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银行概览

目录

  • 1 什么是中央银行概览[1]
  • 2 中央银行概览的内容[2]
  • 3 中央银行概览的分析[2]
  • 4 参考文献

什么是中央银行概览

  中央银行概览是根据记录中央银行业务的部门资产负债表编制的重点反映基础货币的一种分析报表。

中央银行概览的内容

  中央银行概览的内容中央银行概览是根据记录中央银行业务的部门资产负债表编制的,是中央银行金融资产和负债的一种分析性报表,重点反映中央银行负债与净国外资产、对国内其他部门的债权等之间的关系。中央银行概览框架如表所示。

中央银行概览框架(CBS)
资产负债与资本
净国外资产
对非居民的债权
减:对非居民的负债
国内资产
对其他存款性公司的债权
对中央政府的净债权
对中央政府的债权
减:对中央政府的负债
对其他部门/次部门的债权
其他资产
基础货币
流通中的货币
对其他存款性公司的负债
可转让存款
其他存款
广义货币证券
其他广义货币负债
其他负债与资本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央银行概览是在中央银行部门资产负债表的基础上编制的,它比部门资产负债表更为综合。

  中央银行概览的项目与部门资产负债项目的关系,可以通过介绍中央银行概览项目解释清楚。

  1.资产。

  资产方包括净国外资产、国内资产、其他资产等。

  (1)净国外资产。净国外资产是国外资产减去国外负债的差额。国外资产是中央银行持有的可随时被用于国际收支的储备资产,是中央银行对非居民的总债权,包括货币黄金、持有特别提款权、在国际性金融机构存款、对非居民的贷款等。国外负债是中央银行对非居民的总债务,包括外国政府和外国中央银行的存款、其他非居民存款、向非居民发行的证券、在回购协议货币掉期中产生的向非居民的贷款、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存款和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贷款。

  (2)国内资产。国内资产等于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中央政府净债权和对其他部门债权之和。对其他存款性公司的债权是中央银行对其他存款性公司的融资,主要包括在非股票证券和贷款等资产项目中。对中央政府的净债权是中央银行对中央政府的债权与对中央政府债务的差额。对中央政府的债权包括持有中央政府的债务和贷款等债权,对中央政府的债务包括中央政府的存款等负债。对其他部门的债权包括对州和地方政府的债权、对非金融性公司的债权、对金融性公司(其他存款性公司除外)的债权和对住户和非营利性机构的债权。

  (3)其他资产。包括所有其他金融资产和非金融资产。所有其他金融资产包括保险技术准备金金融衍生产品以及单独列出的其他应收账款等。非金融资产包括固定资产(场地、设备)、贵重物品和其他各种非金融资产。

  2.负债。

  中央银行负债主要由基础货币、其他负债和资本项目构成。

  (1)基础货币(储备货币)。主要由流通中的货币和对其他存款性公司负债所组成。流通中的货币是中央银行发行的硬币纸币,其中包括由其他存款性公司持有的现金,一般只包括对居民的负债。对其他存款性公司的负债主要指其他存款性公司在中央银行的存款,有些对其他存款性公司的负债(如债券)可能不包括在基础货币之中。基础货币除以上两项外,还包括可转让存款、其他存款、中央银行发行的广义货币证券等。对于这些中央银行负债,有的国家把其中某些项目列入了基础货币,有的未列入基础货币。其原则是,只要中央银行的某种负债构成了国家定义的广义货币,则该负债也是基础货币的组成部分。

  (2)其他负债。其他负债包括取得的贷款、保险技术准备金、金融衍生产品和其他应付账款保险技术准备金可能因中央银行承销存款保险或向雇员提供保险或退休基金而产生。

  (3)资本它等于实收资本留存收益、呆账准备、特别提款权分配和重新定值等项目的总和。

中央银行概览的分析

  中央银行概览分析中央银行是创造基础货币的部门,因此中央银行概览分析的重点是基础货币的构成及基础货币形成两个方面。

  1.基础货币构成的分析。重点分析其他存款性公司的存款所占比重及其变动原因。其他存款性公司是创造存款的机构,它们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与其存款扩张是呈反向变动的。

  2.基础货币与国内资产关系的分析。重点分析其他存款性公司和中央政府的国内信贷对基础货币形成的影响。

  3.基础货币与净国外资产关系的分析。重点分析基础货币的增幅与净国外资产的增幅变动情况,判断净国外资产对基础货币形成的影响。

  4.基础货币形成总量的分析。这是根据资产负债表的平衡关系,分析基础货币与其他资产负债项目的数量关系。具体计算公式是

  基础货币=净国外资产+国内信贷—其他负债和资本

  根据这一等式可以分析各项目对基础货币形成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杜金富主编.21世纪高等学校金融学系列教材 货币与金融统计学 (第2版).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年01月第2版.
  2. 2.0 2.1 杜金富主编 .货币与金融统计学 2版.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年6月.
  
阅读数: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