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人员

目录

  • 1 什么是计量人员[1]
  • 2 计量人员的分类[2]
  • 3 计量人员素质[3]
  • 4 计量人员的配备比例[2]
  • 5 计量人员的资格[4]
  • 6 计量人员的职责[1]
  • 7 参考文献

什么是计量人员

  计量人员是指经考核合格,持有计量检定证件,从事计量工作的人员。包括:计量管理人员和计量技术人员。计量人员作为计量检定的主体,在计量检定工作中发挥着主导作用。靶场计量人员的配备必须与靶场试验和质量管理要求相适应,满足试验任务需要,具有合理的人员结构,过硬的人员素质,能完成各项计量工作的要求。计量人员必须保持稳定,有计划地进行技术业务的培训,不断提高技术业务水平。逐渐组成一支具有法制观念强、技术业务精、工作效率高的靶场计量保障队伍。

计量人员的分类

  根据计量体系中所需从事计量活动的性质来划分计量人员的种类。

  (1)计量设备检定、校准、调试、修理人员。包括对从事测量设备检定、校准、测试、校验、比对等各种活动,从事确定测量设备计量特性的人员,对有问题的测量设备进行调整或修理,使测量设备恢复所规定计量特性要求的人员。计量检定人员是指各级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各有关部门及各企业、事业单位所属的计量检定机构中经过考核合格,持有计量检定证件,执行强制检定和其他检定、测试任务的人员。计量检定人员作为计量检定的主体,在计量检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计量操作人员,操作大型、精密测量仪器或分析测试仪器的人员。申请计量认可、认证的检测实验室,要求人员持证上岗。普通实验室使用一般测量设备的人员,虽然也需要出具数据准确、也能维护测量设备、报告测量设备出现异常并能正确记录测量数据等,但这只是应加强管理而已,一般不需要列入计量人员之列。

  (3)计量技术人员,从事测量方法和误差分析研究,以满足生产需要的工程技术人员。该类人员还应承担其他内容的技术工作,如对其他单位提供的校准服务可信度的确认,以及对测量设备校准间隔的确认等。

  (4)计量管理人员。主要从事检测体系设计、测量设备配置储运、检测数据的确认,以及方法、技术资料、记录、标记、封印的监督管理等工作。

  (5)计量体系审核人员。这类人员主要从事对建立的计量体系的审核与评审,负责计量体系运行中的定期审核,以及参与对计量确认体系有重大改变时的评审。

  计量人员一般的分类可按以上五种。另外,企业可根据自身的机构设置情况来确定。

  为了对计量检定人员纳入正常管理,1987年7月10目由国家计量局发布了《计量检定人员管理办法》,作为我国从事计量检定的检定人员的管理依据。其他计量人员的管理可以参照计量检定人员管理的办法进行管理。

计量人员素质

  1.思想素质

  计量检测人员每天都以数据说话, 用数据给测量对象赋值, “一个数据定终身, 数据落笔重千斤”在计量行业尤为突出。在今天的市场经济条件下, 计量数据不可受任何经济因素亵渎。数据一定要真实可靠, 否则将给生产和决策造成巨大损失。错误的数据是生产中的“无形杀手”。日本把计量测试数据提高到人格高度来认识, 认为计量测试数据代表着计量检测人员的人格和尊严。对计量测试数据的评价, 就是对人格的评价。

  2.知识素质

  作为计量人员, 仅有本专业技术知识显然是不够的。在《计测技术的开发与教育训练》一书中写到“计量测试设备只是影响测量的多种因素中的一个因素”; 在GB/T 19001 标准中规定“对影响产品、过程和服务特性的夹具、工装、设备和工序检测仪器也应加以适当控制”。现在测试不再仅仅注重“结果”,而是注重“过程”, 注重在动态中、在产品加工过程中控制产品质量。因此, 计量人员要通晓产品制造技术和控制技术, 才能胜任现代计量工作。

  计量测试是计量保证体系的重要环节, 但不是全部。所谓的“四分检六分管”固然不科学, 但却指出了计量管理在计量工作中所占的重要份量。计量测试和计量管理是企业计量工作的两个轮子, 只会检测不会管理, 或只会管理不懂检测都难以驾驭计量工作正常运行。

  3.能力素质

  1.计量测试能力。一是要具备把计量检测作为一个系统, 全面加以掌握的能力; 二是要具备设计检测方案、选择测量设备和测试方法的能力; 三是应用测试数据的能力。计量测试数据、计量信息是企业生产中的宝贵资源, 不能在生产中或决策中应用, 是企业的巨大损失。如, 当计量人员在对一批新的铁路轨距尺进行检定时, 发现超高100 mm点处总是超差, 而且呈一定规律。计量人员要有能从数据的变化规律中,提出轨距尺组装工艺、生产工装设备、甚至设计工艺可能存在缺陷, 希望能加以查找和改进建议的能力。

  2.实现“过程控制”的能力。当今计量发展的总体趋势是: 靠人为操作检测设备测取数据的机会越来越少, 靠计算机自动测取数据的可能性越来越多;靠既成知识处理测试问题的可能性越来越少, 靠新技术、新知识、新手段、新经验解决测试问题的要求越来越多。产品参数测试已经融汇于产品制造过程之中, 机械加工与计量测试浑然一体同步进行。加工之中有测试, 测试过程有加工。实现在线检测和过程控制, 是现代计量测试人员应具备的能力。

  3.解决实际测试问题的能力。生产中大致有两类计量测试问题: 一是常规的、典型的、可以凭借测试设备在实验室中解决的工件参数测量问题; 另一类是非常规的、非规范的, 既无法凭借测量设备又无现成测试方法解决的现场工程参量测试问题。都具有一定难度, 需要提出新方法解决, 设计非标量仪甚至开发新的检测设备, 才能适应生产需要。因此, 解决实际测试问题的能力, 是计量检测人员须具备的。

  4.学习新知识的能力。现在知识更新速度越来越快, 企业产品开发周期越来越短, 但我们的计量测试技术却跟不上科技发展节奏。在新的生产制造技术面前, 计量测试技术显得窘迫乏术。计量测试技术应该走在制造技术的前面。“科技要发展, 计量须先行”、“基础不牢, 地动山摇”精辟地阐述了计量技术的重要。计量测试人员要紧跟科技发展的步伐, 吸纳新知识, 掌握新技术, 使我们的计量测试技术赶上世界先进水平。

  5.技术创新能力。理论上、规程上、教科书上的东西, 在实际工作中未必是万应灵药。计量人员要具备不被固有的方法所束缚, 开创我们自己的新的计量测试技术的能力。

计量人员的配备比例

  (1)企业计量人员的配备比例应达到部门(或行业)配备规范的要求。没有制定规范的,建议企业计量人员总数占企业职工总数的1%~2%。

  (2)企业计量技术人员总数应占企业计量人员总数的15%以上。

计量人员的资格

  要求计量人员进行计量工作,就要求在专业技术方面或专业管理方面有相应的水平,是否具有这种水平要有权威性证明,也就是资格证明。资格证明实际上是一种对计量人员的确认,是通过考核证实其具有某项计量工作的能力。考核的内容和考核的方法应按有关规定进行,并将考核结果做出记录存档。目前,对计量人员有以下几种考核形式和证明方式。

  (1)按国家、地方及部门检定规程对测量设备进行检定的人员,应按国家制定的有关检定员管理办法,按所能够从事的检定项目进行考核。合格者颁发检定员证。考核方法是从检定员考试题库中抽选有关内容的试题并安排实际操作考试。发证采取单位主管部门颁发和政府计量行政部门颁发两种形式。检定员证书上应标明所能进行的检定的项目。执行国家、地方及部门校准规范对测量设备进行校准的人员,可参照校准规范检定人员考核发证办法取得校准人员证书。对既无检定规程、又无校准规范的测量设备的确认,可由本单位编制。并对从事此类测量设备的校准人员,可参照以上有关办法对人员进行考核,由本单位颁发校准人员证。对于用测试、校验、比对等方法确认测量设备计量特性的人员,也可上述方法取得资格证书。

  (2)一般对大型、精密、贵重测量设备的调试和修理人员应通过考核取得资格证明。对于由外单位提供调试修理的项月,本单位也不必设置此类人员。总之,对这些项目的人员只要有,就要考虑其资格的确认,但不能过于繁琐,项项都设置人员,人人都取得资格证是不实际的;而各项人员都不确认也是不负责任、不科学的。

  (3)对于测量技术人员的资格可以用几种方式进行证明。一是测量技术人员应有某种学历的要求,或经过一定的技术培训取得合格证的人员。二是在测量专项领域,工作成就上,取得有关权威机构颁发的评价性、荣誉性证明。三是本单位在测量技术管理上设置的不同岗位,每个岗位要有岗位职责,要胜任这些职责就要具备一定的水平,就要进行上岗前的考核。这种考核一般由本单位组织进行,考核合格的颁发上岗证。

  (4)对于测量管理人员,可用与测量技术人员相类似的方式和要求进行资格确认。只不过是岗位责任制内容有较大的不同,其职责突出了管理能力和管理项目要求,主要应对管理水平进行考核。

  (5)对计量体系进行审核的人员,除了要有学历要求,测量技术基本知识要求,管理水平的要求外,还应按有关体系审核员的标准要求对其考核。考核合格的,由企业颁发承担计量体系内部审核员证书。一般情况下,企业里有l-2个国家或省级颁发的内部审核员证书,这2个人再组织企业其他内审员的培训和发证工作,以达到全国和全省审核员水平一致。

  (6)对于一些使用大型、精密测量设备的人员,也可根据所使用设备的技术规定,操作规范对其考核。考核可由本单位或由外单位组织技术培训并考核发给操作证。

计量人员的职责

  计量体系建立得是否科学、完善,能否有效地发挥测量保证作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计量人员的水平。因此,建立起一支技术水平高、有经验、有才能、会管理的计量人员队伍,是保证计量工作有效实施的关键。计量人员必须认真学习并掌握计量法及其有关的法规,必须熟练地掌握自己所检定项目的检定系统、检定规程等,为实施计量监督,技术保障、测试维修提供准确可靠的检定数据。

  (一)计量管理人员的职责

  计量管理人员是指计量管理机构和计量技术机构中授权按照计量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规定与要求,对计量活动实施管理、监督,保证计量工作有序进行的人员。包括计量管理人员和计量监督人员。他们的主要职责是:

  (1)计量管理

  ①组织宣传、贯彻国家和军队计量法规、方针政策及各项规章制度

  ②组织制定本部门的计量技术发展计划;

  ③组织编写、审查本部门计量技术标准和技术文件;

  ④组织协调计量工作的运行;

  ⑤组织实施与检查所承担的计量科研项目计划;

  ⑥组织实施量值传递与溯源工作,负责计量人员培训与考核工作。

  (2)计量监督:

  ①贯彻执行计量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

  ②监督计量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的实施;

  ③调解计量纠纷;

  ④组织仲裁检定。

  (二)计量技术人员的职责

  计量检定人员是指经过专业培训考试合格,从事计量标准、测量方法、校准技术规范研究和计量检定、校准、测试维修工作人员。包括计量科研人员、计量检定人员、计量维修人员,其职责:

  (1)计量课题研究:

  ①搜集研究国内外本专业技术发展信息,掌握发展动态,提出研究课题;

  ②编写立项论证报告、技术方案、实施计划、外协项目合同及技术总结资料;

  ③承担科研项目研制,技术攻关和现场试验工作;

  ④研究解决靶场科研工作中的关键计量测试技术。

  (2)仪器仪表检定:

  ①正确使用、维护、保养计量器具,使其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

  ②遵守计量法律法规和保密规定;

  ③执行计量检定规程和其他技术规范;

  ④保证计量检定数据正确,维护计量检定、校准和测试数据的完整;

  ⑤参与或承担科研生产、定型试验和仲裁计量纠纷中的有关计量测试技术工作;

  ⑥参与技术规范、检定规程、建标报告编写工作。

  (3)故障设备维修:

  ①掌握维修专业技术知识,及时完成测量设备修理任务,为科研生产提供便捷优质的修理服务;

  ②按照用户要求对测量设备进行维修并认真做好维修记录;

  ③记录、核查和保持维修仪器设备的量值,确保修理后的测量设备满足用户预期使用要求,以保证数据的准确可靠;

  ④遵守知识产权的规定,为用户保守技术秘密

  (三)计量人员的权力法律责任

  计量检定人员有以下权利:

  ①依法执行计量检定任务受法律保护;

  ②出具的检定数据具有法律效力;

  ③有权拒绝使用未经考核合格或超过有效期的计量器具进行检定工作;

  ④享有进修和专业培训的权利;

  ⑤享有按有关规定给予的劳动保护和保健。

  计量检定人员具有以下法律责任

  对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或授权的技术机构,“计量检定人员出具的检定数据,用于量值传递、计量认证、技术考核、裁决计量纠纷和实施计量监督,具有法律效力。”其责任是重大的。如果出现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①伪造检定数据;

  ②出具错误数据造成损失的;

  ③违反计量检定规程进行计量检定的;

  ④使用未经考核合格的计量标准开展检定的;

  ⑤未取得计量检定证件执行检定的。

参考文献

  1. 1.0 1.1 刘星.军事装备试验计量技术与管理[M].国防工业出版社,2005年07月第1版.
  2. 2.0 2.1 隋新华.石油企业计量基础[M].中国计量出版社,2007.4.
  3. 李根亮.计量人员的素质能力及其提高策略[J].铁道技术监督,2007,35(1):38-40.
  4. 顾龙芳.计量管理[M].中国计量出版社,2006年8月.
阅读数: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