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储蓄

家庭储蓄(Family Save)

目录

  • 1 什么是家庭储蓄[1]
  • 2 家庭储蓄主要的影响因素[2]
  • 3 家庭储蓄的意义[3]
  • 4 参考文献

什么是家庭储蓄

  家庭储蓄是指家庭的可支配收入扣除用于现期消费支出后的余额。它可以通过银行或其他金融中介机构汇集起来,贷给企业或政府,转化成投资。

家庭储蓄主要的影响因素

  家庭储蓄主要的影响因素有以下几点:首先,收入水平是影响家庭储蓄的重要因素。一般而言,家庭的人均收入水平高,用于消费后的剩余收入就多,从而储蓄也就多。其次,一个国家的收入分配状况也会影响到社会的储蓄水平。按照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理论,低收入的人消费倾向高,因而储蓄倾向低;高收入的人消费倾向低,因而储蓄倾向高。因此一些学者如刘易斯库兹涅茨等认为,在经济发展初期可以采取扩大收入差距的办法,提高富人的收入,从而提高社会的储蓄。但也有人持反对的观点,认为扩大收入差距会加剧贫困,使社会消费不足,产生投资引诱减弱。再次,储蓄一般还会受风俗习惯的影响。一些学者认为,发展中国家的消费者商品意识淡薄,思想保守,尤其是一些国家和地区宗教意识浓厚,缺乏储蓄、投资和赢利的动机。最后,国家金融体制的完善程度、存款利率也会影响储蓄。一个国家如果金融体制完善,金融机构发达,则储蓄水平就高,反之则低。为了更多地争取储蓄,政府可以通过提高存款利率的办法,鼓励人们少消费,多储蓄,为经济的发展积累资本。

家庭储蓄的意义

  不同的家庭,储蓄的动机也各不相同。有的是为了将来老年生活有保障;有的是为了准备假期旅游或购买耐用消费品;有的是为了给子女将来办婚事或想给子孙留点遗产;也有的纯粹是为储蓄而储蓄。总之,随着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储蓄具有指导人们有计划地安排生活,提高消费质量,丰富消费内容的作用越来越显著。

  家庭储蓄不仅可以调节和改善家庭经济状况,而且对支援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大的作用。具体来说:

  第一,可以帮助家庭妥善理财,计划用财。家庭储蓄属于人们自觉的行为,是人们对家庭收入的自觉调节。因此,要储蓄,家庭就必须对收入和支出作出全面考虑,仔细盘算,量入为出,瞻前顾后,计划安排。而决不能有多少钱花多少钱。这就可以促进家庭合理理财,精打细算和勤俭节约。

  第二,可以帮助家庭积聚财富,开辟财源。在我国,许多家庭每个月的收入,在消费支出后,不可能进行费资较大的添置和购买。无论是购买家具还是购买电冰箱、电视机之类的家用电器,一般家庭都要经过较长时间的积蓄,聚零成整,聚少成多,逐步积蓄,这就需要把一部分钱储存起来。另外,把货币通过储蓄形式存入银行或信用社,不仅能保值,还能带来一部分利息。这也是增加收入和减少货币贬值损失的一个途径。

  第三,可以帮助国家缓和市场供求矛盾,稳定市场。由于家庭把一部分货币收入暂时储蓄起来,这就把现在的购买力推迟到了将来,许多家庭都这样做。那么,现在市场的购买力就会相对缩小。特别是在市场需求大于市场供给的情况下,对于缓和市场供求矛盾,促进市场稳定和物价稳定,都有很大的作用。

  第四,可以支援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发展生产。干家万户的储蓄,通过银行加以聚合,就会形成一个巨额的货币资金。各种活期储蓄可以成为银行短期资金的来源,而定期储蓄可以成为长期贷款资金的来源,这可以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一个突出矛盾是资金不足,通过储蓄这一形式,可以缓解这一矛盾。因此,充分发挥家庭储蓄的作用,无论是对家庭本身还是对国家和集体都是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的。

参考文献

  1. 齐良书.发展经济学[M].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年10月第1版.
  2. 周军,张继久.发展经济学教程[M].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8.
  3. 郑树清,吴文虎,王钟勋.现代家庭消费[M].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1992年11月第1版.
阅读数: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