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产品出产进度计划是把企业的生产任务,按品种、规格和数量,具体地分配到各个季度和月份,并确定出各产品出产的先后顺序。不同生产类型的企业其产品出产进度的安排不同。
编制产品出产进度计划应遵循以下原则:
1、各种产品的出产时间和数量,应首先保证已有的订货合同的要求。在安排产品的顺序上,要分清轻重缓急;如先安排国家重点工程、重点客户订货、出口产品等的任务,再安排其他的一般性任务。
2、多品种生产的企业,要做到产品品种的合理搭配。尽量减少各计划周期(季、月)的生产品种;同时又能使各车间在各周期的设备和人力的负荷比较均衡。
3、新产品试制任务应在全年内均匀分摊,避免生产技术准备工作忙闲不均。
4、要使原材料、外构件、外协件的供应时间和数量与产品出产进度计划的安排协调一致。
5、要注意跨年度计划之间的衔接。如安排年初出产的产品时,应根据上一年度的产品在制情况,而对第四季度则要考虑为下一年度的产品出产做好准备。
在编制产品出产进度计划时,为了合理组织生产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一般应考虑以下要求:
1、订货合同规定的品种、质量、数量和交货期限,成套完成任务。在产品出产安排的次序上,应当先重点后一般,先计划内后计划外,先外贸出口后国内市场。
2、尽可能保证全年各季各月均衡地出产产品,使设备和劳动力负荷均衡,使资产占用和资金回收相协调,使产值和利润逐步有所增长,避免大起大落。
3、产品出产进度一定要与生产技术准备工作进度协调衔接。尽量不要仓促上马,以免因技术准备不周、原材料、零配件供应不及时而产生产品质量或生产中断等事故。
4、市场需求有季节性的产品原材料供应有季节性的产品,其出产进度一定要符合季节性要求,做到不误季节,及时生产。
5、要尽可能往前赶,各计划期末都要留出一定的生产能力为下一计划期生产作准备,以保证各计划期的产品出产进度互相衔接。
产品出产进度计划的编制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1、产品资料的准备
产品需求是产品出产进度计划的主要依据,因此,编制工作的第一步是准备产品需求资料。不同生产类型的企业,需求资料的来源往往不同。对大量大批生产企业,一般根据历史资料产生未来的产品需求量;对单件小批生产类型的企业,则根据积攒的用户订货,或通过走访用户而预计的订货量来确定产品需求量。对成批生产企业则从用户订货与预测两方面来确定需求量。
2、制定产品出产进度计划草案
产品出产进度计划是一种指导生产用的计划,不是销售用的计划,故在编制计划时应考虑以下的问题:
对于大批大量的生产企业,一般将产量均余地安排到各季各月,以便与流水生产方式相适应。对于成批生产企业,要着重考虑产品品种的合理搭配:对于产量较大、需求变动较少的产品可分配到全年的各季各月生产;对于产量较小的产品,尽量集中在某段时间内生产。当然,这种安排以不违反交货期要求为准则。对于单件小批生产,主要根据订货合同规定的数量和期限,适当地兼顾其他方面的要求,如同类型的产品集中安排,新产品与生产难度大的老产品错开安排等。
3、检查生产能力能否满足需要
产品出产进度计划的生产能力单位主要是生产车间,如铸造车间、机械加工车间;或取设备大组,如大件加工、齿轮加工、部件装配、总成装配;或取全车间的车工加工、钳工加工等的能力为核算单位。 按这样的能力单位分配产品生产任务,并进行任务量与实有生产能力的核算平衡。为此,需先计算产品任务在各能力单位的负荷分布。这种负荷计算分两步进行;首先按产品结构层次分解出每层物料(部件、零件、毛坯等)包含的项目和它们的计划交库时间,再按零部件的工艺路线和劳动定额资料计算它们在各能力组的负荷量,然后分时间周期(月)汇总成负荷分布图。负荷分布图的示例如下图1所示:
将各种产品的负荷分布图叠加起来,就可得到整个计划的生产能力需要量分布图。从生产能力需要分布图可以清楚地看出,哪些时期负荷过重,哪些时期负荷不足,进而对它们的进度事件或能力单位的能力进行调整,以得到一个合理可行的计划。
产品出产进度计划的按排方法,取决于企业的生产类型、产量大小和产品的生产技术特点。下面按不同的生产类型进行阐述。
1、大量大批生产类型
这类企业生产的特点是产品的品种少而产量大。因此安排产品出产进度的主要内容是决定各种产品的产量在各季、各月的分配问题,常用的方法有三种:
1)平均分配法,也叫均衡分配法。就是将全年的计划产量平均地分配到各季各月,这种方法适用于市场需要量比较稳定的产品。
2)均匀递增法,也叫分期递增法。就是将全年计划产量分期、分阶段均匀递增地分配到各季、各月,这种方法适用于市场对该种产品的需要量不断增加,而企业的劳动生产率稳步提高的情况。
3)抛物线型递增法。就是将全年的计划产量按照年初增长较快,以后增长较慢而形成的“抛物线型”分配到各季、各月的产量的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新投产的产品,而市场又对该产品的需要量不断增长的情况。
2、成批生产类型
这类企业的特点是产品品种较多,而各种产品的产量大小不一。因此,产品出产进度的安排,就不单纯是按季、按月分配各种产品的产量,而要考虑如何组织好各种产品的合理搭配,以减少每季、每月生产的品种数,增大每种产品的批量,同时要使设备、劳动力的负荷比较均衡,以便合理利用人力、物力,提高经济效益。通常采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将产量较大、季节性需求变动较小的产品,按“细水长流”的方式每季、每月都安排一定产量,尽可能使全年有比较均衡的生产,保持企业生产上的稳定性。
2)对于产量较小的产品,实行“集中轮番”生产的安排方式。这样可以减少每月同时生产的品种数,加大产品的生产批量,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一种产品,再轮换生产别的产品。这样可以减少生产技术准备和生产作业准备的时间和工作量。但这种方式可能会出现产品出产期与用户要求的交货期不一致的情况,会增加库存量,占用更多的资金或者影响按期交货。因此对集中在什么时间生产最为有利,要进行经济分析权衡得失,再作决策。
3)安排新老产品出产进度时,应有一定交叉时间。在这段时间内,新产品产量逐步增加,老产品产量逐步减少。这样可以避免由于骤上骤下带来的产量过大波动,造成生产技术准备工作时松时紧,也有利于工人逐步提高生产新产品的熟练程度。
4)精密产品与一般产品、高档产品与低档产品、复杂产品与简单产品、大型产品与小型产品,均应合理搭配,以使各工种、设备及生产面积得到均衡负荷。
5)安排各种产品品种搭配和先后顺序时,应当考虑生产技术准备工作的完成期限,技术组织措施的完成期限,以及关键原材料、元器件和外协件的供应期限等因素。
3、单件小批生产类型
这类企业的特点是产品品种多,每种产品的数量很少,而且不重复或很少重复生产,主要是根据用户需要,按订货合同组织生产。因此,安排产品出产进度时,首先要考虑保证订货合同规定的产品出产日期和数量。同时也要兼顾其它方面的要求。例如,同类型的产品集中安排,新产品和需要关键设备加工的产品按季分摊,错开安排等,以提高企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单件小批生产条件下,生产任务时紧时松,设备负荷忙闲不均情况难以避免,此时安排产品出产进度,可以考虑下述原则:
1)对那些已经订货的产品,优先安排国家重点项目的产品;优先安排生产周期长、工序多的产品;优先安排延期交货罚款多的产品;优先安排原材料价值高和产值高的产品;优先安排交货期紧的产品。
2)对那些已有初步协议的产品,可按概略的计量单位(吨位、千瓦、工时)作出初步安排,粗略地分配各季、各月的生产任务,随着各项订货的具体落实,通过季度、月度计划对原初步安排进行调整。
3)安排产品出产进度要考虑与生产技术准备工作进度的衔接,尽量使人力、物力、财力充分利用,要做好生产能力的核算平衡工作,保证各种订货按期投入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