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国内筹资是指从国内各经济主体、金融机构、个人投资者等处取得资本的筹资活动。筹资的形式较国际筹资更加多样化,而风险和难度却相对较小,因此,国内筹资是企业的主要筹资活动。
国内筹资方式主要包括:①资本性筹资;②借款。包括银行借款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借款;③发行债券;④基金筹资;⑤租赁筹资;⑥商业信用筹资等。
企业在进行筹资活动时,明确法律关系是十分重要的。企业在订立筹资合同时,一般应注意把握以下一些关键之处。
一、筹资合同内容的准确性
筹资合同经过“要约”和“承诺”的一致确认,即予成立。在筹资合同中,必须明确规定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只有这样,当事人中的任何一方是否违约,便能正确判断,如发生纠纷也容易划清责任界限和范围。
应当指出,在筹资合同中,用词必须得当,概念必须明晰,责任和义务必须具体界定。否则,概念含糊、抽象,将会影响法院的判断和责任的追究。因此,在筹资合同中,应当把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尽可能规定得细致一点。
按照西方一些国家的筹资合同案例,以下一些情况属于合同内容的准确性存在问题:
(1)期限不明确。筹资合同必须有一个履约的时限,如果对时限不予明确规定,则表明合同没有一个明确规定的有效期,那么发生纠纷,法院也是无法受理的。
(2)措词模棱两可。筹资合同内容不能含含糊糊,这样也可以,那样也可以。如遇此种情况则表示筹资双方尚未在“要约”和“承诺”上达成一致意见。这是缔约中的大忌。
(3)内容不完整。常见这样的情形,在筹资合同中往往只确定一些主要原则,而对于一些具体的问题都不作任何具体规定。这种筹资合同,从法律关系上看,是不能成立的,也是无法履约的。
(4)留下了“尾巴”。有些筹资合同在签订时约定把一些条款留待一段时候以后再作商定。
筹资合同和其他经济合同一样必须有严格的权利、责任、义务的规范和准确的界定。这是保证合同有效执行、实现当事人各自目的和利益的基本前提。
二、筹资合同体现的法律责任
众所周知,筹资合同一经签订,缔约的双方也就负有了相应的法律责任,也即必须按合同的规定,无条件地履行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否则就可视作违约,应追究违约责任。所谓违约责任是指签订
筹资合同的一方不履行或在不完全履行合同时,应予承担的法律责任和应受法律制裁。通常违反合同方要向非违约方支付违约金,其目的是为了督促合同当事人双方全面而认真地履约,并由此来推动搞好筹资工作。因此,只要发生不履约或不全面履约合同的行为,无论是否已经给对方造成了实际的损害和经济损失,都必须首先向另一方支付违约金。根据有关法律的规定,在履行筹资合同的过程中,如果因为一方违约给另一方造成的损失已经超过违约金时,则还必须进行赔偿,以补偿违约金不足的部分。这是因为由于违约已经给另一方造成了相当大的经济损失,仅向受害一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确实不能弥补实际受到的损失,违约的一方完全应该向受害一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赔偿金。诚然,赔偿金的数额,应以补足违约金的不足部分为限度,受害的一方不应提出过高的或不切实际的要求。
三、借款合同的法律内容
企业筹款合同中,比较常见的就是借款合同。这是由借贷当事人之间因借贷款项而确定双方权利与义务关系的协议。借款合同中的借款方是指借用一定数额款项并按期还本付息的一方(筹资的企业);而贷款方则是指将一定数额的款项借给对方,并按期收回本金利息的一方(如商业银行)。借款合同的标的物应是货币,至于贷款的利率确定则统一按照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制订、经国务院批准的有关规定和细则执行。
借款合同签订的过程一般是:筹资的借款方在借款以前,必须按照经营合同和有关计划,根据不同的项目和规定的使用范围,向贷款的一方提出借款的申请,应当具体地说明借款的金额、用途、还款期限和有关的保证条件,并应附有相应的证明文件。然后经过贷款一方的审核同意,当事人双方对合同的全部条款一一协商一致,由双方签字后借款合同正式成立。
借款合同必须具备以下一些主要法律内容:①借款标的应是货币;②借款金额,乃是借款合同的标的款额;③贷款的种类;④借款用途,必须确切地注明款项用于何处;⑤借款期限;⑧借款利率;⑦还款方式;⑧违约责任;⑨合同保证条件,可采取物资保证和保证人保证等保证方式;⑩发生争议和纠纷时应采取何种措施予以解决。至于其他有关双方当事人共同商定认为应予列入的内容,也应纳入借款合同之中。
四、国内筹资活动中的法律责任
国内筹资活动中的法律责任是指双方当事人因发生违反有关筹资方面法律和法规的行为,而应当承担的法律后果。签订筹资合同的企业法人由于拒不接受银行有关的筹资法律义务,或做出了有关筹资法律、法规所禁止的行为,并且产生了一定的、可计量的违约后果,就应当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并应受到相应的法律制裁。按照情节的区别和程度的不同,国内筹资的法律责任可分为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三种。现分述如下:
1.行政责任
这是指因企业中某些人员发生了有关筹资法律和法规所禁止的行为而引起的必须在行政上承担的法律后果。行政责任的性质尚属于轻微违法、失职或触犯内部纪律,够不上追究刑事责任。所以,当从行政上追究违犯人的责任。行政责任由国家行政机关和违犯人所在工作单位负责追究。
2.民事责任
这是指根据有关筹资的法律和法规,在民事上应承担的义务。
3.刑事责任
这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有关条款和我国其他有关法律,依法应予追究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