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储蓄动机是指激励人们进行储蓄的原因,它将揭示的是为何发生储蓄行为以及这种行为在数量、质量上的变化。
心理科学的研究成果表明,动机就是驱力和诱因。储蓄的驱力是指推动人们进行储蓄的“能量”,即驱使人们为寻找满足他们需要的东西而采取的储蓄行动,阐明人们释放收入“能量”进行储蓄的必要性。储蓄的诱因是指促使人们储蓄的目标对象,强调的是对储蓄行为的奖励所产生的引诱力,即希望得到的东西和试图避免的东西。驱力是一种内在动机,诱因则是一种外来动机。
上述前提下进行储蓄动机的考察,我们认为储蓄的驱力有四个方面:
第一,人们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从现在的收入水平来看,人们把一部分生活结余用来购买债券、股票进行投资或用于远期消费,这样,如何保存这部分货币是储蓄的推力之一。
第二,人们有集中一定量大额资金以备后用的需要。群众从长远生活考虑,须为不测事件建立准备金,积累养老基金、子女的教育基金和购房基金等。这又驱使人们为保存这部分资金寻找出路。
第三,人们对未来收入的预测,这在某种意义上决定着驱力的强弱。人们料想他将来的收入越多,他对未雨绸缪的积极性就越小。对未来收入的预料把握越大(例如收入来自一个稳定可靠的工作),个人必须积累储蓄金的驱力就越弱,反之亦然。
第四,文化因素的影响。东方民族深受儒家文化的熏陶,具有勤俭节约的传统习惯,在收入的分配上常是先储蓄、后消费。这也许是中国、日本、南朝鲜等国家储蓄倾向大的重要原因。
储蓄动机的另一个因素是储蓄的诱因,即吸引储蓄的外部环境,也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储蓄的利息收入。一般而言,储蓄存款的利率越高,对储蓄的吸引力也越大,储蓄的拉力越强。第二,银行的信用。人们对银行越信任,被认为储蓄的风险越小,银行也愈能吸引储蓄资金的增加。第三,储蓄品种的多样化程度。储蓄种类是否能在时间上、空间上满足人们不同的需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储蓄对于人们的引诱力的大小。第四,社会政治的稳定状况。人们一般用社会政治结构的稳定程度来衡量储蓄的安全性,因此,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将有利于储蓄的增长,而动荡的社会则会迫使人们选择货币贴身贮藏的道路。
储蓄动机按其指向大致可以分成:_安全型储蓄动机、经济型储蓄动机、消费型储蓄动机、节约型储蓄动机、随意型储蓄动机等五类,现分别叙述如下。
(一)安全型储蓄动机。这是以保证货币安全或为了保障年老生活,防止发生意外以应急需为目的的动机。由这种储蓄动机形成的储蓄存款,一般存取频率较低,但存期不一定很长。
(二)经济型储蓄动机,这是以通过储蓄获取利息为目的的动机。由这种储蓄动机形成的储蓄存款,一般具有金额较大,存期较长和存取频率低的特点。
(三)消费型储蓄动机,这是以未来的消费为目的的动机。人们的消费可分为即期消费、近期消费和远期消费三种。即期消费一般不需要储蓄,只有近期消费和远期消费才会产生近期储蓄动机和远期储蓄动机。近期储蓄动机是以近期消费为目的进行储蓄的动机,也称近景储蓄动机。由这种储蓄动机形成的储蓄存款,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周转金,具有存款金额小,存取频率高的特点。一般参加活期存款和期限短的定期存款。这种存款随着信用日益发达,存取方便,将会日渐增多。远期储蓄动机是以远期消费为目的进行储蓄的动机,也称远景储蓄动机。如为了购买彩色电视机、电冰箱等高级耐用消费品所进行的储蓄。由这种储蓄动机形成的存款,存取频率低,存期较长,待储足预定金额后,逢到有合意的商品,储蓄存款就转入消费,提取金额较大。
(四)节约型储蓄动机,这是以习惯性节俭为特征的动机。勤俭节约是我国劳动人民的优良传统,节约型储蓄动机,在我国广大农村尤具普遍性。追朔历史,我国古代道家主张寡欲、墨家主张苦行、儒家主张节欲等,都体现了这种节制或压抑消费的倾向。具有这种储蓄动机的储户,其消费在满足基本生活需求后,较多和较高的消费需要被抑制,形成储蓄存款。
(五)随意型储蓄动机,这种储蓄动机并无明确目f的,有因为一时冲动或其他无意识的原因而产生的储蓄动机。这种储蓄动机形成的存款不稳定,数额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