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成本报表分析是指以成本报表所提供的反映企业一定时期产品成本水平和构成情况的资料以及其他有关的计划、核算资料为依据,对产品成本水平和构成的变动情况进行分析评价,以揭示影响成本升降的各种因素及其变动原因,寻找降低成本的潜力。
成本报表整体分析方法包括:水平分析法、垂直分析法和趋势分析法。
水平分析法是将反映企业报告期成本的信息(特别指成本报表信息资料)与反映企业前期或历史某一种成本状况的信息进行全面、综合对比,研究企业经营业绩或成本状况的发展变动情况的一种成本分析方法。
垂直分析法是通过计算成本报表中各项目占总体的比重或结构,反映报表中的项目与总体的关系及其变动情况的一种成本分析方法。
趋势分析法是根据企业连续几年或几个时期的分析资料,运用指数或完成率的计算,确定分析期各有关项目的变动情况和趋势的一种成本分析方法。
1.比较分析法
比较分析法,是通过实际数与基数的对比来揭示实际数与基数之间的差异,借以了解经济活动的成绩和问题的一种分析方法。
比较分析法适用于同质指标的数量对比。采用这种分析方法,应注意相比指标的可比性。可比的共同基础包括经济内容、计算方法、计算期和影响指标形成的客观条件等方面。若指标不可比,应先按可比的口径进行调整,然后再进行对比。该方法有以下几种对比形式:
(1)以成本的实际指标与计划或定额指标对比,分析成本计划或定额的完成情况。
(2)以本期实际成本指标与前期(上期、上年同期或历史最好水平)的实际成本指标对比,观察企业成本指标的变动情况和变动趋势。
(3)以本企业实际成本指标(或某项技术经济指标)与国内外同行业先进指标对比,可以在更大范围内找出差距,推动企业改进经营管理。
2.比率分析法
比率分析法是通过计算指标之间的比率,来考察企业经济活动相对效益的一种分析方法。比率分析法主要有相关指标比率分析法、构成比率分析法和动态比率分析法。
相关指标比率是将两个性质不同但又相关的指标进行对比求出的比率。如产值成本率、成本利润率等。
构成比率是某项经济指标的各个组成部分占总体的比重。如各成本项目占总成本的比率等。
动态比率是将不同时期的同类指标进行对比求出的比率,据以分析增减速度和变动趋势。如定基比率和环比比率。
定基比率=分析期指标数额/固定期指标数额
环比比率=分析期指标数额/前一期指标数额
因素分析法是依据分析指标与其影响因素的关系,从数量上确定各因素对分析指标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的一种方法。因素分析法主要包括连环替代法、差额计算法、指标分解法、定基替代法。
1.连环替代法
用来计算几个相互联系的因素对综合经济指标变动影响程度的一种分析方法。
连环替代法的特点:计算程序的连环性,严格按照各因素的排列顺序,逐次以一个因素的实际数替换其基数;因素替换的顺序性,先数量指标,后质量指标;先实物量指标,后价值量指标;计算条件的假定性,在测定某一因素变动影响时,是以假定其他因素不变为条件的。
2.差额计算法
差额计算法是连环替代法的一种简化形式,先确定各个因素实际数与计划数之间的差异,然后按照各因素的排列顺序,依次求出各因素变动的影响程度。
为了系统、全面地分析成本报表,必须占有详细的资料,包括成本报表资料和其他有关的计划、统计资料等。另外,还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并进行必要的审核和整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只有根据客观的、相关的资料进行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有指导意义的结论。
进行成本报表分析,首先从全部产品成本计划和各种费用计划(预算)完成情况的总评价开始,然后按照影响计划完成情况的因素逐步深入、具体地分析,以从复杂的影响因素,找出进一步分析的问题。如重点产品的单位成本、重点成本项目或费用项目,进行深入具体的分析。
在分析成本指标实际脱离计划差异的过程中,要研究确定影响成本指标变动的各种因素,将其按照不同特征归类,并采取数量分析方法,从量上确定各类因素的影响程度,然后通过比较,从中找出起决定作用的主要因素。
深入研究企业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变化,生产技术、生产组织和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情况,查明各种因素变动的真正原因,以便采取措施挖掘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潜力。
在市场经济下,评价一个企业工作的优劣,不能只分析企业是否达到本身的目的,还要看竞争对手,分析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是否具有优势。另外,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运动过程,因此不能用静止的观点进行分析,而要用发展的观点进行分析。企业既要立足现在,又要放眼未来,要正确处理短期经济利益与长期经济利益的关系,防止只追求近期经济利益的短期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