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信息服务

目录

  • 1 什么是个性化信息服务
  • 2 个性化信息服务的特征[1]
  • 3 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必然性[2]
  • 4 个性化信息服务存在的问题[2]
  • 5 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实现途径[2]
  • 6 参考文献

什么是个性化信息服务

  个性化信息服务,包括个性化信息和个性化服务两个概念。个性化信息是指反映个体特性的一切信息,或者是指由个体特性对信息需求的决定关系而产生的一系列对个体有用的信息。个性化服务则是以“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模式,是根据用户的信息需求,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数字化信息资源,主动向用户提供具有针对性的能满足用户个性化信息需要的信息和服务。它针对不同的用户需求,采用不同的服务方式,提供不同的服务内容,实现服务内容、方式、时空的个性化。

个性化信息服务的特征

  个性化信息服务体现了“用户第一”的服务理念。以用户的需求为中心,既是一种个性化服务,又是一种信息服务。相对于传统的信息服务模式,个性化信息服务的主要特点在于:

  (1)信息服务的针对性。个性化信息服务通过研究用户的行为、兴趣、爱好和习惯来自动组织信息内容和调整服务模式,所提供的信息是根据用户特定需求定制的,能够有针对性地满足用户的需求,使用户不必面对大量不感兴趣的信息而不知所措。

  (2)信息服务的主动性。个性化信息服务能够主动感知不同用户的个性化信息需求,及时主动地将信息推送给用户,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为用户节省大量信息搜集的时间与精力。

  (3)信息服务的灵活性。个性化信息服务能够按照用户指定的方式进行服务.如满足用户对信息的显示方式、提供结果的方式以及服务时间、服务地点的要求,为用户带来了时间和空间上的灵活性,使用户可以在其希望的时间和地点接受服务,方便地获取和利用信息资源。

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必然性

  “以用户为中心”是图书馆服务的根本思想,“不管使用的设备和信息系统多么复杂,其目的都是相同的— —助人.”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才是图书馆的根本目的和发展趋势.随着信息服务业从以信息机构为主导向以用户为主导的服务模式转化,一种结合了新技术的更优越的,更人性化的服务——个性化信息服务必将成为图书馆的主导服务形式。

  (1)现代用户信息需求需要个性化服务.以网络为中心的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信息存储技术的互接,已形成全方位的信息服务网络.用户对信息的需求不再只局限于单一的载体,而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得到满足.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个性化服务可以按用户的个性客观需求将所需信息集中获取,从而满足需求.

  (2)信息资源多样化需要个性化服务信息资源多样化.网络化使图书馆拥有了超过自身实际收藏的“虚拟馆藏”,通过网络,可将服务延伸至其他图书馆、教育机构、学术机构等.通过馆际互借、文献传递、电子化文献网等获取途径,将多种来源的信息资源进行个性化细分后,提供给用户.总之,在网络环境下,对任何一个用户而言,其所需要的信息资源往往是一种存在于多种载体、来源于多种渠道并根据用户的需求,经过专题细分后的信息资源的集合。

  (3)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个性化信息服务提供了技术支持.目前支持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所需的支撑技术已经基本成熟,其中包括:web数据库技术,用于完成用户登录、身份认证、数据匹配等;网页动态生成技术(ASP、ISAU、CGL等),根据用户数据动态生成网页;数据推送技术,实现主动服务;过程跟踪技术,跟踪用户身份、监控用户过程,例如Cookie等;安全身份认证技术,提供安全严密的身份认证管理,例如X509、PKI技术等;数据加密技术,保障数据在网络环境下的安全传输,例如公开密钥技术、SSL协议等:信息挖掘与智能代理技术,用于网络信息资源的管理与服务,是联系信息用户和网上信息的中介。

  (4)网络环境的优化为个性化服务创造了条件.近年来,各高校图书馆大都具有了较好的网络环境,管理工作实现了自动化,并且建立了各自的馆藏数据库、特色数据库、数据库镜像站点及主页.可以通过网络将自己的局域网连接到校园网,继而连接到国际互联网.图书馆网络化的实现,从根本上打破了图书馆之间相互独立、封闭的局面,使得信息交流、数据获取畅通无阻。

个性化信息服务存在的问题

  (1)信息资源建设问题.信息资源建设是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前提 个性化信息服务往往需要将信息资源分类整合成各类模板.这些模板的生成要依据用户细分的原则及资源之问的内在联系来组织,从而保证其科学性.图书馆在信息资源建设时还应积极引导用户参与资源建设,保持与用户的交流,接受用户的推荐和信息反馈,允许用户将自身需要的、不在模板中的信息资源添加到个人资源或链接中.

  (2)服务效率与服务反馈问题.图书馆开展个性化服务最重要的评价指标是服务是否到位.要提高个性化服务效率,首先必须建立和完善个人信息环境,改进图书馆个性化服务.在个性化服务的过程中,服务反馈是进一步改进个性化服务质量的重要基础,这不仅仅反映用户的满意度,更是今后如何进一步开展个性化信息服务工作的重要依据.

  (3)用户个人信息及隐私权保护问题 图书馆在开展个性化信息服务的过程中,为了使服务更具有效性、针对性,提高用户的满意度.同时,也是技术上的要求,有必要收集用户的个人信息,因此,图书馆一方面要教育用户加强个人信息及隐私权的保护.另~ 方而要制定相关的保护制度和规则,并强化图书馆员的职业道德职业纪律法律意识,重视对用户个人信息及隐私权的保护,在收集、存储、控制、传播、使用用户个人信息数据时都应注意合法性.只有这样才能取信于用户,使图书馆与用户形成一种互信的沟通模式,从而促进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健康发展.

  (4)个性化信息服务人才短缺 个性化信息服务与以往的信息参考咨询服务不同,需要个性化信息服务人员具有较为广博而扎实的学科知识和较强的检索能力、分析综合能力、社交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调研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等.然而,当今高校图书馆参考咨询主要是由一些高职人员担任,这部分人员工作扎实,比较熟悉馆藏,协调能力强,但知识结构单一,普遍缺乏课题所涉及的学科知识.可以说,高校图书馆普遍缺乏有信息分析市场调研、营销攻关等能力的高素质个性化信息服务人才.

  (5)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图书馆开展个性化信息服务,不可避免地要涉及网络信息资源和电子资源.由于目前我国对网络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还很不完善,因此版权争议和著作权侵犯问题可能会影响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实施进程。

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实现途径

  1.服务理念转变是图书馆开展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前提

  现今传统的服务理念正在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即从“以书为本”向“以人为本”转移.传统的观念认为,图书馆的规模和实力以藏书 和馆舍面积来衡量,所以馆藏的建设和管理成为传统图书馆的重中之重.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类进入知识经济社会,高新技术特别是以微电子、信息高速公路和多媒体技术为标志的网络信息技术革命,给现代图书馆的管理工作赋予了全新的内容,使图书馆的工作内容和服务方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即从以有形文献服务为中心到以数字信息服务为中心,从以藏书量为实力标志到以信息提供能力为标志;从以手工服务方式为主到以智能化服务方式为主.因此,图书馆树立“以人为本”、“读者第一”的服务理念,为用户提供个性化信息服务是图书馆适应网络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2.数据库查询服务

  这是一种比较初级的定制服务,最常用的方式是建立“镜像”数据库,为用户提供服务.“镜像”是将网上信息系统合理地备份下来,供本馆用户使用.“镜像”数据库是由图书馆员根据用户要求,预先设定网址,合法备份网上信息,进行自动跟踪,然后进行筛选、下载,建立自己的专业数据库,并定期更新,为用户提供专题跟踪服务.这种数据库可以反复使用,并且可以建立检索文档,避免重复上网查找.但由于这种服务方式对用户目标群体缺乏明确的细分和定位,每个受众的查询模式和所获得的信息模式基本上是相同的,所以它只是个性化信息服务的雏形.

  3.建立个性化信息服务平台

  用户建立个性化信息服务平台是实施高层次个性化信息服务的重要措施.图书馆可设计专门的计算机系统,为各类用户提供定制的个性化服务,平台界而的设置应当反映“以人为本”、“用户至上”的服务理念,充分反映用户的个性化信息需求,充分满足实用性要求。并兼顾灵济性、准确性和权威性等要求.通过基于灵活分析的、可方便定制的个性化资源组织机制,形成对个人或课题特殊需求的要求,实珊个性化信息需求的智能代理——用户在定制信息源、检索条件、检索方法和显示格式描述后,系统根据用户的需求,定期自动地检索符合用户定制需求的信息,并将最合适的结果按用户事先定制的方式反馈给用户.

  4.建立特色数据库.实施深度细分的定题服务

  个性化服务是建立在图书馆特色藏书基础上的,特色数据库建设是开展个性化服务的根本保证.在提供服务的载体上,采用计算机对文献信息进行管理、开发和利用,借助先进的网络传输技术和设备,对资源进行技术加工整合.特色数据库可以提供网上检索、浏览、下载,改变了传统的服务模式.因此建立具有馆藏特色的特色数据库,有针对性地实施定题信息服务,可以节省用户检索信息的时问,并满足其最大需要.

  5. 转变馆员角色.设立参考馆员制度

  参考馆员制度的设立对当前图书馆的馆员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在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环境下,图书馆馆员所扮演的角色发生了重大的转变.馆员的主要工作既不是文献资源的保管者、传播者,也不是信息技术的探索者,而是面向用户的信息导航员.参考馆员作为图书馆的形象和代表,不仅具有较高的业务素质,还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在实践中,参考馆员要不断学习新知识、研究新问题,注重服务理念、服务方式以及信息内容的创新,这是图书馆馆员做好个性化信息服务工作的前提。

参考文献

  1. 1.0 1.1 朱妙敏,黄立平.个性化信息服务在证券业中的应用探索(A).中国管理信息化.2007,11
  2. 2.0 2.1 2.2 李昕.个性化信息服务的理论分析(A).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6,6
阅读数: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