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Cost-push Inflation)

目录

  • 1 什么是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 2 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的类型
  • 3 相关条目

什么是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又称“成本通货膨胀”或“供给通货膨胀”,是指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条件下,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价格水平的普遍持续上涨。

  成本推进仅仅是物价上涨的最初动因,政府为维持其就业和产出目标而采取的扩张性政策是价格水平维持上升的必要条件,因此成本推进型的通货膨胀也主要是一种货币现象。

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的类型

  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由于成本上升时的原因不同,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工资推动、利润推动、进口和出口推动。

  1、工资推进通货膨胀

  总需求不变的条件下,如果工资的提高引起产品单位成本增加,便会导致物价上涨。在物价上涨后,如果工人又要求提高工资,而再度使成本增加,便会导致物价再次上涨。这种循环被称为工资—物价“螺旋” 。许多经济学家将欧洲大多数国家在60年代末70年代初经历的通货膨胀认定为工资推动的通货膨胀。如,在联邦德国,工时报酬的年增长率从1968年的7.5%跃居到1970年的17.5%。在同一时期,美国的工时报酬年增长率由7%上升到15.5%。

  主要原因:工会或某些非市场因素压力的存在,会使工人货币工资增长率超过劳动生产率的增长。

  2、利润推进通货膨胀

  寡头企业和垄断企业为保持利润水平不变,依靠其垄断市场的力量,运用价格上涨的手段来抵消成本的增加;或者为追求更大利润,以成本增加作为借口提高商品价格,从而导致价格总水平上升。其中最为典型的是,在1973至1974年,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历史性地将石油价格提高了4倍,到1979年,石油价格又被再一次提高,引发“石油危机”。

  3、进口和出口推动通货膨胀

  进口和出口推动通货膨胀,由于进口品价格上涨,特别是进口原材料价格上涨,引起的通货膨胀。由于出口猛增加,使国内市场产品不足,也能引起物价上涨和通货膨胀。

  控制工人工资增长速度,使之与生产率增长同步;压缩企业利润空间;控制进出口,使进出口处于平衡。

相关条目

阅读数: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