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理论

目录

  • 1 什么是集成理论
  • 2 集成理论的要素[1]
  • 3 参考文献

什么是集成理论

  集成理论是九十年代出现的一种新的管理哲理和方法,其核心思想是重新审视在管理领域占统治地位的分工思想,而以集成管理的思想取而代之。集成理论不是绝对无分工,而是以集成群为核心,适度分工。

集成理论的要素

  海峰等(2000)提出,集成论的基本问题包括集成单元、集成模式、集成界面、集成条件、集成环境等五个要素,认为这“五要素”是系统研究集成理论体系的基本问题。这五要素分别说明了用什么(集成单元),在什么样的环境下(集成环境),通过何种方式(集成模式)、用什么来连接(联系)需要集成的单元(集成界面),在什么样的条件下(集成条件)来完成集成,实现集成的目标。但是这里有一个相互重叠的就是“集成界面”和“集成条件”,为集成条件里本身就包含了“界面条件”(海峰等,2000)。根据项目管理,上述“五要素”中没有提到“集成工具”,更没有“集成目标”。所以需要海峰等提出的集成“五要素”进行修正和补充。

  马克思《资本论》中,提出生产力的“三要素”是: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这里包括实施主体(劳动者)、实施工具(劳动资料)和实施对象(劳动对象)。霍国庆和杨英(2001)在研究集成管理时,阐述了集成管理的空间结构要素,即管理主体管理对象管理方法管理手段。可见,一般而言,一种主体性的创造性行为包括主体、目标、对象、方法(模式)、工具、条件、环境这七大要素。所以在本文中集成的“七要素”应该是:集成主体(Object)、集成目标(Goa1)、集成单元(Unit)、集成模式(Mode1)、集成工具(T0o1)、集成条件(Condition)、集成环境(Enviroment)。

  (一)集成目标

  集成目标,顾名思义,就是集成所要完成的任务和达到的目的。确定了集成目标,就确定了集成的思路,决定着是选择当前的集成工具还是创造新的集成工具,选择架构集成、模块集成还是综合集成(集成模式)等。

  集成有综合集成和局部集成之分,而集成目标就决定了是采用综合集成还是局部集成。一般而言,企业很难做到综合集成,如流程再造,多数企业是局部集成,如信息集成、人力资源集成、组织集成等。因为综合集成对组织运营产生震荡性影响,是一种“休克式”集成,中间会产生中断,除非是产生一种全新系统,而不是在原系统上改进。这很容易使企业濒临绝境甚至解体和破产。局部集成不影响整体运行,如企业的信息技术集成等。为了便于员工之问、员工与客户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便于信息的传递和处理,为了更好地掌握企业资源的情况,有必要对企业所有资源信息进行集成,这就有必要实施ERP(企业资源计划)或MORP(面向市场的资源计划)(蔡西阳,2008)。因此,集成目标的确是有路径依赖的,往往在原系统的基础上进行集成,实现局部效果的重大提升。

  (二)集成主体

  集成主体,就是集成过程有什么样的人或者组织来完成。集成主体可以被认为是掌握知识、资源、能力等集成要素的对象。在集成过程中,往往有人或组织来实施集成:企业家、技术所有者、资本所有者。

  企业家具有冒险精神、创新精神(汪丁丁,1999),同时还具有团结协作能力,具有很强的领导力,如马云,尽管他不懂技术,也没有很多资本,但他是企业家,因为他可以集成人力资源、组织资源技术资源财务资源等。

  技术所有者是指拥有一定技术和知识的人,包括技术人员、专家及专家团队。他们所拥有的、控制的或认识到的技术不一定是最新的、最先进的,但一定是比较全面的。技术所有者通过掌握或了解比较全面的技术(知识)才能将技术资源集合起来实现集成。当然拥有先进技术的人或者组织,往往具有很强的技术集成能力。

  对于资本所有者而言,尽管他们没有技术,但是他们可以通过控股并购等方式有效参与整合各种资源(包括技术资源和人力资源),严格意义上来说资本所有者也是企业家,他们的投资行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集成。所以集成主体必须具备企业家的精神和能力,或拥有技术资源,或掌握大量资本,才能实现集成。随着产品和技术复杂性程度的不同,掌握企业集成所涉知识、能力和资源的主体呈现多元化,涉及范围包括个体、团队、企业职能部门、企业(含企业的竞争对手和合作伙伴)、其他相关组织和用户等。因此,集成过程要求集成主体能积极思考、有效沟通和协作,创造协同效益。集成的关键在于集成过程包含了集成主体积极能动的优选行为过程。其特点是经过有目的、有计划的比较选择,各集成创新主体既能够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之间又能够实现优势互补。

  集成过程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的发挥,而创造性思维来源于人的智慧,因此在集成创新企业中人力资源的支撑是整体运作的关键。从集成目标来看,集成目标是综合性集成还是局部或单项集成,对相应的集成主体要求也不同。如技术集成则要求“T型”团队。Iansiti在其《Technology Integration》一书中,描述了企业对“T”型人才的要求,也给出了企业“T”型人才充足度的具体测算值。他认为一个成功的技术集成团体的“T”型人才必须至少达到50%,员工要有经常参与从产品概念开发到制造的所有主要项目阶段的工作经验,因而,企业不仅要善于吸引“rr”型人才,还要善于培养“T’,型人才;要尽量让员工们经历不同的工作锻炼,让他们完成不同的任务,促使他们成为多面手。在产品开发过程中,跨功能的研发小组是很重要的,因此跨功能小组把具有不同专业知识的专家集中起来,从不同角度用不同的专家知识解决问题,而且研究也表明,一个跨功能小组也有很好的绩效表现。

  由于研发设计、生产经营管理的复杂性程度不同,所涉及的知识、能力、资源会由不同层级的主体掌握。当复杂性程度较低时,只需少数主体在一个部门(如研究开发部门)内就可以完成;当复杂性程度较高时则需要集成多个部¨(如市场、研发、制造等)专家的智慧,甚至需要集成多个组织中专家的知识技能。因此,不同复杂程度的集成,需要不同层次的集成主体,主要有以下六个层次:(1)个体层次上的集成,即个人构成了在一定深度与广度上的知识的充分集成;(2)一个研究团队的内部成员的集成,主要体现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开发研究之间,以及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3)研究团队之间的交流,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靠一个学科单独成功实现创新已不现实,研究团队必须依靠其相近学科甚至是不相干学科进行联合研究,因而不同研究团队之间的交流程度是集成(创新)能否实现的关键之一;(4)企业内部不同职能部门之间的集成,并行工程(CE)及准时制(JIT)的提出和发展要求企业的市场、研发、设计、制造、销售等部门协调结合在一起;(5)组织群体之间的集成,通过集成,在多方的相互激发下,会促进整体创新能力的提高;(6)区域、国家或甚至全球层次的一个知识集成网络,通过虚拟组织战略联盟等形式在世界范围内构筑其集成网络,充分利用世界各地的知识资源来推动集成(创新)(张华胜、薛澜,2002)

  (三)集成单元

  集成单元是指构成集成体或集成关系的基本单位(集成要素),是形成集成体的基本物质条件。集成单元具有如下特性:

  1、可集成性。集成主体对集成的认识以及当前的技术条件(集成工具)决定了哪些要素可以集成,也就是说成为集成单元的首要前提是要素具有可集成性。如尽管芯片和集成电路可以成为计算机的集成单元,细胞也可以成为有机体的集成单元,但目前的集成技术(集成工具)和集成模式,决定了还不能够将芯片和集成电路与细胞有效地集成起来,成为一个具有特定功能的集成体,也就是说,集成技术(集成工具)和集成模式的制约,对于特定的集成目标而言,它们还不能成为集成单元。

  2、层次性。即集成单元是相对的,某一具体集成单元是相对于具体对象而言的。以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为例,该系统通常是由技术子系统,制造子系统、管理子系统、质量保证子系统、数据库子系统及网络支撑子系统组成,各子系统即为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的集成单元;而其中的制造子系统又是由柔性制造成组技术等集成单元构成。可见,集成单元具有层次性,处在不同层次的集成单元,有不同的内容。

  反映集成单元内在性质的因素称为质参量,反映集成单元外部特征的因素称为象参量。质、象参量的相互作用是集成单元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集成关系形成和发展的内在依据和基本条件,确定和判别集成关系的核心就在于识别和掌握集成单元的质参量和象参量。在集成关系中,不同集成单元的相互作用可以通过质、象参量之间相互作用来体现(海峰等,2001)

  (四)集成模式

  集成模式,是指集成单元之间物质、信息和能量相互联系的方式,反映了各集成单元之间的组织方式和路径。从集成的行为方式来看,集成体中存在互补型集成、互惠型集成和协同型集成三种关系;从集成的层次来看,集成体中存在单元集成、过程集成系统集成三种组织形式(海峰等,2001)。从集成方向来看,集成有水平集成和垂直集成之分(黄杰,2003)。

  从集成单元之间的组织方式来看,有架构集成、模块集成和综合集成之分。构架集成就是改变元件连接的方式,而维持其核心设计概念不变,与元件有关的基础知识也不变,是利用企业内部、外部已有的元件技术构架,通过集成形成新的技术构架,以提高企业绩效的过程。模块集成是现有技术、元件等集成要素被替代而各要素之间的联系保持不变的一种集成模式,如数字电话替代模拟电话、柴油发动机中的电子引擎控制,模块化的集成系统由各自具有独立功能的模块组成,模块之间相互独立,通过标准界面实现松散连接(LooseCoupling),具有可互换性。

  (五)集成工具

  集成工具是指完成集成过程所采用的手段和工具,集成丁具主要三种,即物理技术(Phvsic Technotogy,PT)、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IT)、制度(1nsitution)。Wernerfeh把资源分为有形资源(tangible resource)和无形资源(intangible resouree),资源集成就是要把各种资源看成集成单元。本文根据这个标准,把集成单元分为有形(tangible)和无形(intangibleo不同类型的集成单元、不一样的集成关系、不同的集成条件和集成环境将影响着集成丁具的选择,如物理性集成单元采用物理技术。组织系统如过程管理往往采用制度和信息技术(见表2)。

  

  集成单元越趋向于“无形”,则集成具也越趋向于“无形”,从物理技术到信息技术、到制度,越来越趋向于“无形”。

  (六)集成条件

  集成条件实际上是集成体的内部环境。

  1、联系条件。集成单元之间必须存在物质、信息和能量的联系,这是集成体形成的基本条件。集成单元之间如果没有联系,就不可能实现集成。当然,集成单元之间的联系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集成工具的发展。集成_[具发展了,原本没有联系的单元和系统可能会建立联系,如人体测量技术的发展产生了人体芯片等。

  2、界面条件。集成单元之间需要通过接口来建立彼此之间的联系,这一接口就是界面。对于同质的集成单元的集成,不需要集成单元之间的信息、能量或物质上的转化,界面将会比较简单;对于异质的集成单元的集成,需要在异质的集成单元之间建立某种信息、能量或物质上的联系,以实现彼此之间的转化。当这一界面可以实现多种类型的集成单元的集成时,就建立了集成平台。

  3威本。任何活动总是需要成本的。集成体的集成密度和维数受一定时空的限制,且界面形成又有能量损耗,这就需要一定的空间、时间或经济成本上的考虑,因此,集成成本是集成活动的约束条件。因此这也是集成边界所要考虑的问题,集成不能无限制地提高集成目标。

  4、选择条件。在集成关系的形成中,集成单元的选择不是随机的,而是有规可循的。任一单个集成单元都有选择其他集成单元或被其他集成单元选择的可能。一般而言,集成体的集成密度和维数受一定时空的限制,且界面形成又有能量损耗,因此,以能耗最小为目标的集成关系,是判定或选择集成单元的条件。同质度高、融合度高、单界面、少界面(介质)、适宜的集成密度和维度的集成关系是集成的优化方向。

  5、要素条件。一是集成单元之间要有可集成性,集成工具的创新如默会知识的编译。二是从集成单元来看,至少有三个以上的集成单元才能称其为集成,没有足够数量的集成单元,就不会有足够的集成模式或者集成工具可供选择。三是集成单元可供选择数量众多,集成主体可以在众多的单元中,选择适合的可供集成的单元,大多数集成体属于这一类,如集成电路里的二极管三极管等。如果没有足够可选择的集成单元,则需要创新集成单元,如果没有集成单元的创新、模块和架构上的革新,都不能实现集成,不可能实现空问上的微型化、时间上的极大缩短、功能上的极大提升的集成目标。

  (七)集成环境

  集成环境对某一具体的集成体来说,其关系是外在的。集成环境主要是宏观环境产业环境。集成总是在一定环境下发生的.环境影响着集成能否实现。

  宏观环境主要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技术环境,即PEST政治环境影响着某些技术的进出口,从而也影响着某些集成产品能雨实现,这主要涉及军事产品;经济环境影响着集成产品的消费问题及集成创新问题,如在经济较为落后的地方,自主创新就比较困难,这就越发需要进行集成创新;社会环境主要是指社会认可和文化认同方面,如某些通过跨国并购来实现资源的集成时,可能会遭到他国或区域的反对;技术环境则决定着某些集成能否实现,集成总是需要一定技术,尤其是技术集成,那么技术的整体发展水平决定了能否实现技术集成。产业环境,即中观环境,产业发展的成熟程度及竞争程度,影响着集成。当产业发展还处于上升期时,产品种类和企业数量较少,企业问没有什么竞争,企业还有较大的盈利空间,此时企业还没有形成集成的必要性。当产业发展成熟时,企业问的竞争十分激烈,那么企业不仅需要站在自身角度来集成资源,还需要站在供应链角度集成资源。

参考文献

  1. 余吉安,高全,高向新,高键.再论集成理论的基本问题[J].生产力研究2009,4
阅读数: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