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量促销

目录

  • 1 什么是限量促销
  • 2 限量促销的优势[1]
  • 3 限量促销操作关键[1]
  • 4 限量促销的注意点[1]
  • 5 限量促销案例
  • 6 相关条目
  • 7 参考文献

什么是限量促销

  限量促销是指企业抓住消费者别具一格的消费心理,利用物以稀为贵的道理来销售限制数量的商品,吸引追求个性的消费者限量促销法就是灵活运用供求杠杆,给消费者制造紧俏心理,促进销售

限量促销的优势

  1.限量销售的商品给人稀少的感觉,物以稀为贵,商品越少,越能刺激顾客的购买欲。

  2.限量销售满足顾客好炫耀的心理。购物者拥有别人没有或很少拥有的商品,会使顾客的优越感油然而生,刺激了顾客好炫耀的心理,使顾客以拥有该商品为荣。

  3.满足顾客追求个性化的心理需求。现代顾客的需要已从“拥有大家都有的东西”转变为“拥有别人都没有的东西”,即强调个性的倾向愈来愈显著。随着消费者水平的提高,人们有条件,有能力来追求个性。所以,巧于个性化商品的追求趋势也越来越明显地要限量销售,能够避免自己与别人雷同,使自己与众不同,满足了个性化追求。

限量促销操作关键

  1.应以独具特色、惟此一家的产品服务为后盾,否则你限量销售,岂不自绝于人,把顾客拱手送给别人。

  2.要善于统筹全局,登高望远,别顾此失彼。

  3.抓住一个主题,集中财力人力物力专门经营一类或相关联的商品,只求在某一类商品的经营上一枝独秀,特色鲜明,较易成功。

限量促销的注意点

  1.一般商品不宜采用限量销售,如大众化商品,如果搞限量销售商店就该关门大吉了。

  2.适合于限量销售的是高档奢侈品,如款式新潮的名服、名表、车、工艺品等。这种商品本来就是可有可无的,购买者拥有这种商品目的是显示自己,炫耀自己,对这种商品如果大量销售,会给顾客一种很普通的感觉,从而引不起顾客的购买欲望

  3.限量销售的商品,在非常畅销的情况下,也不应该增加数量,否则会造成稀有价值的降低,而失去对顾客的吸引力,亦会使已购买的人有上当之感。

限量促销案例

  案例1:

  维顿公司是法国经销皮箱的名牌大公司,可他们仅在巴黎和尼斯各设一家商店,在国外的分店也控制在27家,并严格控制销售量,人为地制造供不应求的紧张状态,碰到购货量再大的客户也不为之动心。这个公司,通过这种匮乏促销策略,获得了销售上的巨大成功。

  案例2:

  10月,赛欧又以310辆的销量成为经济型轿车市场的大赢家。截至l0月,赛欧在深圳的销量已达2000多辆,仍旧牢牢占据同级轿车销售冠军的宝座。尽管目前赛欧在深圳的全年销售任务已经基本完成,但深圳地区的上海通用经销商又推出了赛欧自动波的限量促销活动。

  据调查,自8月中旬深圳地区经销商推出赛欧手波的优惠政策之后,赛欧手波车型SL由原来的8.98万元下调到7.58万元;10月,深圳经销商又推出赛欧自动波车型的全线优惠政策,赛欧自动波最低由9.38万元起,比原来的10.78万元整整下调1.4万元,成为1.6L排量轿车中惟一一款在l0万元以内的自动波车型,并在深圳地区创下了一个月销售400多辆的高峰纪录。

  案例3:

  烈日炎炎的盛夏,太阳像一团火球挂在天上,可是,俄罗斯某百货商店的经理雅力申斯基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法兰绒衬衫在仓库大量积压,本季的销售计划眼看难以完成。偶然间看到街对面的水果店里排着长长的队伍,人们在买香蕉,有人不断高声叫卖:“快来买呀!每人只能买l公斤。”走投无路的他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他立即拟定了一张广告并规定,本批法兰绒衬衫物美价廉;因货源不足,故每人只售一件,以便更多的家庭能买到本衬衫。他还严肃地吩咐门市部营业员:“未经我批准许可,每人只准买一件。”次日,一位顾客走进了经理办公室。

  顾客:经理先生,我一家三口都想买这法兰绒衬衫。

  经理:很抱歉,我实在无能为力。

  顾客:(面有难色)这……

  经理:你有特殊情况,卖给你三件吧。

  顾客:(拿着经理签的条子喜出望外)谢谢,非常感谢!

  又有一个男子闯进了经理办公室:“你们根据什么限量出售衬衫?”

  “根据实际情况”,经理毫无表情地回答着,“我破例卖给你两件吧。”

  其中有一个年轻人在一个小时内几进几出,买了几十件衬衫。经理中午回到家,电话铃声不断,百货商店门口竟然排起了长队,赶来维持秩序的警察优先买了一件衬衫。下午,顾客们争先恐后地购买,几天功夫所有积压的衬衫被抢购一空。

  该百货店利用人们的心理特点限量销售,故意制造商品供不应求的紧张局面,误导了消费者,让他们信以为真,促进了商品的销售。

相关条目

参考文献

  1. 1.0 1.1 1.2 1.3 1.4 1.5 陈泰中编著.商战促销兵法详解.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年01月第1版.
  2. 2.0 2.1 向亚云主编.全球经济时代总裁全书.西北大学出版社,2002年01月第1版.
阅读数: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