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费指向论

目录

  • 1 什么是劳动费指向论
  • 2 劳动费指向论的研究
  • 3 相关条目

什么是劳动费指向论

  劳动费指向论是指运费随着空间距离的变化,表现出一定的空间规律性:而劳动费则不具有这种特性,它是属于地区差异性因子,它是使运费形成的区位格局发生变形的因子。

  在此所说的劳动费不是指工资的绝对额,而是指每单位重量产品的工资部分。它不仅反映了工资水平,同时也体现了劳动能力的差距。劳动费主要反映在地区间的差异性上。

劳动费指向论的研究

  韦伯劳动费指向论的思路是:工业区位由运费指向转为劳动费指向仅限于节约的劳动费大于增加的运费。即在低廉劳动费地点布局带来的劳动费用节约额比由最小运费点移动产生的运费增加额大时,劳动费指向就占主导地位。对此韦伯用临界等费用线进行了分析。如图中,围绕P的封闭连线即从运费最小点P移动而产生的运费增加额相同点的连线,理论上说以P为中心可划出无数条线,这即相当于图中的综合等费用线。在这些综合等费用线中,与低廉劳动供给地L的劳动费节约额相等的那条综合等费用线称为临界等费用线。

  在图中,P为运费最小地点,劳动力低廉地为L1、L2,如果在L1、L2处布局工厂,分别比P(最小运费地点)处劳动费低3个单位。临界等费用线为标记为3的综合等费用线,因L1在临界等费用线的内侧,即增加运费低于节约的劳动费,工厂区位将移向L1处;相反,由于L2在临界等费用线的外侧,则不会转向L2处。

  韦伯为了判断工业受劳动费用指向的影响程度,提出了“劳动费指数”的概念,即每单位重量产品的平均劳动费。如果劳动费用指数大,那么,从最小运费区位移向廉价劳动费区位的可能性就大;否则,这种可能性就小。但韦伯也认为劳动费指数只是判断劳动费指向的可能性的大小,而不是决定因素。因为尽管某种产品的劳动费指数高,但如果该产品生产需要的区位重量非常大的话,也不会偏离运费最小区位。为此,他又提出了“劳动系数”的概念,即每单位区位重量的劳动费,用它来表示劳动费的吸引力。

  劳动系数=劳动费/区位重量

  劳动系数大,表示远离运费最小区位的可能性大;劳动系数小则表示运费最小区位的指向强。进一步也可以说劳动系数越高,工业也就会更加向少数劳动廉价地集中。

  劳动费指向受到现实中各种各样条件的影响,韦伯把这些条件称为环境条件。在环境条件中,人口密度和运费率对劳动费指向的作用较大。人口密度低的地区自然地劳动力的密度也低,人口密度高的地区劳动力的密度也高。劳动费指向与人口密度相关,人口密度低的地区劳动费相差小,人口密度高的地区劳动费相差大。因此,人口稀疏的地区工业区位倾向于运费指向;人口稠密的地区则倾向于劳动费指向。

  工业区位从运费最小地点转向廉价劳动力地点,取决于运费增加程度。当运费率低时,即使远离运费最小地点,增加的运费也不至于很多,从而增加的运费比节约的劳动费少的可能性就大。因此,可使工业区位集中在这个特定的劳动供给地。

  综上所述,决定劳动费指向有两个条件:一是基于特定工业性质的条件,该条件是通过劳动费指数和劳动系数来测定;二是人口密度和运费率等环境条件。

  韦伯同时也论述了技术进步区位指向的关系。他认为运输工具改善会降低运费率,劳动费供给地的指向将变强。而机械化会带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降低劳动系数,导致在劳动供给地布局的工业会因运费的作用转向消费地。因此,技术的进步会产生两种相反的倾向。

相关条目

阅读数: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