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槛理论(Threshold Theory)
目录
|
门槛理论又称为临界分析,指城市的建设与城市的规模投资不是一个线性关系,当城市规模发展达到一个程度是必须要进入一个大的投入改善基础设施。门槛理论是对城镇与工业区发展规模进行经济论证及其基本建设投资进行计量分析的一种理论。
由波兰经济学家马利什(B.Malish)于1963年提出,20世纪50年代产生,60年代后得到广泛应用。该理论基于影响城镇发展因素的分析研究,认为城镇和工业区发展至一定阶段,常出现妨碍其向某一方向发展的限制因素,包括:
①所在地区地理环境,特别是城镇用地自然条件对扩大范围和继续开发的影响;
③城镇结构及其改造的可能。
上述因素标志着城镇发展规模和人口容量限度。城镇发展达到限度以前,只需按比例花费扩建投资。而为克服某一限制因素,突破其限度,则需突增一次跳跃式巨额投资,才能扩大城镇容纳能力,这种限度称为城镇发展“门槛”。“门槛”具有多层次性。城镇和工业区跨越一道“门槛”后,就为在已有基本设施范围内继续增加人口提供可能,人均基建投资和经营管理费用随之相应下降。但跨越的“门槛”愈多,继续超越下一发展限度所需投资额也愈大。城镇和工业区在两个“门槛”间采取紧凑方式发展,则经济效果明显。当城市已发展至较大规模并需跨越级别较高的“门槛”时,可在地区城镇网中选择投资额较小的低“门槛”,另建新城或卫星城,这样较经济合理。因采用控制论、信息论和电子计算机等先进科学技术,“门槛”理论应用范围日益广泛。在区域规划、城市规划和工业区规划中,多用于分析、认识城镇发展进程,研究铲平“门槛”(化整为零进行投资)或避免跨越“门槛”、控制城镇发展规模对策,以及“门槛”投资与相应规模不同方案比较。
1、用地平衡(Landuse banlance)
在中国的城市规划中,按土地的使用性质,将全市或局部地区分为工业、农业、居住、道路、绿化等用地;确定各类用地的合宜面积分配与比例关系,编制用地平衡表,从而得出以人为单位的用地面积数,以资分析和比较。
2、土地使用控制(Landuse controls)
指对于各种建设的土地的一些限制性规定或措施。控制的办法有土地区划法、全面环境限制和执行有关规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