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合同审计

目录

  • 1 什么是采购合同审计
  • 2 采购合同审计的主要内容[1]
  • 3 物资采购合同审计的建议[2]
  • 4 参考文献

什么是采购合同审计

  采购合同审计是对采购合同的合法性、完整性和有效性等所进行的审计

采购合同审计的主要内容

  一、合同主体审计

  合同主体的合法性,是确保合同法律效力的前提。为保证采购合同的有效性、合法性,避免因签订无效合同造成企业经济损失,必须对合同主体资格、经营范围履约能力等进行审计。

  1.审查签订合同的主体。重点审查供货方是否为依法登记的企业法人,审查供货方提供的营业执照(要求企业提供营业执照副本原件),确认供货方是否为法人企业,避免与不能独立享有经济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不具备法定条件的公司职能部门、分公司签订合同。审查企业最近一期在工商部门的年检情况,是否及时年检;企业营业期限是否已经过期或即将到期。

  2.审查供货方经营范围。重点审查营业执照注明的经营范围是否包括合同标的,是否超出了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的范围。

  3.审查供货方有无履约能力。审查供货方提供的各种资质文件,关注各种资质的取得日期、到期期限及业务主管部门的年检情况;审查企业的年度财务报告,了解资产结构、生产经营人员状况、生产能力及上一年度生产供应情况、库存状况,判断供货方的履约能力;适当审查企业的资产负债情况,了解企业的偿债能力

  4.审查授权委托代理人的代理资格是否合法。审查授权代理书是否经公司法人授权批准,授权书是否签章齐全,提供证明身份的有效证件是否与授权人及被授权人相符。

  二、合同签订前进行招标比价审计

  1.注重对价格信息的收集。采购合同审计不仅需要一般的财务会计知识、基本审计取证方法,也要求审计人员掌握采购物资的市场供需变化、价格变动趋势、供应渠道、运输方式等等。审计人员平时应加强这方面的知识积累,做好市场调查,通过亲临市场、电话查询以及网上询价等途径,了解各种物资材料的来源和供销价格,并建立对应的市场信息库。

  2.充分运用信息化管理手段。企业生产经营所需大宗物资的采购,一般具有重复性,其结果可以为以后的物资采购提供参考。事先将历次采购物资的价格、数量、供应商、合同订单号等情况按物料编码存入计算机系统,审计采购合同时,可及时从计算机中得到该物料以前已采购批次的采购日期、价格、供应商、订单号及审核日期等情况。审计人员可在此基础上,结合市场变化情况,估算现阶段合理的采购价格,并与合同价格进行对比,以保证工作质量,提高审计效率

  3.加强对招标过程的审查监督。通常情况下,企业小量、小额采购业务由企业自购,批量、大额采购进行公开招标,审计人员应重点审查招标程序是否合法,操作是否规范;审查招标文件中对投标方主体资格、资质、履约能力的要求,以及采购物资数量、规格、技术要求、付款方式等重要内容。

  三、对合同条款的审计

  1.对合同内容的审计。根据企业生产经营计划、库存管理办法、合同管理审批程序等要求,对采购合同内容的合法性、真实性、有效性及可行性进行严格审查。首先检查合同是否违反国家的法律法规,违反法律法规的合同自签订起就是无效合同,不受法律保护;合同是否以真实的经济交易为基础;合同是否有缺陷、是否遗漏必要条款、是否存在不利条款;合同是否可行、是否显失公平等。

  2.对合同条款的审计。《合同法》中规定了购销合同的必备条款,对这些条款应逐项进行审计。

  ① 当事人双方名称或姓名和住址。该条款是对合同主体的明确,也是落实合同权利和义务的前提。主要审查合同单位名称与中标单位、营业执照名称是否一致,与所加盖的合同专用章名称是否一致,住址是否与营业执照公司登记的法定地址一致。② 标的。。重点审查合同标的物资是否与公司按计划要实施采购的物资相符,型号及规格是否准确、齐全。③数量及质量要求。该条款是确定双方权利、义务、责任大小的关键条款。应重点审查合同上是否清楚具体地写明了确切的数量及计量单位,质量要求要明确执行的是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技术标准等。④ 价款或报酬。该条款是采购合同的核心条款。实行招标采购的,应重点审查采购合同价格是否为中标价格,是否为一口价;非招标采购的,应审查价格是否进行过市场调查、询价、比价,价格是否含税,是否高于市场价,是否包括运费装卸费等相关费用。⑤结算方式及期限。审查采购合同是否明确结算方式和付款期限,是否符合有关结算规定,如大额资金收支不能以现金结算。付款期限应明确是一次性付款,还是分期付款,是否预留一定比例的质保金,质保金返还的最后期限等。⑥交付标的物的方式、时间、地点。审查采购合同是否明确了交货方式、交货时间、交货地点。⑦验收标准、方法、地点及期限。审查验收标准是否明确,是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还是技术标准;是在卖方现场验收还是到货后在买方验收;是否约定了验收期限的违约责任及解决办法。审查合同的违约处罚是否明确具体,如违约金的比例、赔偿范围、赔偿方式等;解决争议的方式是否确定,如协商仲裁,还是诉讼,首选法院是哪家。

  四、合同执行情况及变更情况的审计

  审查合同的实际履行情况,是否存在不执行或执行不完全的合同,分析原因,以利于企业尽快采取措施,将合同损失降到最低,也为企业将来签订采购合同提供经验教训;审查合同的变更情况,变更理由是否真实、合理,变更合同是否采用了书面形式,是否履行了变更批准、审签手续等。

物资采购合同审计的建议

  (一)审“该不该买”,即对采购计划进行源头控制。

  要审查采购计划是否合理,审批程序是否健全。采购计划不合理,会造成资源浪费,影响企业预期收益。首先各生产分厂应申报需求计划,经本厂领导审批;业务主管部门在分厂需求计划基础上,与库存定额挂钩,结合实际情况,确定需求计划,对多报的计划予以核减,编报物资采购计划,并报本部门领导审批和审计部备案。

  (二)审“怎么买”,即对采购时间的审查。

  企业要充分发挥集中采购的优势,主管业务部门应对采购计划进行分类、合并,以大批量采购质量好、价格低、售后服务好的物资。实行集中招标采购,采购单价比市场价格有显著优势,能有效地降低采购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三)审“买谁的”,即对供应商的审查。

  企业对供应商的选择应制定严格的标准,将遵纪守法、商业信誉好、经营状况好、产品质量好、售后服务好作为选择供应商的条件,保证在支付合理价格的同时,获得较好的产品质量

  1、对新入围的厂家进行实地考察

  审计部参加联合考察组,考察企业厂容厂貌、生产工艺、工商登记证、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银行开户许可证以及近年来主要经营业绩、企业总资产实收资本净利润现金净流量资产负债率固定资产成新率等方面。联合考察组在考察的基础上,写出考察报告,经主管领导审批后办理合格供应商资格认定手续,增加到供应商数据库中。对合格供应商实行动态管理,每年审核,按照经营状况、资质信誉、售后服务进行三级认定,优胜劣汰,对优秀的供应商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稳定供应主渠道,为实现物资采购质优价廉目标奠定基础。

  2、对招投标全过程进行审计监督

  对招标过程的审查主要是为了防止开标过程中的“暗箱”操作,以维护公开、公平、公正竞争的原则。审计部门主要是对招标文件和评议标准进行审查,看是否有漏项、表达不清和不合理的事项;是否存在责任不清的事项和与法律法规不一致的事项;招标程序是否规范,开标前是否已召开招标预备会,投标书是否密封并在骑缝处加盖投标单位印章,投标函是否加盖印章。企业法人委托代理人是否有合法、有效的委托书,投标函关键内容是否清晰并按招标书要求投标,是否存在招标者内定中标单位或向投标者泄露标底等违规行为。

  (四)审“合同”,即对合同签订的合法性、规范性、效益性进行审查。

  合同标的物是否明确。标的物数量、质量是否明确,规格、型号填写是否完整、正确,质量标准、技术要求是否明确,对常用物资,占生产成本比重较大的物资采购计划进行审核。物资供应部门应实行定额管理,合理确定库存,编制年度、季度、月度采购计划,并经主管部门批准后执行采购,目的是在保证生产经营的基础上,防止积压浪费,加速资金周转。审计部建立物资采购台账,严格按照审批后的采购计划审计,对超计划采购要求退回。价款的审计。标的物价格是否按招标结果签订,招标结果的有关手续、资料是否完整齐全;相关的运费、保险费等费用负担是否明确;是否明确预付款进度及结算办法,支付预付款是否要求供应商提供与预付款同等金额的银行保函,最大限度地降低采购风险合同履行期限、地点、验收方法是否明确具体,合同双方单位名称等资料是否明确,完整。明确双方的违约责任,提高合同的约束力和严肃性,保证合同的履约率。

  (五)对“验收和结算”的跟踪审计。

  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环节,它关系到整个采购活动的成败。有的供应商以合理价格中标后,在供货时采用偷工减料、以次充好、降低配置水平、降低服务质量等手段。牟取不正当利益。企业验收、质检部门管理混乱,个别人员思想不坚定,也给不法供应商以可乘之机,使企业蒙受损失。要对采购物资的验收、结算环节进行必要的抽查,进行跟踪审计,确保合同履行。主要抽查以下内容:入库验收标的物数量、质量是否符合合同规定,与供应商的资金结算是否按合同执行,合同规定需留质量保证金的是否按规定留存等。

参考文献

  1. 张传德.企业物资采购合同审计的主要内容及取证方法.审计文摘2008年6期
  2. 杨冉.物资采购合同审计.审计文摘2007年10期
阅读数: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