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虚头策略

目录

  • 1 什么是打虚头策略
  • 2 打虚头策略的特点
  • 3 打虚头策略的具体做法
  • 4 打虚头策略的忌讳
  • 5 打虚头策略案例[1]
  • 6 相关条目
  • 7 参考文献

什么是打虚头策略

  打虚头策略是指在谈判中,为了突破对方的防线,动摇其谈判立场,以达到预期谈判目标,首先分析并找准对方最虚的条件,也即对最不合理的部分先开展攻击的做法。

打虚头策略的特点

  该策略的目的很明确,攻击对手最不合理部分、纯属设防的部分,相对实际条件为虚设条件,故名“打虚头”。买方在使用该策略时,打的多为卖方虚有的报价条件;卖方使用时,打的多为买方最不合理的还价。不论谁使用,均不受谈判阶段限制。不过,谈判初期用得更多,因为起始时各方虚的条件会相对后期多些。

打虚头策略的具体做法

  “打虚头”策略的做法重在两点:

  (1)找虚头。所谓找虚头就是要对对方的条件进行分析,并予以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手段可为客观条件比较,即通过可比的市场条件(如价格或习惯等)进行比较;也可为主观条件比较,即通过与可认同的条件(如认识或预算等)进行比较。定性要确定哪些条件有虚头、哪些科目为虚设。定量则要确定虚头有多大、虚科目有多少。通常把价格条件分为合理(报价或还价)、高或低(10%、20%、50%、80%和80%以上)。如果超过了50%以上的高或低,即可认其为虚,而超过了80%以上的高价或低价即是最虚点了。

  (2)打好虚头。所谓打好虚头是指要针对虚头谈判并有所收获,只打不收获就是没打好。,要打好虚头,必须掌握三点:

  ①选好虚点,就是选最虚的点开始谈判。这个最虚点即为80%以上的高或低的价格条件,这种点是进攻者、策略运用者的必得之点。若在此点无收获,谈判就不正常。

  ②编好理由。任何等级的虚点(最虚、很虚、较虚等),均士廷有自己独特的理由。谈判手必须准确掌握,以独特理由为基础编成一套针对性强、说服力也强的说辞,这也称加工“进攻武器”。“武器”越锐利,效果会越好。

  ③坚持要求。作为谈判对手,他(她)不会不招架、不抵抗就“投降”的,甚至“心怀鬼胎”,也会振振有词。更有奇者,心虚之际还会先声夺人。面对这些虚张声势的对手,进攻者要沉住气,坚持要求。坚持的最好办法就是在对手虚张声势之后,正视其提出的问题、理由、要求。不可随其虚话、废话走,倘若如此,就是“打虚头”的失败。有时,对手会运用优势(市场企业、人际、财务等方面)蛮横谈判。对此,策略运用人仍要坚持要求,绝不屈服。当你真要“拼命”时,再蛮横的谈判对手也会有所收敛。如果他要交易时,一定会做出姿态来平息你“拼命”的勇气,这也是“鬼怕恶人”的效果。

打虚头策略的忌讳

  “打虚头”策略有两忌:

  (1)抓不准虚头。抓不准虚头是指分析工作做得不实,错把“骨头”当“虚头”。打的时候,对方乱跳,反而显得己方无理,被对手奚落。那时,该策略就不攻自破了。

  (2)打虚欠狠。打虚欠狠是指谈判手不善组织理由,不能坚持要求。在策略运用中,明明是有理人,反而显得像没理之人,“好人”变成了“恶人”。打虚头是对非公平与非公正的开战,应打出声势来,打出狠劲来,温文尔雅难以打虚。

打虚头策略案例

  法国某公司(卖方)向中国某工厂(买方)出售某种类型计算机的生产技术。卖方报价技术费150万美元

  淡判时,买方先让卖方解释技术含量。卖方解释该技术含有4个品种。买方进而要求卖方将每个品种的技术费标出来。卖方拒绝,认为难以分开。买方又从技术规格入手,要求卖方解释各品种的生产工艺及结构差异。卖方介绍了各品种的结构、功能及生产差异。既然,卖方已把各品种的差异说出来,其技术分项价应是呼之欲出的事。于是,买方又回头再提各品种技术的分项价问题。卖方仍坚持技术完整性。这时,买方提出采购计划的限制问题。若不能分品种报价,或许生意全做不成-若分品种报价,有的品种就可以先购进。买方这么做也是为了与卖方有交易,有个起步。以后的发展计划中,还会再购相关技术。卖方听后觉买方讲的实话,于是将4个品种的技术费告诉了买方。

  买方得到了4个计算机品种的技术信息和分项技术费后,进行了分析。发现两个品种为基干品种,与两个品种之间仅有一个模块不同,功能相差无几。若将这两种计算机技术费单计,其中有一个价则虚得很,至少80%的价应去掉。

  在恢复谈判时,买方先核实对各种计算机性能的理解,并对生产技术差异予以确认之后,提出了两种机型的相同与相异的程度,进而要求将其虚头去掉。

  卖方没想到买方这么回击,开始激烈地反驳。强调其4个品种技术的独特性,并证实自己的要价公正。

  买方先抨击了一下对手的态度后,重提卖方过去讲的技术不可分之类、价格无法解的说词,并就势肯定技术有其内在相通部分,确也有相异点。指出,相同的技术成份是共同的部分,收费应一份即可;相异类可以考虑,但应尊重事实,按量索价,不应随口而说。

  买方噎住了。想了想,以较缓和的口气提出了降价5%的建议。对此,买方自不满足。四分之一的技术有虚价,5%的改善是难以纠正的。此时,买方攻击点集中在两种机型和技术的相异量上——即虚的成份上。结论是有种汁算机技术仅收点象征性费用即可。

  卖方难以同意这个要求-买方考虑到有了其中一种产品的生产技术,就可以生产另一种产品,估计卖方为多收钱而虚设了一个品种。经研究,决定舍弃其中一个品种。于是就提出总价降5%之后,减少一个品种,随之也减去该品种的技术费。虽然,卖方脸色仍很难看,但买273方建议无法拒绝。最终,买方以近115万美元的技术费成交

  该例中,买方从分析入手,解析技术含量与分项价,找到“虚没科目”,虽没有马上从最虚点入手,但从技术总价上有所得后.集中咬住“虚科目”由此突破,仍不失成功地运用“打虚头”策略。该例中,买方坚持要求较好,以“舍”取得的结束方式,也是成功之举、表面上没有要产品技术,本质上是获有相同产品技术并省了开支,实为得。

相关条目

参考文献

  1. 丁建忠著.九战四十五策 :商业谈判战法.中信出版社,2002年01月第1版.
阅读数: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