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创业氛围指的是人们在创业活动中形成的一种社会“气候”,即该地区创业活动开展的整体态势,以及这一地区社会公众在创业相关活动过程之表现出来的精神面貌。创业氛围本质上属于文化现象,但相对于创业文化的历史性和稳定性,创业氛围是内生和演化的微观文化。
创业氛围既是一种客观存在的描述,也是一种主观精神状态的反映。创业氛围的客观性在于,一方面它弥漫于某个地理空间,能在有意无意间给人以强烈的感染,成为影响人们创业意愿和行为的力量;另一方面,其形成总是与特定的创业活动相联结,是人们在创业活动上的行为方式与互动关系的一种抽象。而我们说创业氛围是主观精神状态,是因为它是在特定地理空间上表现出来的一种集体认知,是由相关主体在创业活动中与环境互动,并将个体情感、理念、偏好等融人集体而逐步生成的,反映了特定群体在创业活动上的价值判断、主观意愿、意识情趣。
1.创业活动创造机会并促进匹配创业。如果创业机会独立于主体而客观存在,则在创业环境没有发生改变的情况下,创业机会将随着创业活动的增加而减少直至消失,在创业大环境相同的情况下区域创业活动应该没有太大差异。然而情况恰恰相反,创业机会不是越来越少,而是越来越多,区域之间创业活动又是存在如此巨大的差别。其实,创业机会并不是独立于环境的,创业活动直接影响着创业机会。创业活动改变了产业结构和竞争状况,资源和产品的供求关系出现新的对比,从而必然打破均衡,造成新的市场不完全。同时也促进行业内预期收益和风险新组合的形成,许多行业内部创业信息随之产生,创业者受到新的启发,创业者直觉发生变化,对成本和收益等信念也发生改变。这样,即使创业者主体没有发生变化,由于创业机会分布发生了变化,创业主体必然与创业机会进行重新匹配。此时,尽管少数领域创业机会可能减少,但大多数领域创业机会却增加了,总体来说创业机会明显增多了,而且更多创业机会来自于更高级的产业中,从而不仅有利于整个区域的创业氛围,而且有利于经济水平和发展质量的提高。这种演化情况,由于各地创业活动的活跃程度以及所致产业群的密集程度等不同,因而也必然引起区域间差异。
2.创业活动激发创业者创业并增强其互补优势。创业活动除了增加创业机会外,还能够为创业者提供示范效应和发挥榜样力量。如果周围仓业活动增加,个体通过耳濡目染即可了解特定行业的那些鲜活的创业活动和财富故事,知道什么人在什么情况下进行了什么创业活动,自然而然就产生了创业冲动,不知不觉提高了创业的敏锐性,能轻而易举地设计未来创业的构想。进一步的结果是推动其进行填补能力缺口的针对性学习,促进其培养恰当的创业智力模式,形成特定氛围下的创业意愿。个体身边不断涌现各种各样的创业创意,创业机会搜寻的效率大为提高,创业者对这些机会在特定情景下和行业中的商业意义也更为明确,从而便于其进行个性化识别。由于机会的价值能够在比较具体的细节上清晰展示,有利于创业者对其进行准确的评估,既减少了搜寻、识别和评估机会的成本,也可避免忍受模糊前景的痛苦煎熬,只要技术条件具备,就可以直接转移,更何况创业者有条件利用当地技术、资金和管理人员,甚至合作伙伴也比较容易找到,从而更易于将创意明确为创业机会,并最终通过增强个体的互补优势而实现创业,增加区域创业密度。
3.创业氛围内在反馈及演化机制。只要存在创业机会以及能够识别和利用机会的创业主体,就能够通过匹配实现生存型创业,并进一步增加创业机会,激励创业主体,推动优势互补,提高机会型创业的比例。通过机会匹配的生存型创业是静态情况下被动的创业形式,但却是创业氛围启动的起点;优势互补的机会型创业尽管也是比较静态情况下的创业行为,但却是更为积极的创业形式;机会型优势I互补创业是积极策略下的生存型匹配创业,包含着匹配型创业的所有条件,并为匹配型创业创造有利条件。但是,无论机会匹配型创业还是优势互补型创业,都只是创业主体与市场机会是否互动的区别,而不存在创业活动对创业主体和创业机会的影响及三者之间的互动,也就是没有从创业氛围的水平上推动创业活动。氛围推动型创业不仅是积极的创业形式,而且是动态创业形式。其动态机制不但表现在每个具体创业活动对创业者的培育和创业机会的创造上,而且体现在总体创业活动的收益和风险所形成的平均预期收益和所有创业者对市场中创业机会所能提供收益的期望值分布的耦合上,并可决定一定区域的总体创业密度。此时,如果创业水平低,创业预期收益不高,而创业风险却较高,创业收益期望值高,就会降低整体创业水平,并反过来抑制创业氛围,并使得创业水平处于低位甚至进一步下降。如果情况相反,创业氛围必然会逐步浓郁起来。
1.创业环境能够明晰或增加机会的价值。即使创业机会客观存在,甚或创业机会可以通过人类活动予以创造,但如果创业机会所依存的市场存在行业壁垒,开放程度低,或者竞争不公平,很多人也无法实现机会匹配,进行生存型创业。即使少数人能够利用信息优势和控制优势进行优势互补创业,但由于存在能力缺口和资源配置等问题也不能充分而有效地利用和开发创业机会,只能进行最初级的机会型创业。更主要的是,其创业活动对个体的激励受到了限制。反之,开放、竞争和公平的市场则可促进创业机会的价值明晰。即使市场创业机会本来并不多,如果政府对创业活动采取税收优惠等政策,就可以增加创业机会的价值,并可能增加新的创业机会。特别是实行创业补贴和科技成果转化资助,分别针对特定创业主体和专有知识产权,都有利于创业活动。但两者的作用也有明显的区别,后者由于更能激发创业者学习、提高创业者的敏锐性和培养创业者的智力模式,而且对产业结构和市场竞争的影响较大,因而更有利于机会型创业。政府举办项目对创业活动的支持更直接,例如创业基地、科技园和孵化器,不仅可提供成果转化资助、创业补贴和税收优惠等多项政策,还可促进形成具有一定科技含量的产业集群。另外,积极的宏观经济政策也可从整体上提高创业价值和活动水平。
2.创业环境可促进外部资源利用和创业优势积累。创业必须以一定数额的权益资本为前提,仅仅凭借自有资金和亲友借贷是不够的,资金不足是我国创业活动起点低、规模小以及以生存型创业为主的根本原因。而私人股权筹集资金、创业资本或债务融资可弥补创业资金缺口,可提高我国的创业起点和创业规模,增加机会型创业。劳动力素质和有效劳动力市场可为创业活动提供可行的人力资本,特别是那些具有创业意愿和冲动的潜在创业者,如果能够比较容易地组合成创业团队,则更有利于创业活动的展开。尽管政府项目可促进创业个体的冲动和意愿,但政府为创业提供服务、支持和帮助以及有效组织,对创业活动则更具有持久的影响。进行市场经济、创业过程和知名公司等知识教育,可提高对创业活动的关注,增加对创业行为的理解,增强创业活动和创业行为对主体的刺激和鼓励。对科技成果的获取能够引发创业构想,但只有具有适当和便捷的转移环境,并且能够获得低廉的分包商、供应商和咨询机构资源以及金融服务和非金融服务,才可使创业规划得到实现。创业个体不但要获得环境所提供的外部资源,而且要能够自由地进入目标行业,更主要的是要能够在此过程中不断积累优势,促进创业活动,提高成功率。
3.创业环境促进创业氛围演化发展。改善创业环境不但能够直接创造更多的创业机会,提高全社会整体创业水平,并且为创业者提供良好的成长条件,为其创业活动提供优良的资源,而且能够促进创业者、创业机会和创业者的互动。创业投资可为创业者提供初始资金,债权融资可为创业活动提供发展资金,股票市场可为创业行为提供融资平台和退出机制,完善和有效的金融市场能够准确地发现创业价值,推动创业者与创业机会的匹配,提高创业活动对创业者的引导作用。提倡自立、鼓励创业和容忍失败的社会文化,以及个人责任心和集体主义的结合,甘心为大企业配套,同时不断开拓创新,能够提高创业者的激励和自强动力。创业扶持、创业优惠和创业培训的可持续性,能够提高创业者搜寻创业机会的动力和捕捉创业机会的能力,推动创业者进行创业活动。整个社会的科技创新水平高、创业项目广泛,以及市场变化大及其发展前景明确,能够为创业者提供更广阔的创业空间。创业活动的引导作用,创业者激励自强,创业机会增加,创业空间扩大,创业者捕捉机会的能力提高,以及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共同促进创业氛围演化发展。