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心理学(school psychology)
目录
|
学校心理学是运用心理测量、诊断、咨询、行为矫正技术为学校提供服务的一门应用学科。
1936年美国应用心理学会成立;
1945年3月美国学校心理学学会成立;
1981年国际学校心理学学会成立;
1993年中国心理学学会第七届理事会成立时,将原先学校管理心理学专业委员会改为学校心理学专业委员会。
为了搞清学校心理学的实质或性质,我们首先必须分析下面几个问题。
第一,学校心理学家在哪里工作?学校心理学家,大部分在中小学校工作。学校心理学的“学校”,指的主要是中小学。当然,也有少部分不在中小学,而在非教育系统,例如政府部门、商业部门、康复中心、私人诊所等机构工作。但是,不管这些学校心理学家具体职务是什么,他们都把注意力放在学龄儿童青少年的校外教育上,关心其教育环境和社会生态观点,最终还是与中小学校教育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
第二,学校心理学家研究与服务对象的年龄是多大?一般的说法是5~18岁。但提法并不统一,有的强调6~12岁,有的提倡6~15岁,有的还提出研究生和大学生都应包括在内,如英国、俄罗斯等国家,学校心理学家的确深入大学工作,但这不是普遍现象。最普遍的还是把研究与服务对象界定在5~18岁儿童青少年身上,换句话说,学校心理学家职业重点放在中小学的情境中,所以5~18岁的中小学生是他们主要的研究和服务对象。
第三,学校心理学家工作重点是什么?研究5~18岁中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并为其服务,并非学校心理学家的专利。因为发展心理学,特别是儿童青少年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也是将5~18岁中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作为自己研究的对象,不过,发展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各有其重点。发展心理学研究个体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其中儿童心理学研究0~18岁儿童青少年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5~18岁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和发展规律是儿童心理学的重要内容。教育心理学研究教育过程的心理现象及其变化的规律。这里的心理现象,重要的是学生的心理现象。5~18岁中小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及其变化,应该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重点。学校心理学的对象主要是身心有缺陷的儿童青少年和学习有困难的儿童青少年。换句话说,学校心理学家的工作重点主要放在5~18岁“问题”儿童青少年或学生的身上。难怪有的心理学家说,在最基本的意义上,学校心理学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一种由各种假设整合而成的思维方式,这些假设常常用来指导、理解和矫正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和教育世界(杭州大学心理系,1992)。
第四,学校心理学服务范围主要涉及到哪些问题?尽管各国学校心理学家主要服务内容有所区别,但大致六个方面是类似的。一是心理预防和心理卫生;二是心理咨询;三是诊断性评价;四是行为矫正;五是学习指导;六是职业指导。
鉴于上述分析,我们对学校心理学的实质,即性质和对象可以归纳为如下几点。
学校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应用分支,是心理学与学校教育实践相结合的结果,是心理学应用和服务于中小学校的具体表现。
学校心理学是在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咨询心理学等心理学分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不仅和这些分支学科关系密切,而且也是这些心理学分支融合的结果。
学校心理学研究对象主要是5-18岁的学生,尽管它也探索正常儿童青少年心理特点,但侧重点主要还是研究身心缺陷和学习困难的所谓“问题”儿童与青少年。
学校心理学的出现与崛起,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心理学的依据。学校心理学家进入学校,不仅为学生防止心理疾病、保持心理健康积极地开展了工作,而且也成为一支学习辅导、职业指导和德育工作不可缺少的力量。
国际学校心理学学会在讨论学校心理学研究的任务时,提出了如下的决定因素:
学校心理学研究任务或服务范围大致涉及上边提到的六个方面。
心理预防,即预防学生在校期间可能出现的各种心理行为问题,以便他们心理健康地发展,顺利完成学业。特别是在中小学衔接阶段,包括中考、高考阶段和心理发展的敏感期或转折期,注重采取心理卫生措施,加以监督控制。在心理卫生方面,要使学生劳逸结合、保持身体健康;要按照不同年级或年龄安排好生活节奏;要正面教育、引导学生情感良性发展;要积极开展青春期卫生教育包括性教育;要根据学生气质、性格和能力方面的特点,因材施教,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要防止意外伤亡事故的发生等等。心理防御和心理卫生问题,主要依靠常规的心理健康教育来解决。
心理咨询的原意是指对人们,特别是对心理失常的人,通过心理商谈的程序和方法,使其对自己和环境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以改变其态度和行为,并对社会生活有良好的适应。学校开展心理咨询,主要对象是学生,特别是那些“问题”儿童青少年和“学校”处境不利儿童青少年,其次是家长和教师。值得注意的是,许多家长和教师对学校心理咨询有误解,认为那只是用于咨询学生的,而与自己无关。实际上,许多家长和教师在教育学生的方式方法上不妥当,或面临着问题,他们也应该接受心理咨询。另外,开展学校心理咨询,是帮助学生学会解决心理发展中的各种疑难问题、克服各种心理障碍。要达到这一目的,学校心理咨询人员必须得到家长和教师的配合,一起会诊,分析学生有关心理症状,掌握学生确切的征兆,把握病因,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排除心理障碍。还应该指出的是,“问题”儿童青少年和 “学校”处境不利儿童青少年,不只是一般学校里有,重点学校里也有。对于学校心理咨询,我们设专章加以论述;在本《书系》中,还有张日博士的专著《咨询心理学》。故这里不再赘述。
本书第四章“测量与评价”讲的就是诊断性评价。诊断性评价,是指根据一定的理论和标准,以使心理学的方法和工具为主,对学生个体的心理状态、行为异常或障碍、以及学生的成长环境进行描述、分析、归类、鉴别、评估的过程。诊断性评价是一个包括确定目的、观察现象、收集资料、查询原因、实施测量综合评估等在内的完整过程。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建立学生的心理档案,就是一种一般性的诊断性评价。在对学生进行心理治疗前,也要对学生进行综合的或特定方面的诊断性评价,以确定症状,寻找原因,作出全面评估,并加以确诊,为进行心理干预做好准备。
行为矫正不仅是学校心理学的重要任务,而且也是学校心理学一种指定的技术,所以,我们的第五章分析了其理论问题,本书第三部分详细地阐述各种行为矫正、训练和培养的技术。所谓行为矫正,指对不同年级学生在语言、认知、行为和人际关系等方面的问题,进行心理学干预,具体地帮助道德越轨、学习困难、情绪挫折和社会性发展不适的学生获得正常的发展。目前,对多动症、学校恐惧症等的治疗中广泛应用了行为矫正。比如,有学校恐惧症的儿童对离家上学极度害怕而表现出多种心理和行为征兆,如腹痛、头痛、呕吐、腹泻等躯体症状,还伴有焦虑、抑郁和恐惧等心理症状。据统计,约有0.4%~2%的中学生不同程度地患有学校恐惧症。学校心理学家对学校恐惧症的表现、病因及分类等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并提出了基于经典性条件反射系统脱敏法和操作性条件反射的治疗理论,收到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所谓学习指导,是指帮助学生实现教育的价值,教材为媒介所进行的各种活动。包括学校内容的安排,学习方法的辅导、学习成绩的评估及其反馈等。特别是比较细致地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策略和选择学习方法,使他们学会学习,进而按照良好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进程进行学习,以便获得系统的知识,形成一定的能力。
职业指导,即对学生如何选择适当的职业加以指导。目前,不少学校在进行职业理想的教育研究,因此作为学校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一项重要改革,我们可以通过心理测量等手段,对学生个人的能力、性格、体力、家庭、经历等进行考察,通过调查和统计获得各种职业对能力和特长的要求,并向学生提供职业信息,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职业。这样,具体地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特点,唤起他们对将来的考虑,指出机会并监督其工作的情形和进展,使学生得以正确选择并从事职业,以充分发挥其能力和积极性。
学校心理学具有独立的研究对象和自己的任务,构成其独特的学科性质,构成心理学的一个独立的分支
一、普通心理学是学校心理学的基础
二、学校心理学与儿童心理学一起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
三、一门应用性的教育心理学
四、心理测量学和咨询心理学为学校心理学家提供工作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