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型大学

创业型大学(Entrepreneurial University)

目录

  • 1 什么是创业型大学[1]
  • 2 创业型大学概念的提出[2]
  • 3 创业型大学的产生[3]
  • 4 创业型大学的特征[4]
  • 5 创业型大学的组织要素[2]
  • 6 参考文献

什么是创业型大学

  20世纪后期,一些美国研究型大学利用自己的知识技术创新成果,吸引外部资金开发新产业,加速研究成果的转化,为产业和社会发展服务,使大学从次要的社会支撑机构转变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动力站。这些勇于冒险、富于创新的研究型大学被人们称为“Entrepreneurial University”,即创业型大学。基于美国学者对于创业型大学研究的不同视角,对其定义存在不同的理解,使得创业型大学的内涵甚为丰富。亨利·埃兹科维茨教授将创业型大学定义为“经常得到政府政策鼓励的大学及其组成人员对从知识中收获资金的日益增强的兴趣正在使学术机构在精神实质上更接近于公司,公司这种组织对知识的兴趣总是与经济应用紧密相连的。”伯顿·克拉克将创业型大学描述为“凭它自己的力量,积极地探索在如何干好它的事业中创新。它寻求在组织的特性上作出实质性的转变, 以便为将来取得更有前途的态势。”斯拉特认为,创业型大学是指高校在变化的形势下采取一些企业的运作方式,展示出市场化的行为,特别是对外部资金的竞争。斯米伦等则把创业型大学的创业定义为大学直接参与研究商业化的行为。

  总而言之,在美国学者看来,创业型大学具有强烈的创业精神和丰富的创新研究成果,与传统大学相比具有更强的科研实力、团队合作精神、应对外界环境变化和资源获取的能力、教学与研究更注重面向实际问题和更为有效的知识转移运作机制。它们与政府和企业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更直接地参与研究成果商业化活动,是推动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

创业型大学概念的提出

  为了应对知识经济全球化的挑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98年发布的《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与行动》的报告中称:“所有有远见的高等教育体制和机构应该在确定自己的使命时牢记这样一种远景(broader vision),即建立最好称之为‘进取性大学’(Proactive University)的新型大学” 的确,在新经济的挑战和压力之下,大学不得不需要勇敢的进取,甚至积极的“冒险”,不得不需要“创新思考”、“创业精神”、“创造传奇”、“重新塑造”等。在这种积极进取和不断努力的过程中,大学的行为发生了一些实质性的改变,诸如:进行组织特征上的实质性变革;增强灵活反应的机制;注重研发和技术转让;积极在市场上寻找有利因素和进行市场营销;对外寻找资源,进行多方面的合作与联盟,包括与政府、产业等方面的合作;不断寻找和提升自己的竞争力等等。大学随着这些行为变化而改型,美国著名学者伯顿·克拉克将这种具有积极进取、富有创业精神的大学称之为创业型大学

创业型大学的产生

  创业型大学从传统大学演变而来。一般来说,创业型大学的产生受如下因素的影响。

  (一)政府的因素

  传统大学向创业型大学转变,受到政府方面的影响。政府减少大学财政拨款促使大学创业。20世纪中叶,西方大学90%以上的办学经费来自政府的资助嘲。随着大学发展黄金时期的过去,政府对大学的投入日益减少,大学不得不面临办学经费不足这一事实。为解决经费不足问题,许多大学采取“省一半、赚一半”的政策。

  “省一半”指大学尽量减少开支,“赚一半”指大学通过创业获取利润。经过几年的探索,这些大学发现,减少开支根本行不通,倒是通过创业能弥补收入的不足。一些大学通过创业所获得的资金,不仅能保证大学正常运转,而且还有盈余。

  政府鼓励科研竞争促使大学创业。在对大学的态度方面,政府不但实施财政削减政策,还改变对大学科研经费的发放政策:即不再将科研经费直接平均分配给每所大学,而是将这些经费交给国家科学研究委员会,由国家科学研究委员根据学校的科研实力,有选择性地分配。为获取科研经费,许多大学从为学术而学术转向更为实际的工业研究。同时,为获得国家科学研究委员会的肯定,在诸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大学在一定程度上加大对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力度,并且鼓励和支持教师及学生与产业界进行合作研究。

  政府不断提高人才规格标准促使大学创业。政府除了不断减少对大学的财政拨款和鼓励大学通过竞争获取科研经费之外,还不断提高大学的人才培养规格标准:大学不仅要培养出能纵观国际形势、促进国家进步的政治型人才,还要培养出能在商场上独当一面、在贸易竞争中运筹帷幄的经济型人才,更要培养出能有效地解决社会问题的实用性人才。为使培养出来的人才达到政府的要求,许多大学通过创办工业园或与产业界建立友好关系等方法,为学生提供实习基地,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等,这无形中促使大学去创业。

  (二)产业界的因素

  为获得多渠道的资金来源,开发学生实习基地,提升社会影响力,一些大学选择与产业界结成伙伴关系,逐步实现学校的发展壮大。但是,不可避免地,它们也受到来自产业界的各种影响。

  产业界需求更多的应用型人才促使大学创业。为保持国际市场竞争力,产业界急需寻求新技术和开发出新产品。因此,它们需要的不是诸如秘书、图书管理员这样的知识保存者,而是拥有娴熟的操作技能和敏捷的思维能力的技术开发人员及产品革新人员,如电信工程师、建筑工程师、机械工程师、企业高层管理人才等。并且,大多数企业还要求聘用的人才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他们无需接受岗前培训就能为企业服务。因此,大学在为学生提供前沿理论指导的同时,还为他们提供专业的技能训练。为满足产业界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要求,一些大学会选择通过与企业合作等方式为学生提供实习基地,帮助学生将学到的理论知识融会贯通到实践应用中去。

  产业界需求更多的回报促使大学创业。大学的办学经费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产业界的资助。但是,越来越多的企业在注资大学时提出附加条件,希望可以获得开发大学所“孵化”出的高深知识的优先权,要求大学给它们带来基金回报或是声誉上的回报,要求大学为它们开发出低成本、高利润的科研产品。为满足企业的要求,许多大学选择建立专门的研究中心来保证科研成果的商业价值,这些研究中心不仅实现了为企业增值的目标,而且还为大学创造了额外收入。

  产业界对实习学生的态度促使大学创业。一般情况下,产业界不愿意接受实习学生,即使接受了这些学生,也会提出苛刻的附加条件。因此,为解决这个问题,很多大学自己开办工厂。一方面,这可以为学生提供实习的场所,另一方面,大学也可以利用现有的资源获取额外资源。例如,沃里克大学通过创办沃里克制造业集团,为理工科学生提供了实践基地。它还利用学校剧院、会堂和展览馆,让戏剧、音乐、舞蹈等艺术类学生进行演出,锻炼学生的能力。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演出每年能吸引25万名以上观众来欣赏,这为沃里克大学带来了一笔数量可观的收入。

  (三)大学自身的因素

  成为综合性大学促使大学创业。许多大学为提升综合竞争力,并且靠更多的学科吸引学生来就读,越来越向综合性大学靠拢。要成为一所综合性大学,必须建立更多的校舍和聘请更多的优秀教师。在得不到政府对这方面资金支持的情况下,要么被动地等待政府的关注,要么主动地寻求其他资金。因此,一些大学选择利用自己独有的学术资本来创业,如开办公司、校企合作、出售专利等。

  成为新知识的引领者促使大学创业。当前,大学只有与瞬息万变的市场结合起来,才能成为新知识的引领者。与产业结合,就意味着大学在创业,借此获取更多的发展资金。例如,通讯技术革命就“促使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建立了信息技术处,把几个小部门统筹起来形成全校性的新机构,切实对教学设备进行重组并加强了服务功能”嗍。美国其他创业型大学也在积极建立技术转让办公室和衍生企业,将学术资本与市场紧密结合。

  拥有更多的在校生促使大学创业。大学只有具备一定的教学科研能力,才会吸引更多学生前来就读,而学生人数的增加对于较为年轻或是知名度较低的大学而言,是其发展壮大的必要条件之一。因为学生人数增多,大学从学生那里获得的收入也会相应增多。但是,生源的增加就意味着要用更多的钱,建更多的院系,同时聘请更多的优秀教师。为获取更多的办学资金,许多大学将目标投向了创业活动。

创业型大学的特征

  关于创业型大学的特征,国内学者大多是以伯顿·克拉克在考察欧洲五所创业型大学组织转型后所提出的五条途径为蓝本进行研究。当然,随着创业型大学研究的本土化呼声的高涨,国内的相关理论研究也上了一个台阶。

  (一)创业犁大学的组织特征

  邹晓东等(2011)认为创业型大学表现出以知识应用与服务经济发展的组织目标;多元组织与模糊边界的组织构成;创业活动与商务运营的组织运作方式;注重实效与倡导创业的组织文化等特征。张鹏等(2011)认为相较于传统类型的大学,创业型大学的组织特性表现在:一方面,创业型大学组织结构的安排强调组织柔性的实现,具体体现为目标任务的需求导向以及面向任务的整合式的知识生产方式;另一方面,创业型大学内部资源配置更加重视知识生产效率的提升。

  (二)创业型人学的科研活动特征

  伍醒(2011)认为创业型大学的科研活动在强调知识创新的基础上,更加强调知识的应用和转化。价值导向功利、学科界限模糊、突破单一的学科评价标准、科研资金渠道多元化是其与传统大学相异的特征。张鹏等(2011)认为创业型大学科研活动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学者们的科研活动是受牵引的、有组织的,而不是纯粹自发的——牵引的力量来自于学校的战略意志。此外,冒澄等(2009)则认为一旦被冠以创业型大学的称呼,其间必然呈现出与其它类型大学不同的特性,如以研究型大学为基础;项目研究和跨学科组织的构建;技术转移中的制度保证;产学研结合的运行机制;多元化的资金获得;创业文化的形成等。

创业型大学的组织要素

  相对于传统大学而言,创业型大学发生了一系列行为上的变化,最集中地体现为组织制度和动力机制上的变革。根据伯顿·克拉克多年的观点,创业型大学的组织要素包括以下五种:

  (1)强有力的驾驭核心(A strengthened steeringcore)

  传统的欧洲大学长期以来表现出较弱的院校控制力,较强的政府控制力。随着大学复杂性的增强和改革步伐的加快,大学驾驭自己的能力变得更加虚弱,迫切需要更为有效的管理能力。虽然那些在自己国家高等教育系统中处于优势地位的旗舰或精英大学能够依靠良好声誉和政治影响取得资源保障和优势竞争地位,以及能够比其它大学更为长久地忽视虚弱的驾驭能力,但是有抱负的大学却不安于边缘地位,不安于薄弱的驾驭力,而是要关注自己的生存能力,灵活应对日益增强的变革需求,以更有组织的方式重新塑造。因而,对于创业型大学来说,强有力的驾驭能力不可或缺,高效率的行政领导和驾驭核心不可或缺。需要说明的是,这种强有力的驾驭能力并不单指学校核心行政或上层行政群体,也包括学术基层单位— — 系与教师群体。

  (2)扩宽的发展周边(The expanded developmental periphery)

  创业型大学在大学传统结构的周边出现许多更大更复杂的运行单位,这些单位较之传统的系或学院更容易跨越旧大学的边界,与外部利益结合。这些单位运行的形式大体分为两大类别:一类是专业化的校外联结组织,负责向外推广,从事与产业界的联系、知识转让、知识产权开发、咨询和服务、继续教育资金筹集以至校友事务;另一类是跨学科研究项目导向的研究中心(project—oriented research centers),这是一种规模比较大而且比较基本的形式,与学院、系并肩成长。伯顿·克拉克认为,大学将会发展成“双元性”(dua1)组织— — 传统的重视学术本位、重专业知识的学院、系所仍为学术核 E-单位,以跨学科研究项目为导向的研究中心是发展的另一重点,成为组织学术工作的第二个主要方式。前者可扮演纯学术的角色,而后者则以应用性或问题解决为重点。

  (3)多元化的经费来源(The diversified fundingbase)

  伯顿·克拉克认为,大学财政来源主要有三个渠道:一是来自政府对大学的拨款;二是通过争取补助和合同筹措经费;三是所有其他来源的自由资金,包括从工厂企业、地方政府各部门(非教育部门的财源)、慈善基金会、学生学费、捐赠的收入,以及知识财产的版税收入、校办产业所获得的利润、校园服务的收入等。 事实上,来自政府的资金到处都在减少。创业型大学认识到这种趋势,从而努力从第二个和第三个收入来源取得资金,特别是不断拓宽和加深第三个收入来源渠道。尤其是,第三个来源代表着真正的财政多元化,并且这种趋势因“创业精神”的激励而在加速发展。

  (4)激活的学术中心地带(The stimulated academic heartland)

  所谓学术中心地带,是一所大学运行的基础——科研单位和教学单位,包括传统的以学科为中心的学术基层如院、系,以及新的跨学科的研究中心,它们是从事学术工作最多的地方。由于不断拓宽的发展周边的学术单位的出现,以及学校财政资助的多元化,使得变革以强烈不均衡方式在学术中心地带产生影响,使得“科学和技术”方面的院系和研究中心更为容易获得主动特性。但是,创业型大学并不只是意味着“科学与技术”功能,“人文和艺术”院系一样拥有拒绝落后的理由。伯顿·克拉克通过对欧洲一些创业型大学的分析和研究指出,传统科学,如物理、化学、数学、经济、社会、文学等,在当前市场逻辑及“应用性”的需求中,虽然无法获得较多的资源,但是在“企业化精神”的刺激下,如果能改变价值观,采取有效策略,加强合作意识,也都可以争取更多的资源,从而增强其竞争力和发展特色,强化其学术研究的地位。此外,为了激活学术中心地带,还应加强跨院系的合作,加强整合型研究。

  (5)整合的创业文化(The integrated entrepreneurial culture)

  创业型大学很像高科技行业中的企业,开发一种追求创新的文化。这种新的文化可能开始是作为相对简单的制度变革的理念,后来经过详细的说明而形成一系列信念,这些信念在学术中心地带广泛传播,变成了一种整个校园的文化或灵魂。也就是说,强6-力的文化根植于强有力的实践,观念和实践相互影响,大学的文化和价值体系在培育大学个性和具有特色的声誉中相当重要。伯顿·克拉克认为,良好的文化可以产生对组织的认同,并形成最大的决心来实现组织的目标。而一种新的企业文化精神的产生,是学校中有形与无形的因素、正式与非正式关系的综合,需要在管理人员、广大师生当中普遍存在着创业精神。

参考文献

  1. 刘军仪.创业型大学:美国研究型大学发展的新动向[J].《全球教育展望》.2008年第12期
  2. 2.0 2.1 向春.创业型大学的理论与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4):72-75.
  3. 熊华军,杨雯静.创业型大学的产生、特性及其发展[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1年第8期
  4. 王钟斌.国内创业型大学研究综述[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12期
阅读数: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