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建构心理学

个人建构心理学(Psychology Of Personal Constructs/The Psychology Of Personal Constructs)

目录

  • 1 什么是个人建构心理学[1]
  • 2 个人建构心理学的内容[2]
  • 3 个人建构心理学的特点[3]
  • 4 参考文献

什么是个人建构心理学

  个人建构心理学是由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乔治·亚历山大·凯利创立的一个心理学思想体系。个人建构心理学既是一种认知的人格理论,也是一种心理治疗的方法和技术,某种程度上还是一种人本主义心理学

个人建构心理学的内容

  一、人格结构

  在Kelly的人格理论中.主要结构概念是建构(construct),即用来解释和预测事件的认知结构。Kelly提出了“人人都是科学家”的命题,意即每个人都像科学家一样,总是试图认识世界,而科学家工作的主要目的就是获得确定性或减少不确定性。Kelly在治疗工作中发现,人们最需要的也是对周围世界的解释、对未来的预测和对事物的控制,即需要获得确定性或减少不确定性,这正好与科学家所做的事相似。人一来到这个世界.就要接受各种刺激,他必须去理解这些刺激,理解这个世界,进而预测和控制有关的事物。如果我们不理解这个世界上所发生的事,不理解自己和身边的人的所作所为,不能预料未来会发生什么,对事件的发生发展无能为力,即生活在不确定的世界中,我们就会感到不安。因此,我们与科学家一样,要不断地提出问题、建立假设、检验假设并预测结果,以减少自己对世界的不确定感(Kelly,1955,P.15)。举例而言,你2点有个约会,现在l点半,公交车却碰上交通阻塞。怎么办?这类日常决策过程和科学家解决问题的过程并无本质区别。你会提出问题(怎样按时赴约?);预测答案(来不及了,打电话再约);分析利害关系(爽约太伤感情);假设可能方案(先通知他稍等,再乘出租赶去);最后执行可控事件(坐出租车,按时赴约)。

  每个人都像科学家一样,不断地对自己的经验加以概括。通过概括,我们就能够发现一些事物彼此具有相似之处,并可以与另一些事物区分开来。如有的人高,有的人矮;有的东西是白的,有的东西是黑的;一些东西在生长,另一些东西在死亡。这种对事物的相似性和相异性的认识,就形成了我们对世界的建构。Kelly认为,任何建构都是双极的或二分性的.如友好一敌意、热情一冷淡、善良一邪恶。这种建构要得以形成.至少需要对三个事物加以比较,即两个相似的事物和一个相反的事物。例如,要形成硬一软这一建构。就要有两个硬的东西和一个软的东西,或两个软的东西和一个硬的东西。通过对三个东西的比较,方能形成对相似性和相异性的认识,即形成一个建构。

  面对同一事物,不同的人可能会形成不同的建构。例如,同是与第三个人(他)交往,你可能用聪明一愚蠢、文雅一粗俗、有趣一无趣等建构来看待他,而我可能用友好一不友好、男人气一女人气、自信一自卑等建构来看待他。因此.他在你眼里可能是一个聪明、文雅、有趣的人,而他在我眼里则可能是一个不友好、女人气、自卑的人。不同的建构导致我们对同一事物作出不同的反应。

  对同一事物可以作出不同的解释,即对同一事物可以有多种建构,各种建构无对错之分。没有绝对客观的事实,也没有绝对正确的真理,只有不同的建构。我们从多种建构中选择自己的建构.从而形成自己的建构系统。因此.个人在创立自己的建构系统时是自由的。他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的建构。但已经形成的建构会影响个人预期事件的方式,进而决定个人对待世界和人生的方式。“两个人从监狱的铁栅栏里向外看,一个人看见泥土,而另一个人则看见星星。”(Hergenhahn,1986,P.364)Kelly将以上观点称为建构选择论或建构多元论(constructive ahernativism)。

  每个人都有一套相对固定的建构系统,正是这种相对固定的建构系统,决定着我们的行为模式。个人的建构系统使人能够对世界进行解释、预测和控制。实际上,一个人的人格就是他的建构系统。那么,我们如何才能了解一个人的建构系统呢?Kelly在其临床实践中设计了一种“角色建构库测验”,用于诊断人们的个人建构系统。

  二、人格动力

  Kelly对人格动力的看法,迥异于其他人格理论。他不以动机、驱力、刺激、需求等概念来解释行为。在他看来,“动机”一词是冗言赘语。“动机”这个概念假定人是无行动能力的.需要某种东西的驱动。而他认为人本身就是一个主动活跃的个体,天性如此,不需要有任何动机力量的存在。“除了他是活生生的人之外,没有任何原因能激励一个人。”(Kelly,1955,P.49)这是一个相当令人惊讶的说法。既然Kelly认为无需用动机的概念来解释人的活动,那么他如何解释个体的活动方向呢?Kelly的基本假设是:“一个人的心理历程是由其预测事件的方式所引导的。”(Kelly,1955,P.46)就是说,人们看待未来的方式决定了他们的行为(思想和行动)。

  三、人格发展

  Kelly认为.人的发展就是努力通过不断界定和完善其建构系统而增强对世界的理解。正如其他重要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一样,Kelly认为这种倾向是先天的.而不是后天习得的,尽管他认为个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在个体人格发展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他反对机械主义的学习理论,即行为只是由环境事件的操作所决定的。在他看来,个体不只是简单地对环境作出反应,相反,他们能对环境事件作出积极的、独特的和系统的建构,并利用这些建构来预测事件。人们对环境作出反应的目的并不像强化理论家所假设的那样,是为了寻求快乐和避免痛苦,而是为了积极地寻求提高预测的准确性。

  为了说明个体如何利用环境信息来决定行为,Kelly发展出一个重要的模型.即周视一先取一控制的循环(circumspection-preemption-control cycle,简称CPC循环).人遇到新情境时,开始会小心谨慎地考虑多种建构,作为对情境的可能解释;接下来是先取期,人们会减少可供选择的建构的数量,只认真考虑那些有助于解决问题的建构;最后在控制期.人们通过选择一个他认为对解决问题最有用的建构来决定行动的方向。

  根据Kelly的观点,人们总是以CPC循环的方式在行动,通过不断的CPC循环,每个人都在不断发展、完善、修订着自己的个人建构系统。由于每个人所接触到的环境事件不可能完全相同,因而CPC循环的结果,就是每个人都逐渐形成自己的人格,发展出适应自己个人生活史的建构系统。因此,Kelly把人格发展的过程视为个体与环境之间的一种创造性的、动态的互换,其目的是增强对环境的理解和控制。

个人建构心理学的特点

  个人建构心理学通过目标回顾和组织练习册的方法让个体用来培养自我理解的各项维度,帮助其进行职业探索。该理论关注职业踌躇方面的问题,打破了以往认为职业踌躇是人格问题或缺陷的一种症状的观点,认为它只是前进过程中的一个转变。当一个人失去在世界(或工作)中的地位时,或需要去解决一个摇摆不定的疑问时,踌躇便发生了。这种不定是一种朝向意义和一个能够改变人生道路、对人生起着塑造作用的决定运动,而人生设计可以对解决个体的踌躇起重要的影响。对于家庭来说,可以使用言语和图片的方法帮助个体分析对职业生涯的准求,收集其在技能能力价值观和信念体系、兴趣以及相关影响方面信息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赵忠宇著.个人建构心理学思想与理论建构[D].吉林大学.2013.
  2. 郭永玉,贺金波主编.第八章 认知与社会认知理论 人格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04.
  3. 申仁洪编.特殊儿童生涯发展 问题与对策.科学出版社,2012.03.
阅读数: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