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地理学

旅游地理学(Recreational Geography)

目录

  • 1 什么是旅游地理学
  • 2 旅游地理学的学科性质
  • 3 旅游地理学的发展历程[1]
  • 4 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 5 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内容
  • 6 相关条目
  • 7 参考文献

什么是旅游地理学

  旅游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旅行游览与地理环境关系的学科,又称娱乐地理学。旅游地理学是指观光旅游而言,娱乐地理学则包括娱乐在内,是广义的旅游地理学,二者均为人文地理学的分支。旅游地理学不仅同地理学的许多分支关系密切,而且与社会学、民俗学、考古学、历史学、建筑学、园林学、经济学彼此渗透,因此它又是一门边缘学科

旅游地理学的学科性质

旅游地理学的发展历程

  19世纪末20世纪初,国际上才对旅游进行专门的探讨,从理论的角度进行研究。20世纪30年代,美国地理学家克.麦克麦理发表的《娱乐活动与土地利用关系》一文,被世界地理学界公认为是第一篇关于旅游地理研究的论文。

  中国旅游地理学初步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一些地理学家对自然风景区的成因机制问题进行了研究,如张其昀的《浙江风景区之比较观》、任美锷的《自然风景与地质构造》等。系统科学地研究旅游地理学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是在改革开放后旅游业迅速发展的巨大的现实需求和地理学大变革(如人文地理学的复兴等)背景下出现的。中国旅游地理学进入系统研究的标志是1979年底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组建旅游地理学科组,随后得到了快速发展,其研究理论日趋深化和成熟起来,目前大量的旅游开发规划管理等均以旅游地理学为基础。透视中国旅游地理学20余年的发展进程,不仅有助于帮助理解当前中国旅游地理学研究的特点,更会有益于今后进一步的发展。

  中国旅游地理学发展走过了一条实践一理论一再实践一提高和完善理论的道路,中国旅游地理学优势与挑战并存,其发展历程可大略分为如下三个阶段:

  初创阶段(1979~1985年)

  中国系统科学地开展旅游地理学研究是从20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的,至80年代初形成了旅游地理学的第一个较快发展时期。初创阶段的旅游地理学,主要以旅游资源开发旅游地的研究为主,侧重于对旅游地景观的描述,并探讨其分布、形成的规律,对旅游区交通、客源的流向,以及旅游区的开发建设进行分析,研究者大部分是地理专业人才。

  发展阶段(1986~1992年)

  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初,随着旅游业的飞速发展,经过不断摸索和反思,旅游地理学在科学实践中逐渐成长起来,进入了第二个发展阶段。这一阶段的旅游地理学研究主要侧重于参与旅游资源方面的开发和规划实践,在大量个案研究的基础上,对区域旅游开发规划理论和模式有了初步总结。

  深化阶段(1993年至今)

  90年代中后期以来,中国旅游地理学研究进入历史以来最旺盛时期,旅游地理学在各方面都有了很大发展,研究领域日益拓宽,研究手段和方法不断更新,不断应用于旅游开发实践,尤其是在区域旅游资源开发、旅游资源调查景区规划方面,成绩斐然,并参与了高层次旅游决策。

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旅游是现实社会中一个非常复杂的社会现象,这一现象是由三个要素构成的,即活动的主体—旅游者,活动的客体—旅游资源,以及二者之间的媒介—旅游业。

  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可以概括为组成旅游环境的各类旅游资源,它们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布,演化及其相互关系,以及如何对它们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和保护。

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内容

  1、旅游客源的研究

  包括:旅游产生的条件及其地理背景,旅游者行为规律,旅游流预测等。

  2、旅游资源的研究

  包括:旅游资源的界定与分类,旅游资源的调查与评价等。

  3、旅游区划的研究

  包括:旅游区划的理论依据与区划方案。

  4、区域旅游发展规划的制定

  包括:旅游环境容量的估算,旅游通道的评估与建设,区域旅游开发的综合条件评价,区域旅游发展战略的制定,旅游地规划

  5、旅游开发的区域影响研究

  包括:旅游开发对区域经济、环境与社会等方面的正面与负面影响。

  6、旅游信息系统与地图的研究

  包括:旅游地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和运用,旅游地图的绘制与表现形式等。

  另外,研究内容还包括:

相关条目

参考文献

  1. 吴国清.旅游地理学[M].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19—22
阅读数: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