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解决型团队(Problem—Solving Team)
目录
|
问题解决型团队(Problem—Solving Team),是指组织成员就如何改进工作程序、方法等问题交换看法,对如何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等问题提出建议;
问题解决型团队的核心点是提高生产质量、提高生产效率、改善企业工作环境等。在这样的团队中成员就如何改变工作程序和工作方法相互交流,提出一些建议。成员几乎没有什么实际权利来根据建议采取行动。
80年代最流行的一种问题解决型团队是质量圈,看一下它的构造。
图1 质量圈
质量圈分成六个单元,或六个部分。
首先要找到质量方面存在哪些问题,接下来在众多问题中选择一些必须马上解决的,然后进行问题的评估——如果不解决可能会带来什么样的损失,这个问题的等级是重量级的还是轻量级的?第四个部分是推荐的方案,要解决问题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比较好?第五是评估方案,看看可行不可行,它的成本花费是多少。最后一部分是决策最终是否实施。
图2 问题解决型的团队
通常质量圈由5到12名员工组成,他们每周有几个小时碰头,着重讨论如何改进质量,他们可以对传统的程序和方法提出质疑。在质量圈中问题的确认这一部分是由管理层来最终实施的,团队的成员没有权力来确定问题在哪里,只能提出意见。第二到第四个部分是由质量圈的成员操作,最后两个部分需要管理层和质量圈的成员共同把握。
在这6个部分当中权利其实是分解的,并不是所有质量团队的成员都有权力或能力完成这六个任务。
我国国有企业的生产车间、班组等,大致属于问题解决型团队,即职工可对改进工艺流程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等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是团队建设的一种初级形式。在江浙一带的乡镇企业中,已形成了一些所谓的“小企业群集”,通过任务分解,迅速实现生产。它们因大多地处分散并独立完成任务,故大致属于一种较初级的自我管理型团队。我国企业中跨功能型团队还非常少见。即使一些企业尝试建设真正意义上的团队,其组建运行尚处于摸索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