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工业(Ecological Industry)
目录
|
当传统工业发展模式日益受到抵制时,人们迫切需要建立一种生态与经济协调的生态经济效益工业发展模式,这种生态与经济协调的、可持续性的生态工业模式,是现代工业发展的最佳模式。
所谓生态工业,是指合理的、充分的、节约的利用资源,工业产品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的损害最小以及废弃物多层次综合再生利用的工业发展模式。这是一种生态与经济相协调的、可持续性的生态工业模式,是一种现代工业的生产方式。
而根据联合国工业与发展组织的定义,生态工业是指“在不破坏基本生态进程的前提下,促进工业在长期内给社会和经济利益作出贡献的工业化模式”。生态工业的核心思想和可持续发展思想是完全一致的,它们的共同要求都是强调人类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重视与自然环境的协调。
长期以来,世界各国的工业界对防治工业污染普遍采取一种消极和抵制的态度。但是自1990年代以来,由于工业生产与发展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使不少国家工业界的态度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方面,他们看到工业污染既破坏自然资源,又损害了体健康;从而危及人类的生存和工业发展的生态基础;另一方面,认识到工业污染对生态环境质量的损害,不仅严重影响企业的名声,损害了企业的社会形象,而且不利于市场竞争,成为影响企业生存和工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因此,在绿色运动和市场竞争的压力下,使人们对单纯追求利润为目的,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传统企业经营思想和传统工业发展模式产生了怀疑,为了树立绿色企业的良好形象,增强企业的竞争力,近年来发达国家开始兴起一股企业环保热,变革传统工业发展模式,使工业朝着生态化的方向发展,工业的绿化即工业生态化运动已成为现代工业发展的正确方向。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称这种变化是工业与环境对抗的冰雪消融时代。那种只追求利润,不顾生态环境污染与破坏的时代将要结束了。正如美国《企业与环境》一书的作者乔格·温特所说:“总经理可以不理会环境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将来公司必须善于管理生态环境,才能赚钱。”
目前美国、日本等大公司都极力推崇生态工业模式,并转成了“工业生态学”的颂扬者。同时,发达国家工业生产的各种各样的“绿色产品”越来越多。从“绿色食品”到“绿色用品”,从“绿色产品”到“绿色市场”等等,都在迅速崛起,这必将改变现代工业发展的产品结构、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使现代工业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生态工业系统的概念是由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研究人员于1989年首次提出的。它是指在一个封闭的循环系统中,企业根据合作互作互利的原则,利用对方生产过程中所产生废弃物作为自己加工的原材料或能源。这一系统将资源的浪费减至最小。
在生态工业系统中,合作的企业之间相互交流的纽带是“工业生态链”,一个企业的产品或废物是另一个企业的原材料或能源,这之间存在着一种共生、伴生或寄生的关系,构成了生态系统中生物链一样的关系。当许多条生态链交织起来,则构成了高级的生态工业网络系统,它是生态工业系统的基本形态。因此生态工业系统中各企业之间存在着一种有序的、但纵横交错的联系,通过这种联系,物质能量、信息等进行流通,使其流到外环境中的量减少到最小,以保护外界生态环境。
国际上第一个建成的生态工业系统是丹麦哥本哈根本部120km2的凯隆堡生态工业园。这是1970年代,几个主要工业企业为寻求解决工业垃圾、有效利用淡水、降低生产成本而建立的一个工业小区。区内有一个150万kw的燃煤发电厂和附属电厂的一个鱼塘,一个丹麦最大的炼油厂,一个石膏板厂,一个硫酸厂,一个水泥厂,一个胰岛素厂和几个制酶企业,几百个大小农场和一个凯隆堡城市供暖服务系统。它们组成一个封闭的生态工业系统,经济效益十分显著,每年节约石油19万t、煤3万t、水60万m3(水源消耗减少了25%)、减少CO2排放13万t、减少SO2排放3700t,利用煤灰135t、硫2800t、泥浆状氮肥80万t。
美国对凯隆堡工业园进行评估后认为,生态工业系统的建立是可能的,并仿效丹麦的凯隆堡工业园实施生态工业计划。目前在美国,企业间交换原材料用的工业副产品能源的做法发展很快,但建立真正的生态工业系统还很少。生态工业园对世界许多地区来说还是个新名词,但这种变废为宝、充分利用资源,既有利可图又保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模式正得到逐步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