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资本论

目录

  • 1 什么是知识资本论
  • 2 知识资本论的相关理论发展

什么是知识资本论

  知识资本论是指1982年,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发表《大趋势》一书中提到的理论。约翰·奈斯比特从10个方面论述了美国社会发展的趋势,他认为:知识是我们经济社会的驱动力,知识经济社会是真实的存在,是创造、生产分配信息知识的经济社会。他概括了信息社会的4个特征:

  1、起决定作用的生产要素不是资本,而是信息知识;

  2、价值的增长不再通过劳动,而是通过知识;

  3、人们注意和关心的不是过去和现在,而是将来;

  4、信息社会是诉讼密集的社会。

知识资本论的相关理论发展

  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阿斯奔研究所(The Aspen Institute)等单位联合组建信息探索研究所(The Institute for Information Studies),在它出版的《1993~1994年鉴》中,以《知识经济:21世纪信息时代的本质》为总标题,发表了6篇论文,从6个不同方面审视了“明天信息社会”的特征和本质。在第一篇论文《技术在信息时代的地位:把信号转为行动》中,明确提出:信息和知识正在取代资本和能源而成为能创造财富的主要资产,正如资本和能源在300年前取代土地劳动力一样。而且,本世纪技术的发展,使劳动由体力变为智力。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于世界经济已变成信息密集型的经济,信息技术具有独特的经济属性。

  美国学者安妮·布鲁金为此专门写了专著《第三资源——智力资本及其管理》,书中明确提出:智力资本并不是新事物,它自第一位卖主与客户建立起良好的关系之时就已出现,那时它被称为信誉。最近20年,它在信息技术、媒体通信等重要技术领域有了迅猛的发展,使我们以新的手段建立起一个全球经济。这些手段之中有很多为我们带来了无形的益处,它们在此之前根本不存在,而现在已变得司空见惯了。公司没有它们就不能运营,拥有它们就拥有了竞争优势,所以它们是一种资产。智力资本是对公司得以运行的所有无形资产的总称。在文章中他还对智力资本的构成做了归纳:(1)市场资产;(2)知识产权资产;(3)人力资产;(4)基础结构资产

阅读数: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