教心理学的研究课题多数集中在宗教意识的结构和功能、宗教经验的实质和潜意识的关系、宗教神秘经验的心理一生理基础等方面。其中,从认知社会心理学角度研究宗教经验的直觉思维模式已成为一个突破口,有的学者从功能上强调研究宗教经验的重要性有的学者在研究宗教经验思维进程中,开始引进计算机程序模拟。由宗教社会心理学角度进行研究的选题,多数集中于宗教活动中的宗教崇拜行为、宗教态度、宗教交往以及非言语交流的宗教情绪感染等方面。
涉及宗教心理学研究的理论大致有投射理论、惧怕死亡理论和认知需要理论等。精神分析的投射理论是 宗教心理学关于宗教起源的传统理论之一。认为信仰的上帝(或神)是一种祖先表象的投射。
阿盖尔1975年的研究表明,对上帝和对双亲的态度非常酷似。宗教所关心的众多认知问题,诸如苦难、生与死等,每每都是人生旅程中遇到的问题。因此,在当前宗教心理学研究中,死亡恐惧理论成为普遍受到东西方学者强有力支持的理论。学者们分析,这可能反映教会教育的影响,同“太平世界”的传播有关。
自从19世纪末期心理学在欧洲和美国发展伊始,宗教就成为心理学领域中一个受到重点关注的对象。由于其产生的历史背景,宗教心理学一直以来主要关注基督教和犹太教,但近年来,这个学科也逐渐把印度教、佛教、伊斯兰教及新兴宗教纳入研究范围。
宗教心理学是各种关注人类宗教和灵性经验的相互关联的学科、主题和问题的集合体。关注的中心主要是个体,与超人力相关的空间、实体,或者是对个人、团体和文化来说很重要的存在体相关的经历、关系、信仰、行为和意识。宗教心理学家还关注团体、机构及文化对建构宗教和灵性的影响力。
在当代美国社会,许多人都将“宗教”和“灵性”区分对待。对一些人来说,宗教意味着宗教机构和领导,他们规定正确的、禁止不正确的信仰和实践。而灵性则暗指那些提供意义、目的,在某些情况下甚至能超越平常生活的个人经历、信仰和行为。这个区别的意义在于,对那些不为宗教意识形态和组织所限制的个人选择、自由和独立的重视。近年来,当代宗教心理学已经开始明确地对灵性进行研究。
在19世纪的最后10年和上世纪的前几十年,心理学是在另外3个学科,即生物科学、物理学和神学的共同影响下发展起来的。
西方学者把宗教心理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
创建发展时期:这一时期除以霍尔为代表的克拉克派之外,还有艾姆斯,勒巴和普拉特等人的一批研究成果问世。如勒巴的《对宗教的心理学研究》、普拉特的《宗教意识》,还有神学家奥托的《论神圣》等。这一时期通常被称为宗教心理学发展的古典时期,影响最大的是詹姆斯的《宗教经验之种种》。
向深层潜意识发展时期:这一时期的研究,一方面受行为主义的影响较深,一度除皮亚杰从儿童心理学角度研究儿童宗教意识外,其他宗教意识方面的研究进展不大;另一方面,自1909 年弗洛伊德和荣格访问美国后,宗教心理学研究又深受精神分析和分析心理学的影响,开始向无意识领域发展。这期间,弗洛伊德的《图腾与禁忌》、《一种幻想的未来》、《摩西与一神教》等著作,集中反映了精神分析对宗教、上帝、宗教戒律、宗教仪式和神话等的分析解释。荣格的《宗教心理学》和弗罗姆的《基督教义的心理分析》,则分别代表了分析心理学和新精神分析对传统精神分析宗教理论的修正,以及潜意识研究方面的成果。
战后发展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宗教心理学的研究取得较大的进展。在这一时期,个体宗教意识研究得到进一步深化。奥尔波特倾向于从人格心理学角度探讨个体宗教心理,他的《个体及其宗教》是这方面研究的重要成果。
此外,美国精神分析学家埃里克森对人格同一性,特别是宗教同一性问题作了深入研究。他的《青年路德》一书对宗教人格的研究颇具深意。宗教同一性研究与宗教意识经验的研究密切相关。其中,神人合一的宗教神秘经验已成为当代宗教经验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宗教同一性和宗教经验的实质这两个问题已成为当代国际宗教心理学界共同关心的课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宗教神学家对宗教心理的关注和探索是一个引人注目的动向。德籍美国基督教新神学家蒂利希和德国宗教哲学家布伯等人,都关心社会和心理学的关系。布伯在他的《我和你》一书中,主张神是人的永恒对话者,强调通过祈祷来与神结合。蒂利希则试图以现代神学、精神分析和存在主义来综合清理传统的基督教。他的著作《信仰的动力》着重于人性和动机的研究,强调心理学的社会意义。
中国宗教心理学研究较少。20世纪初,个别大学和神学院曾有外籍教师作过有关宗教心理学的讲座。早期的心理学家陈大齐曾撰写《迷信与心理》一书。此后,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几乎无人涉足宗教心理学领域。20世纪80年代以来,这方面的研究开始受到重视。
“二战”结束后,宗教心理学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对宗教心理学的分析方法也发展出了新兴的观点,如客体关系理论、文化和生命周期理论、自体心理学理论,以及其他一些探究新的研究宗教和灵性经历的理论方法。
荣格(Carl Gustav Jung,1875——1961)是宗教心理学领域最受欢迎的人物之一。与弗洛伊德不同的是,荣格认为宗教为人们提供了达到人类生活中心目标的主要资源,荣格把这个过程称为“个体化”。在他众多复杂的写作中,荣格分析了宗教想象、仪式、原型和符号在个体建构中所产生的力量。尽管那些致力于发展一种科学的宗教心理学的人拒绝接受这个理论,但荣格心理学还是继续影响着一些学术团体和许多接受这个理论的人。批评家们则认为荣格的心理学实际上成为了宗教的替代。
科学实证派的宗教和灵性心理学不断扩大其所研究的现象、理论和方法。几十年来,虽然宗教心理学在主流心理学中处于边缘地位,但它目前正在使自己成为心理科学中一个有价值的贡献者。今年2月,新成立的学科杂志,美国宗教学联会第36分会宗教心理学的官方刊物——《宗教和灵性心理学》显示了宗教心理学在主流心理学中逐渐突出的作用。
一些宗教心理学家是实证研究科学家,他们不是使用偏重解释的方法,而是采用严谨的实验方法。与倡导实证研究的宗教心理学家相反,这些学者常常在大学宗教学系或者神学院供职,而不是在心理学系。在宗教学系里,一些学者并不做宗教心理学方面的研究,他们更喜欢探究的是心理学和宗教之间的关系。不管是否参与对话或相互批评,心理学和宗教的关系都是相当复杂并不断变化的。为了方便总结这些复杂的关系,一些人还把这个领域称为宗教的心理学、心理学和宗教、宗教作为心理学、心理学或宗教。
宗教心理学的未来有许多可能性,也面临许多挑战。首先,宗教心理学想要发展壮大,必须要对文化在塑造个人、社区和宗教中的重要性有更多的了解;其次,认知神经科学将会为增进对人类认知、经历和意义的生物基础的认识提供宝贵的知识;再次,宗教心理学还要与宗教人类学和社会学建立持久的关系,不能把宗教和灵性现象从文化和社会基体中剥离出来;最后,宗教心理学必须探究犹太教和基督教之外的宗教和灵性,只有搜寻不同形式的宗教和灵性对人类经历(思想、感觉和行为)的理解和解释,才能丰富宗教心理学的内容。
宗教和灵性心理学在中国的发展将会非常引人注目。在这个强大的、飞速变化的国家,宗教心理学对个人、社区和整个社会的文化建设都有着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