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群体规范分析法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皮尔尼克(S.Pilnick)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创立的,作为优化群体行为、形成良好组织风气的工具。他认为群体所确立的行为标准即群体规范,是在群体成员相互影响,彼此接近,趋同和类化过程中形成的非正式规定的群体规范。
群体规范与现代企业利益和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而群体规范分析法对提高群体工作效率起了促进作用。群体规范分析在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的企业管理中有很大影响。
群体规范分析法是团队建设中经常用到的一种工具,这种方法包括三项内容:
1、明确规范内容,了解群体已形成的规范模式,特别要了解起消极作用的规范、习惯,听取改革意见,如分别负责任而非联合负责任,彼此攻击而非互相支持等负面行为。
2、制定规范剖面图,进行影响企业经营的规范分 类,如图、表。每类定出理想的给分点,这种理想的给分点与实际评分的差距,称为规范差距。
3、改革。改革从最上层的群体开始,逐步向下,确定优先改革的项目,主要考虑对企业改革影响的大小,不一定要把规范差距大的项目列为优先改革的项目。
改革不合理的规范制度,最大限度地调动工人,管理者的积极因素,自上而下逐级确定优先改革的规范项目。衡量的标准是看规章制度和规范措施对企业效率的影响作用,而不一定是看规范差距的大小。
根据皮尔尼克的报告,实行这一办法的一些企业收到了好的成效,一家制造公司的质量缺陷减少了55%,一家零售商店的货品损坏减少了70%。
群体规范分析法的优点在于不让任何员工难堪,因为在改革过程中,对象是抽象的而不是具体的人,批评小组工作时不追究责任,不追究事故是由谁造成的,只研究为什么没有做好。
群体成员在这一过程中,应自始至终参与改革,在改革过程中,防止员工间相互攻击的现象。
对于表现差强人意的团队组织,需要有一个整顿的过程,整顿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优化团队规范。此时,皮尔尼克提出的“群体规范分析法”很是值得我们借鉴,可以按照上述说明的三项内容来进行分析,从而改进团队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