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运能力指标

目录

  • 1 什么是营运能力指标[1]
  • 2 营运能力指标的内容[2]
  • 3 参考文献

什么是营运能力指标

  营运能力指标是指用来总结、分析和评价企业销售能力、资金周转企业正常经营运转能力的指标

营运能力指标的内容

  企业营运能力指标包括流动资产周转情况指标、固定资产周转情况指标和总资产周转情况指标。

  (一)流动资产周转情况指标

  反映企业流动资产周转情况的指标主要有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营业周期流动资产周转率

  1.应收账款周转率

  应收账款流动资产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及时收回应收账款,不仅可以增强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也反映出企业管理应收账款方面的效率

  反映应收账款周转速度的指标是应收账款周转率,也就是年度内应收账款转为现金的平均次数,它说明应收账款流动的速度。用时间表示的周转速度是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也叫平均应收账款回收期或平均收现期,它表示企业从取得应收账款的权利到收回款项、转换为现金所需要的时间。其计算公式为:   

应收账款周转率(周转次数)=

营业收入
平均应收账款余额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360
应收账款周转率
=
平均应收账款余额×360
营业收入

  式中“平均应收账款余额”是指资产负债表中“期初应收账款余额”与“期末应收账款余额”的平均数。有人认为,“营业收入”应扣除“现金销售”部分,即使用“赊销额”来计算。从道理上看,这样可以保持分母和分子LI径的一致性。但是,不仅财务报表的外部使用人无法取得这项数据,而且财务报表的内部使用人也未必容易取得该数据,因此,把“现金销售”视为收账时间为零的赊销也是可以的。只要保持历史的一贯性,使用营业收入来计算该指标一般不影响其分析和利用价值。因此,在实务上采用“营业收入”来计算应收账款周转率。

  一般来说,应收账款周转率越高,平均收账期越短,说明应收账款的收回越快。否则,企业的营运资金会过多地呆滞在应收账款上,影响正常的资金周转。使用应收账款周转率指标分析应收账款运转效率时,应剔除影响企业应收账款异常波动的因素,如季节性营销、年末销售大幅度提高或大幅度下降等,以保证应收账款周转率指标的可比性。

  利用应收账款周转率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公式中的应收账款包括会计核算中“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等全部赊销账款在内。第二,如果应收账款余额的波动性较大,应尽可能使用更详尽的计算资料,如按每月的应收账款余额来计算其平均占用额。第三,分子、分母的数据应注意时间的对应性。2.存货周转率

  一般情况下,企业的流动资产中存货所占的比重较大。存货周转速度的快慢,不仅影响到企业的资产管理效率,也影响到企业流动资产的流动性,从而影响企业的流动比率及短期偿债能力。因此,必须特别重视对存货的分析。在财务分析中,常用存货周转率和存货周转天数指标来反映存货的流动性。

  存货周转率指标是衡量、评价企业购入存货、投入生产、销售收回等各环节管理状况的综合性指标。它是企业一定时期的营业成本与平均存货余额的比率,也叫存货的周转次数。用时间表示的存货周转率就是存货周转天数。计算公式为:   

存货周转率(周转次数)=

营业成本
平均存货余额

存货周转天数=

360
存货周转率
=
平均存货余额×360
营业成本

  公式中的“平均存货余额”来自资产负债表中的“期初存货”与“期末存货”的平均数。

  一般来讲,存货周转速度越快,存货占用水平越低,流动性越强,存货转换为现金或应收账款的速度越快。提高存货周转率可以提高企业的变现能力,而存货周转速度越慢,则变现能力越差。

  存货周转分析的目的是从不同的角度和环节上找出存货管理中的问题,使存货管理在保证生产经营连续性的同时,尽可能少占用经营资金,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增强企业短期偿债能力,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

  在计算存货周转率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存货计价方法对存货周转率具有较大的影响,因此,在分析企业不同时期或不同企业存货周转率时,应注意存货计价方法的口径是否一致。第二,分子与分母的数据在时间上的对应性。

  3.营业周期

  营业周期是指从取得存货开始到销售存货并收回现金为止所需的时间。企业营业周期的长短取决于存货周转天数和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营业周期的计算公式为:

  营业周期一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存货周转天数

  营业周期的经济含义是将企业的存货变为现金需要的时间。一般情况下,企业的营业周期越短,说明企业的资金周转速度越快,资产的管理效率越好;营业周期越长,说明企业的资产周转速度越慢,相应的资产的管理效率越差。

  4.流动资产周转率

  流动资产周转率是营业收入与全部流动资产平均余额的比值。其计算公式为:   

流动资产周转率(周转次数)=

营业收入
平均流动资产总额

流动资产周转期(周转天数)=

360
流动资产周转率
=
平均流动资产总额×360
营业收入

  式中,平均流动资产总额=(年初流动资产总额+年末流动资产总额)÷2

  流动资产周转率反映流动资产的周转速度。周转速度快,会相对节约流动资产,等于相对扩大资产投入,增强企业盈利能力;而延缓周转速度,需要补充流动资产参加周转,形成资金浪费,降低企业盈利能力。

  (二)固定资产周转情况指标

  反映固定资产周转情况的主要指标是固定资产周转率,也称固定资产利用率,它是企业一定时期营业收入净额与固定资产平均净值的比值,是衡量固定资产利用效率的一项指标。   

固定资产周转率(周转次数)=

营业收入
平均固定资产总额

固定资产周转期(周转天数)=

360
固定资产周转率
=
平均固定资产总额×360
营业收入

  式中,平均固定资产净值=(期初固定资产净值+期末固定资产净值)÷2

  这项比率主要用于分析厂房、设备等固定资产的利用效率,它表示每1元的固定资产投资可发挥多少元的销售效能。该比率越高,说明固定资产的利用效率越高,管理水平越好。如果这一指标与同行业平均水平相比偏低,则说明企业对固定资产的利用效率低,可能会影响企业的获得能力。

  运用固定资产周转率时,需要考虑固定资产因计提折旧的影响其净值在不断减少,以及因更新重置其净值突然增加的影响。同时,由于计提折旧方法的不同,可能影响其可比性。故在分析时,一定要剔除掉这些不可比因素。

  (三)总资产周转情况指标

  反映总资产周转情况的主要指标是总资产周转率,它是企业一定时期营业收入净额与平均资产总值的比值,可以用来反映企业全部资产的利用效率。其计算公式为:   

总资产周转率(周转次数)=

营业收入
平均资产总额

总资产周转期(周转天数)=

360
总资产周转率
=
平均资产总额×360
营业收入

  式中,平均资产总值=(年初资产总额+年末资产总额)÷2

  总资产周转率用来分析企业资产经营的整体效能,反映企业资产总额的周转速度。周转越快,说明销售能力越强。企业可以通过薄利多销的办法,加速资产的周转,带来利润绝对额的增加。

  总之,各项资产的周转指标用于衡量企业运用资产赚取收入的能力,经常和反映获利能力的指标结合在一起使用,可全面评价企业的获利能力。

  

参考文献

  1. 张淑军 文振华 陈瑞彬.工业企业管理学新编.警官教育出版社,1999年03月第1版.
  2. 杨桂洁主编.财务管理.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9.
阅读数: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