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会计控制

内部会计控制(internal accounting control)

目录

  • 1 什么是内部会计控制
  • 2 内部会计控制的基本方式
  • 3 内部会计控制的原则
  • 4 内部会计控制的目标[1]
  • 5 内部会计控制的内容[2]
  • 6 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对策
  • 7 影响内部会计控制环境的因素[3]
  • 8 参考文献

什么是内部会计控制

  内部会计控制是指对会计活动的有效性和会计记录会计报表的真实性、可靠性有直接影响的内部控制。具体是企业为了有效的管理会计工作而制定的各种组织、分工、程序、方法、标准、守则和规程。内部会计控制是由一系列具体的控制环节和控制措施组成,其基本目的在于保护会计资料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可靠性,保护企业财产安全。

内部会计控制的基本方式

  内部会计控制应该是一种全方位、多层次的多重会计控制防线,主要包括:

  (一)分工控制

  单位应合理设置会计及相关工作岗位,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形成相互制衡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会计与出纳分离;授权进行与执行某项经济业务的职务分离;执行与审核某项经济业务的职务分离;执行与记录某项经济业务的职务分离;保管与记录某项财产的职务分离。

  (二)授权控制

  单位内部部门或某个职员在处理经济业务时,未经授权和批准,就不能接触这些经济业务。既规定了各级管理人员的职责范围和业务处理权限,也明确了他们应承担的责任。使经济业务在发生时就得到了控制,是一种事前控制,可以保证单位既定方针的执行和限制滥用职权。授权控制有一般授权和特殊授权两种形式。一般授权是对办理一般经济业务权力等级和批准条件的规定;特殊授权是当某项经济业务超出一般授权范围时,所给予的处理经济业务的权限。

  (三)会计系统控制

  要求单位依据《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制定适合本单位的会计制度,明确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报告的处理程序,建立和完善会计档案保管和会计工作交接办法,实行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充分发挥会计的监督职能。主要包括: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并经专人复核后,经过规范的凭证传递程序,登记明细分类账总账。定期将会计账簿记录与实物、款项及有关资料相互核对,作到账账相符、账证相符、账实相符。

  (四)预算控制

  预算控制要求单位对各项经济业务编制详细的预算或用款计划,井通过一般授权或特殊授权,由相关部门对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控制。预算的编制必须体现单位的经营管理目标,并明确责权;执行过程中,允许经过授权对预算进行调整,使其更加切合实际;应当定期反馈预算执行情况,严格控制无预算的支出。

  (五)财产保全控制

  指为了确保单位财产物资安全完整所采用的各种方法和措施。对于单位的货币资金固定资产等财产物资,授权专人进行保管,建立定期清点制度,保证财产物资账实相符。

  (六)风险控制

  单位必须树立风险意识,针对各个风险点,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系统,通过对风险的预警、识别、评估、分析、报告等措施,对财务风险经营风险进行全面防范和控制,使财务管理更好地为生产经营服务。

  (七)内部报告控制

  要求单位建立和完善内部报告制度,全面反映经济活动情况,及时提供经济

内部会计控制的原则

  (一)健全性原则

  从《规范》规定看不仅包括单位管理当局用来授权与指挥经济活动的各种方式与方法,也包括对人、财、物、信息等方面以及对供、产、销、运、存等经济活动各环节的控制,还包括对单位经济活动进行计划、预测决策管理职能的基本要求与制度。

  (二)经济性原则

  内部会计控制产生于加强经济管理与监督的需要,其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经济效益,而采取一定的控制措施,必然要付出一定的代价。

  (三)适用性原则

  由于各单位在业务类型、管理组织、人员素质等方面都具有不同的特点,因此,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设计必须与单位实际情况相适应,符合自身生产经营活动的实际情况,使其能够产生足够的、有效的控制力。

  (四)协调性原则

  内部会计控制要求单位内部各部门的具体目标处于最佳组合状态,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单位实现最佳的经济效益。

内部会计控制的目标

  内部会计控制应达到以下基本目标:

  1、规范单位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

  2、堵塞漏洞、消除隐患,防止并及时发现、纠正错误及舞弊行为,保护单位资产的安全、完整。

  3、确保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单位内部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

  内部会计控制目标按其内容层次来划分,大致可分为:内控制度科学合理、查错防弊及时准确、财产安全完整、业务活动健康运行、风险控制系统有效、会计资料真实完整、会计信息及时有用、管理制度健全完善、管理效率真实高效、国家法规贯彻执行、经济效益不断提高、职业道德完善升华等,这些内部会计控制目标呈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递进层次关系,通常表现为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和条件。

内部会计控制的内容

  基础控制是指通过设计会计程序来保证完整、正确地记录一切合法的经济业务,及时察觉和处理错误。通过该种控制可以实现会计控制的完整性和一致性,保证获得可靠的财务会计信息。基础控制又包括四种控制:

  合法性控制,即用各种方法检查所记录的经济业务,以保证其能够如实反映经济事项。它主要通过熟悉会计制度的人员审查会计文件,确定所记录的业务是否真正发生,对其处理过程是否与规定的程序相一致,查明业务处理是否经过授权与批准,有无越权行事等行为,以及是否进行了严格的监督和审核。例如单位的审核员对单位的原始凭证的核实程序。

  正确性控制,即为了确保单位每笔经济业务的发生都能够及时用正确的金额与账户记载的一种控制。它通过建立发生额计算、余额计算、检查、账户分类检查、双重核对、事先控制与分工牵制等方法来保证会计记录的正确性。例如单位审核岗位对记账凭证的复核工作。

  完整性控制,即保证发生的一切合法的经济业务均记入控制文件的一种控制。它主要通过凭证的连续编号、总额控制、登记账簿档案管理并运用备忘录等手段来保证记录的完整性。现在,实行会计电算化的单位已由计算机解决部分完整性的控制工作

  一致性控制,即保证记录一致性的控制。它主要通过实地盘存、对内对外账实核对差异分析调账等方法来保证会计记录的一致性。

  实物控制是指为了保护单位实物资产的安全与完整而实施的控制手段。它主要通过限制非授权人员接近单位的资产,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以及实行永续盘存制等方法来实现的。例如其他人员不得接触单位出纳岗位保管的现金及有价证券;仓库的物资由仓库的保管员负责,其他人员无合法凭证不能领用。

  施行控制是指为了保证基础控制充分发挥作用而实施的监督手段,具有监督、强制和约束的特征。严格的基础控制设计本身并不能保证会计控制的有效施行,只有基础控制得到真正实施才能发挥会计控制的作用。施行控制能够确保单位会计程序和基础控制程序按照设计的要求发挥作用,同时也能保证及时发现错误并查明错误产生的原因,使错误能及时得到纠正。

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对策

  (一)提高对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认识

  加强总会计师在会计工作的地位,加强对财务内部控制的组织领导和协调,不以个人意志左右内部会计控制,保证内部控制正常有效运行。

  (二)强化经济业务活动中的内部会计控制

  许多企业和单位正致力于加强自身的内部控制建设,以此作为提升高校管理水平、建立现代管理制度的重要途径,强化经济业务活动中的内部控制。

  (三)加强会计人员综合素质控制,与内部审计共同完善内部监督控制

  会计人员是会计信息的直接生产者。加强对会计人员以《会计法》为主要内容的法制教育和以诚信为核心的职业道德教育,熟练掌握并正确运用有关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掌握财务运行工作的全过程,自觉学会处理局部和整体的关系,从而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

  (四)根据新形势,创新内部控制制度

  新经济条件下,企业内部控制将发生明显变化,内部控制需要不断进行创新。企业特别是大企业内部控制应当关注并实施ERP,应当关注并适应电子商务发展的需要,应当关注观念的变革与创新。内部控制更应当有全球经济意识,要能敏感地认识到各类新生事物的价值,如品牌域名、互联网、生物工程等。

影响内部会计控制环境的因素

  影响内部会计控制环境的因素很多,但具体来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管理者的思想和经营方式对内部会计控制的影响

  内部会计控制是单位内部的一种特殊形式的管理制度,它涉及到货币资金、实物资产对外投资工程项目、采购预付款、销售与收款、成本费用筹资担保等方面。企业领导层是单位内部的最高权力机构,单位的任何管理制度都经他们制定和实施。因此,管理者的思想意图、经营方式对内部会计控制的有效性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管理者对内部会计控制的重视程度。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控制的主要目的就是有效地堵塞漏洞、消除隐患,防止并及时发现、纠正错误及舞弊行为,确保资产的安全和完整。在制度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如果管理者对内部会计控制重视程度不够,仅仅只是为了应付上级部门的检查,所制定出的内部会计控制系统就不能适应本单位的特点和管理要求。

  二是管理者对内部会计控制及财务会计报告的态度。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人们的工作行为和生活方式。如果管理者对内部会计控制有了正确的认识态度,那么在会计核算、会计纪录、经营利润的核算过程中就不会有人为操纵的现象。所以管理者对内部控制的态度直接影响到员工对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视程度,如果管理者对会计数据、会计报告的真实性、可靠性非常重视,在涉及到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各个岗位都相互牵制,会把会计控制和企业管理结合起来,并在行为中向员工做出表率,以身作则影响员工行为,那么,内部会计控制的作用就会得到较好的发挥。

  三是管理者对员工能力的挖掘使用。企业领导者如何充分发挥员工的能力,使其适得其所,学以致用,并对其工作责任到位,建立相应的轮岗制度和岗位奖惩制度,是内部会计控制得以顺畅运行的基础。如果管理者出于一己私利,对工作认真、敢于坚持原则的员工进行撤换,对不称职的员工加以重用,那么,就会挫伤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监督体系也会流于形式。

  (二)内部组织结构对内部会计控制的影响

  构建科学合理的内部组织结构是实行内部会计控制的重要前提。管理部门应当根据管理者的经营思路、管理模式、结合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规划出适合本单位管理需要的组织形式,明确管理职能和职责权限,并进一步明确组织内部各岗位职责权限,确保各职责、权限在规范的控制下得以履行,使各部门、各岗位都各负其责,从而保证生产经营活动有序地运行。在内部组织机构的构建中,关键点是不相容职务、不相容岗位的相互分离原则,主要包括:授权审批职务、业务经办职务、财产保管职务、会计纪录职务、审计监督职务等。这些职务的分离主要体现在:授权审批必须与业务经办相分离,业务经办必须与财产保管相分离等等。

  (三)人力资源环境对内部会计控制的影响

  众所周知,认识诸多环境因素中最具决定性的因素。人的活动是在环境中进行的,人是构成环境的重要因素同时又与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因为内部控制属于内部管理制度,它的主体只能是单位内部人员,所以经营管理者和所有员工都是内部控制的主体,而内部控制的目标实现也都依托在每个主体环节上,他们所管理的每个环节都可能出现因心理、技术和行为方式的错误导致内部会计控制失去应有的作用。内部控制仅能合理而非绝对确保目标的实现,而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出主体的主观能动性,确保控制目标的实现最佳化,是内部会计控制执行好坏的关键。所以管理部门应根据行业、岗位特点及目标,对每个岗位的职责、权限、工作范围加以明确,并建立一套对内部会计控制人才培养、提拔的人才管理机制,同时建立相应的考核标准,定期对其进行考核,对突出贡献的员工,委以重用和提拔。

  (四)内部设计监督体系对内部会计控制的影响

  内部审计是企业自我独立评价的一种活动。内部审计可通过协助管理、监督控制政策及程序以促进良好的控制环境的建设。企业制定出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并贯穿于生产经营活动中,但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制定得是否合理、是否有效执行、其产生的效果如何,都需要内部审计进行监督。企业应加强审计的作用,提高审计地位,以保证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审计部门在充分了解企业生产经营及职责权限的基础上,按照其职责权限的范围,明确内部控制审计标准,对内部控制的完整性、合理性、有效性进行全方位跟踪审计,考察其制度在具体执行过程中的可行性及是否存在监督不利的因素,对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制定的可行性做出正确的判断,及时加以修正和完善,从而促进经营管理目标的实现。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内部会计控制是一项综合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它贯穿于生产、经营过程中,它的每一步运行都与其所处的环境息息相关。只有适合内部会计控制环境,才能使内部会计控制的作用和效果最大化,也才能通过内部会计控制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保证资产的安全、完整,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确保有关法律和规章制度及经营管理方针政策的执行,堵塞漏洞,消除隐患,避免和降低风险,从而实现经营管理目标。

参考文献

  1. 杜咏梅,程秀婷,张朴.浅议内部会计控制目标的实现与措施
  2. 卢斌.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局限性及其完善
  3. 许新华.内部会计控制的环境分析.会计之友,2006年第29期
阅读数: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