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开发模式

目录

  • 1 什么是区域经济开发模式[1]
  • 2 区域经济开发模式的类型[1]
  • 3 区域经济开发模式的条件[2]
  • 4 区域经济开发模式选择的基本理论依据[3]
  • 5 区域经济开发模式的案例分析
    • 5.1 案例一:区域经济开发模式的典范:美国“西进运动”[4]
  • 6 相关条目
  • 7 参考文献

什么是区域经济开发模式

  区域经济开发模式是对区域经济开发过程中的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选择、构建和调整的历史经验分析与总结,反映了不同类型的区域经济开发方式和方法。

区域经济开发模式的类型

  根据国内外开发不发达地区的实践经验,总结出以下几类开发模式。

  1.点线开发模式

  对于经济不发达、开发程度低的区域,由于其经济实力薄弱,可以支配的有效资源和要素有限,因此区域经济开发必须首先选择符合区域条件的主导产业经济基础相对较好的城市,建立区域经济增长中心,促使区域内经济增长中心四周沿线的要素和经济活动向增长中心集聚,围绕以主导产业为核心的产业群进行合理配置,形成规模效应集聚效应。这样可以较快地启动区域经济发展,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区域经济在一定程度上的增长,建立起具有自我增长能力的区域经济发展机制,通过增长中心向四周沿线扩散其增长能力,逐步带动区域经济的全面发展。

  该模式适用于对经济发育程度低,传统产业比重大,资源丰富但技术条件相对较差,城市发育水平不高,中心城市尚未形成向四周沿线辐射能力的区域进行经济开发。通过选择城市的主导产业进行重点扶持,使其迅速增长,扩大了规模和对外辐射能力,形成区域经济增长中心点和线辐射来推动区域经济的开发与发展。

  2.线面开发模式

  在区域经济开发过程中,会逐步形成若干经济增长中心。这些增长中心一旦形成,它们之间通过线辐射最易产生要素和经济活动连片的集聚与扩散,于是在它们之间就会建立起各种交通运输线路、动力供给线路、信息传递线路、水资源供应线路以及经济社会方方面面的联系,产生相对密集的商品流、人流、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等,从而形成区域内经济相对发达的线面,这种线面的形成可激活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潜力。由于线面地区构成良好的区位优势,就会吸引区域内其他地区的要素和经济活动向此集聚,而在集聚的过程中又极易形成新的点线开发,再由点线开发构成新的线面开发。因此,在区域经济开发中,一方面线面开发推动着区域经济发展;另一方面,逐步形成由点线——线面开发等级体系构成的区域空间结构主体,更利于有效地组织经济发展。线面开发模式适用于在点线开发模式达到一定规模和程度的基础上采用。两类开发模式互相配合,彼此推进,最终形成立体开发模式。

  3.立体开发模式

  当区域经济开发进行到一定程度,就可以依托已经建立起来的点线——线面开发等级体系,发挥各级经济增长中心点、辐射线和辐射面对周围地区经济发展的组织和先导作用,推动城乡经济一体化进程。同时以各级点、线、面为基础,建立起以增长中心为结点的,由线面构架而成的各类要素流通与传递网络,把整个地区连接起来,逐步实现区内经济一体化。这样就把区域内所能利用的各种要素、各种经济活动、各个地区组织结合成为一个具有不同层次、功能各异、分工合作的立体经济系统,并把区外的一些资源和要素纳入到这个系统中,促进本区域的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该模式适用于经济较发达的区域开发采用,这类区域具备了较强的经济实力,资金供给对区域开发的约束力大大减小,有条件对区域进行全面开发。此外,这类区域还面临着结构的转换问题,如少数地方经济过密,要素成本过高,空间严重失衡,需要进行全面立体开发才能有效地实现结构的转换与升级。日本在开发不发达地区时制定的国土开发规划大体是按照以上三种开发模式依次渐进的。

  4.优势区位开发模式

  在区域内,资源或要素的空间分布与组合存在差异,经济基础也存在差异,使各个地方的区位条件存在差异。优势区位开发模式的基本思想是:受资源供给有限性的约束,区域经济开发应该选择出优势区位作为开发重点,对其进行集中投入或政策倾斜,促进其快速发展,并逐步向周围地区扩散。

  由于优势区位会随着开发进程的推移、区内外条件的变化而发生地位的变化,优势区位开发模式通过在不同阶段对优势区位的调整与选择开发,实现区域经济的全面发展。前苏联在西伯利亚地区进行区域性生产综合体开发,如开发秋明油气田时采用的就是优势区位开发模式。

  5.梯度式开发模式

  地区之间存在着技术水平的差异,这种差异称为梯度差。有梯度就有空间推移,新技术在地区之间的转移是由高梯度的地区向低梯度的地区进行的。同样,地区之间在经济总体水平上也存在着梯度差异,其空间推移方向同样是由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进行的。梯度式开发模式的基本思想是:在区域经济开发中,应该充分利用客观的经济梯度推移机制,首先把经济基础较好,发展潜力较大的地区作为重点开发对象,进行重点培植,等到这类地区发展起来,因势利导,充分利用地区间的经济梯度差,再依次开发中等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最后获得区域经济开发的空间平衡。

  中国传统西部开发在改革开放后的头20年采取的就是东中西梯度式开发模式,这种模式可以发挥发达地区的现有优势,但可能在一定时期内加剧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并由此引发社会矛盾,使区域经济开发的总体效益不升反降。因此,这种建立在技术或经济推移的空间不平衡机制上的梯度式开发模式不具有普适性。

  6.跨越式开发模式

  这种开发模式是针对梯度开发模式的缺陷提出来的。现代科学技术的空间转移并不完全是按梯度差来进行的,它除了向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转移外,也会向资源丰富的不发达地区转移。后者就是一种跨越式的转移,地区之间的经济开发同样存在跨越模式。跨越式开发模式的基本思想是:在区域经济开发中,制定开发战略和选择开发重点时,不能完全按照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而应根据经济发展的总体需要和可能条件以及适度保持地区平衡的要求进行,在需要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先对一些不发达地区进行重点开发,促进它们的经济发展,以保持地区之间的相对平衡,而且当不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潜力得到有效释放时,它们有可能加快发展步伐,成为区域经济和整个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跨越式开发模式对于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和现实需要而言有推广应用的前景,但是该模式的推广应用需要一定的制度环境等前提条件保障才能顺利进行,因此发展中国家需要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进行制度创新才能创造条件应用该模式,否则跨越式开发模式只能具有局部意义,而不具备代表性。当代中国西部大开发采取的就是现代化跨越式开发模式。同样有必要对西部大开发的非正式制度和正式制度进行一系列的创新,这也正是本文的立意所在。

区域经济开发模式的条件

  区域经济开发模式应当具备以下几方面的内涵:

  (1)实现经济发展目标的方式。对于一个地区来说,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去实现促进地区发展的目标,可以选择的方式是多方面的。例如,可以选择数量型的规模扩张,也可以选择质量型的产值扩张;可以采取非均衡的让一部分地区先期发展,然后带动其他地区,也可以采取均衡发展,兼顾区内的各个亚区的发展。

  (2)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体制类型。对于能够促进地区经济增长的机制来说,有很多类型,选择何种,要依地区条件和环境而定。例如,促进发展有计划、规划机制和市场机制;有的地区通过促进市场发育,充分利用市场机制,推动区域发展;也有的地区通过统一的计划和规划来规范区域的开发,以求发展。

  (3)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产权组合类型。虽然地区经济发展必须坚持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但在产权组合的类型上,也是存在多种选择的。例如,有以国有大中型企业为主的地区,也有以民营中小企业为主的地区,更有多种产权形式组合的地区。应当说,哪种组合方式都能够促进发展,但必须保持一种多样性,否则单一的产权模式是很危险的。

  (4)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推动产业的类型。欠发达地区(国家)的进出口替代等都属于这个范畴。有些地区采取外贸拉动的战略,重点发展出口产业,也有的地区以资源开发为主,重点发展资源加工产业。

区域经济开发模式选择的基本理论依据

  1.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是区域经济开发模式选择的基本参照系

  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一直是经济学特别是西方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命题。西方经济学家一般认为:所谓“公平”,是指社会成员收入的均等化;所谓“效率”,是指资源的有效配置。西方经济理论认为公平与效率两个政策目标是相互抵触、相互矛盾的,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收入分配的基本依据是市场对生产要素(包括人力资源要素)贡献的评价和付酬制度,其逻辑关系是:市场愈起作用,收入差距相应拉得愈大,经济效率也愈高;相反,市场作用愈小,政府管制作用愈大,收入分配愈平均,经济效率当然也就愈低。因此,公平与效率之间存在一种此长彼消的替代关系;为了达到收入均等化,就要牺牲效率;为了提高效率,势必要牺牲公平。故公平与效率就有一个先后顺序问题,它涉及到西方经济学中深层次的价值判断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西方经济理论中经济自由主义与国家干预主义两大思潮的冲突

  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效率与公平有其独特的含义。一般地说,“效率”是指在发展国民经济过程中,通过有效的资源配置和生产力合理布局,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实现区域经济的较快增长,从而提高整个国家的经济实力。而“公平”则是人们要求利益和权利分配合理化,它包括的范围很广泛,除经济领域外,还涉及到政治、法律、文化等领域。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公平与不公平所反映的主要是国家内部各地区之间的利益和权利关系。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不公平,主要指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并存,高收入地区与贫困地区并存,区域之间在国土开发程度、经济技术水平、经济实力、人均收入与消费水平等方面均存在较大的差距。实现区域发展的公平目标,就是要在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和协调发展的条件下逐步提高不发达地区的开发程度,壮大经济实力,缩小区域经济差距,最终实现区域之间相对均衡发展,达到真正的利益统一。

  如何协调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关系,是世界各国都普遍遇到的问题。西方经济学者从他们的立场观点出发,作了大量研究,其中有些观点可供我们借鉴和参考。美国经济学家阿瑟·奥肯在《平等与效率》一书中指出:如果平等与效率双方都有价值,而且其中一方对另一方没有绝对的优先权,那么在它们冲突的方面就应该达成妥协。这时,为了效率就要牺牲某些平等,为了平等就要牺牲某些效率。然而作为更多地获得另一方的必要手段(或者是获得某些其他有价值的社会成果的可能性),无论哪一方的牺牲都是公正的。从纯经济学的领域看,奥肯的观点无疑是正确的。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决不是一个简单的经济学概念,它还涉及社会政治、道德伦理等领域。因此,在现实生活中,对公平与效率的取舍从来没有出现只追求一方而舍弃另一方的现象;甚至进一步说,也不能为了一方面过度牺牲另一方。这已为历史经验所证明。过分偏重于公平目标,将损害总体经济效益,这种过度牺牲效率、缺乏物质基础的区域公平,只能是区域的普遍贫穷,这种公平也是维持不下去的;反之,过分偏重于效率目标,将进一步拉大区域差距,甚至造成区域闯的两极分化。各地区、各民族利益关系上的失衡,是各地区、各民族间发生摩擦而引发社会矛盾、民族矛盾的根源。没有稳定的社会环境,无论是哪一类型的区域都不可能有持续效率的经济增长。因此,现实的选择只能是公平与效率的妥协。具体地说,就是要寻找公平与效率的最佳“结合区间”,即公平、效率兼顾,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2、公平与效率的矛盾与统一

  效率与公平确是有一定矛盾的,因为任何一个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都面临着促进全国经济增长和宏观区域之间均衡发展的双重任务;但具体到一定的发展阶段,由于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效率与公平又存在矛盾。这一矛盾表现在:实现区域平衡发展和公平目标,就可能影响某一阶段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和效率。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东、中、西三大区域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不少经济效益指标呈现由东向西递减的态势。这就使得我们在制定区域政策,协调区际利益关系和组织经济运行时受到两个相反力量的制约:要从宏观效益出发,保持其稳定增长,就需要采取向东部沿海地区倾斜的区域政策,但这样会加剧我国区域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权利、利益上的不均等;而要加强和提高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实力和生产能力,实现公平和利益的统一,又会影响宏观经济效益,为此会支付可观的机会成本。然而,效率与公平又是统一的。第一,效率决定公平的存在其发展。只有当效率提高,剩余产品出现后公平才会发生。随着效率和不断提高,公平也会不断发展。我国区域发展的目标是各区域均衡发展,走共同富裕之路。而随着宏观和微观、全国和各地区经济效益的提高,必将为实现区域的公平与效率的统一提供更坚实的物质基础。当然,效率决定公平的发展,要受到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的制约。在区域发展初期,区域经济的极化效应较扩散效应显著,通过采取适度的倾斜政策,在不同地区有重点、有差:异地发展经济的做法虽在短期内使区域之间差距有所扩大,但却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并促使整个国民经济得到较快发展,最终会缩短实现区域经济发展均衡化目标的时间,达到公平与平等。第二,公平是效率的激素或催化剂。区域经济的发展和整体效率的提高,需要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生产力的合理布局,达到以尽可能少的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产出;而这一切,靠的是区域全体成员积极性的充分发挥,这又取决于每个成员对公平的感受。因此说,公平出效率。为了提高区域的整体效率,必须创造一个公平环境。可见,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并不是此消彼长截然对立的,而是效率决定公平、公平反作用于效率的辩证关系。为此,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就应寻找效率与公平相关运行的轨迹,制定一个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区域发展战略

区域经济开发模式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区域经济开发模式的典范:美国“西进运动”

  美国是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家,各区域的经济发展相对平衡。但在历史上,美国自独立战争以来直至20世纪30年代的100多年间,区域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制造业主要集中于东北部地区,西部、西南部及山区各地则是典型的落后农业区。美国历届政府都非常重视区域发展差距问题,在长达100多年的区域开发中,采取了一系列开发与再开发措施,成功解决了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问题,形成了区域开发的美国模式。

  (一)以立法为基础,建立制度化的区域开发保障体系

  以法律形式支持区域开发,是美国“西进运动”的一大特色。美国独立战争之后,不断向西部扩展,“西部有黄金”这句响亮的口号拉开了“西进运动”的帷幕,开始了长达100多年的移民拓荒时期。1862年5月,美国国会通过了《宅地法》,此法规定:凡满21岁的美国公民,或符合人籍条件并愿作美国公民的外国移民,可免费或缴纳10美元的手续费,获得不超过160英亩的土地,耕种5年以上或未满5年但在宅地上住满6个月并每英亩缴纳1.25美元费用者,可获得土地所有权。《宅地法》的实施,免除了拓荒者因购买土地而花费大笔资金所造成的经济负担,大量资本助长了拓荒农业向商业农业演变的势头,促进了西部开发的大规模展开。来自美国东部和世界各地的移民、资本源源不断地进入西部,促进了西部经济的快速发展。美国西部开发的核心是围绕土地关系展开的,政府通过支持土地投机,使西部开发得到巨额回报。

  随着一系列土地法案的出台,美国的西部开发有了制度化、法律化的保证。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末的这场大规模的西部拓荒运动,对美国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昔日杳无人烟的大片荒地被开垦出来,使西部农业发展进入了快车道,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大量粮食、原料、出口产品和广阔的国内市场。大批移民西迁,改变了美国的人口分布格局,劳动力和资本西移,使西部丰富的资源得到了开发和利用,东西部互补性贸易迅速发展起来,使国内贸易空前活跃,促进了国内统一大市场的形成。

  (二)重视基础设施建设,优先发展交通及运输业

  重视基础设施建设,优先发展交通及运输业,改善投资环境,是美国西部开发的基本思路。1801年杰弗逊总统上台后,为了解决交通运输问题,于1806年3月批准了一个修筑国道的计划。从18世纪末兰卡斯特大道建筑开始,到19世纪晚期全国铁路网络已基本形成,仅密西西比河以西地区的铁路通车里程就由1860年的不足3000英里猛增到1890年的7.2万英里,约占全国的43%,这对西部开发和国民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同时,由于公路、铁路交通网络的形成和基础设施的改善,大大改善了西部的投资环境。东部及国外资本大量涌入西部地区,推动了西部农业、工业商贸的发展,形成了各产业联动、互相提供市场、促进共同发展的良好格局。

  (三)制定优惠政策,引导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

  美国西部开发是以优惠的土地政策为中心,吸引大批移民西迁。在南部开发中,则是以优惠的移民政策来促进人口南移。这些政策措施主要有六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给迁移户发放迁移补贴费:第二,制定落后地区的住宅建筑法,给迁移户补贴住房费;第三,为迁移户提供就业培训费;第四,为迁移户提供就业机会或信息;第五,通过税收和信贷的优惠,鼓励资本家在南部地区投资;第六,加大落后地区的教育投入等。伴随着这一系列优惠政策措施的出台,20世纪60年代后,出现了人口南移高潮,大批科学家、工程师、各种专业技术人员和熟练工人从北向南迁移,以寻求新的就业及发展机会。到70年代,由北向南迁移的劳动力达500多万人。人口的南移,不仅满足了南部经济发展对人力资源的需求,而且扩大了消费市场,极大地推动了南部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四)依靠高科技,培植增长中心,实现跨越式发展

  20世纪40年代,美国政府在新墨西哥州的洛斯阿拉莫斯投资建立了国家原子能基地,此后位于拉斯克鲁塞斯附近的新墨西哥州立大学的科学研究也开始活跃起来,从而形成了以上述两地为端点的“格兰德河学术研究走廊”,带动了当地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早在20世纪30年代,斯坦福大学及其周围地区的科研和技术创新活动开始活跃起来,到60年代在美国掀起了一场高技术革命浪潮,使得加利福尼亚州圣何塞市的圣克拉拉县变成了举世闻名的硅谷。这一地区的信息产业、个人计算机及外围设备研制和生产均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培育出了以计算机和微电子产品为主的生机勃勃的半导体及与个人计算机生产同步发展的高科技园区,成为美国第九大工业生产中心。

相关条目

参考文献

  1. 1.0 1.1 余永跃著.当代中国西部大开发的制度创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07月第1版.
  2. 张生瑞,周伟编著.公路网规划理论与方法.中国铁道出版社,2009.03.
  3. 刘进军.西北开发的模式选择.兰州大学出版社,2001年.
  4. 茶洪旺主编.区域经济管理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8月.
阅读数: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