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贸易竞争力

对外贸易竞争力(Foreign Trade Competitiveness)

目录

  • 1 什么是对外贸易竞争力
  • 2 对外贸易竞争力的内容
  • 3 提高我国对外贸易竞争力的建议[1]
  • 4 参考文献

什么是对外贸易竞争力

  对外贸易竞争力是指建立在一国及地区国际竞争力基础上的保持对外贸易持续增长并获取利润能力

对外贸易竞争力的内容

  一个国家或地区可贸易的本国产品、产业以及从事贸易的企业在向本国开放的外国市场上所具有的开拓、占据其他市场并获得利润的能力。

  对外贸易的竞争力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是否有能力向众多国家持续、大量的出口,二是是否能够从这种出口当中获得大量的贸易利益。

  外贸竞争力是一国通过对外贸易活动所表现出来的参与国际竞争国际分工的能力,是一国在国际市场上不断扩张市场份额并依此获得利润的能力。外贸竞争力是国际竞争力的重要表现形式和内容。阿基米认为,国际竞争力是该国出口占世界出口的份额大小及其增长能力。马库森提出,国际竞争力就是在一个自由贸易的环境中,一个国家通过贸易使实际收入的增长速度高于其贸易伙伴的能力。马丁·杜兰德、克里斯托弗·曼德萨和弗拉维·特瑞布认为国际竞争力的测算是围绕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竞争来展开的,这完全可以由进口和出口竞争力来表示。对外贸易竞争力与国际竞争力的关系对外贸易竞争力是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的构成。从词源上看,外贸竞争力与国际竞争力具有异常紧密的联系。广义上,国际竞争力是指一个国家在市场经济竞争的环境和条件下,在与世界各国的竞争比较中,所能创造的增加值国民财富的持续增长和发展的系统能力水平。国际竞争力反映的是一个综合水平,既包括已有的财富基础,也包括未来的竞争潜力。既反映经济发展,也反映宏观经济的改善。从狭义上看,国际竞争力首要的是表现在各国的产品服务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位势和竞争状态,因而,对外贸易竞争力构成了国际竞争力的基本内容。一般国际竞争力的测算是围绕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竞争来展开的。这完全可以由进口和出口竞争力来表示。

提高我国对外贸易竞争力的建议

  针对我国经济贸易发展和外贸竞争力现状,依据国际贸易竞争力相关理论,参考日本、韩国和德国发展经济贸易的成功经验,以及实证分析结果,本章将从国家、产业、产品和企业四个层面探讨我国外贸竞争力提升对策。

  外贸发展战略是一国通过选择参与国际分工的方式和程度的高低,来影响国内资源配置和竞争效率的一系列贸易制度和政策。一个好的外贸发展战略能为一国创造适宜的外贸发展环境,推动一国外贸竞争力的提高。竞争优势理论认为,企业战略是影响一国外贸竞争力的主要因素之一。日本、韩国和德国战后的经济复兴无不依靠政府制定的以出口为导向的“贸易立国”和“科技立国”战略和一系列产业政策的指引。我国现行的外贸发展战略大体上属于出口导向战略,以追求出口规模扩大和外汇储备增长为主要目标。然而,在这种外贸战略指引下,容易导致数量扩张的粗放式外贸增长方式,贸易利益并没有与贸易数量同比例增长,国际市场环境容易恶化,外贸竞争力的提升受到制约。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贸易大国,其经济属于偏内需型的、接近于中级结构的、低水平发展的大国经济。这就决定了我国应选择以竞争优势为导向的平衡型外贸发展战略。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自然资源、高素质人力资源和资本、技术等高级生产要素稀缺,需要充分利用好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作为贸易大国,如果单纯采取出口战略,将面临国际市场空问和贸易环境恶化等方面的制约。当今世界经济出现全球化、一体化趋势,各国经济既相互依赖又相互竞争。我国在选择平衡型外贸发展战略时,还要坚持以竞争优势为导向。这样,我国可以通过增加进口,平衡外贸顺差,创造和谐的外部竞争环境,促进本国产品提高质量,扩大出口;同时又可加剧国内竞争,迫使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提高生产效率,产生规模经济效应,增大就业,增强企业竞争能力,实现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优势的良性互动。

  近年来针对我国出口产品的反倾销案件越来越多,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我国以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为主的贸易格局触动了全球化中最敏感的问题:就业岗位的全球配置问题;其次是与主要贸易伙伴的双边贸易严重失衡,为有关国家和地区对我国实施贸易保护提供了口实;企业低价倾销现象严重、出口秩序混乱,企业应诉积极性不高,依法自我保护意识低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政府应积极、主动向企业提供有关方面的帮助,组织协调企业应对反倾销调查,建立合理的监管机制来促进对外贸易的健康发展,同时要积极帮助企业应对国外企业的倾销,保护企业合法利益。

参考文献

  1. 邓思逸.我国对外贸易竞争力分析[J].《知识经济》.2012年第2期
阅读数: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