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续计量
什么是后续计量
后续计量是指当有充分恰当的证据表明一项业已被记录的项目其价值在初始计量后出现增加或减少的变动时进行的再计量,它确定该项目在资产负债表上的列示价值。
后续计量的方法比较
- 会计处理:采用成本模式,会计上只需按收入实现原则确认收入以及根据投资性房地产的初始成本计提相应的折旧或摊销,会计处理相对简单。而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除按收入实现原则确认收入外,还应根据公允价值的变化重新计量投资性房地产的价值,更为复杂的是公允价值认定问题。因此,引入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使会计处理变得相对复杂。
- 会计利润:在成本模式下,如果存在减值迹象的,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进行减值测试,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同时,《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中也规定:“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期间不得转回。”
- 信息披露: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企业应当在附注中披露与投资性房地产有关的下列信:采用成本模式的企业,投资性房地产的折旧或摊销,以及减值准备的计提情况;采用公允价值模式的企业,公允价值的确定依据和方法,以及公允价值变动对损益的影响。
- 纳税调整:按目前的税法来分析,在成本模式下,新会计准则和税法的处理基本一致,如果企业采用的折旧政策与税法一致,则不必进行纳税调整;若不一致,只需对折旧额进行调整。
- 核算成本:在成本计量模式下,由于始终按投资性房地产的原始入账价值进行成本核算,不受公允价值变动的影响,不容易虚减资产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防止企业舞弊的作用,降低了企业随意调节利润的可能性。同时其会计核算过程相对比较简单;公允价值模式的采用就意味着期末投资性房地产账面价值总是处于变动状态。
- 公允价值取得较困难并且 使用公允价值的成本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